书城历史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5042400000024

第2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2)

夷陵之战爆发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结束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这次战役中,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

221年7月,刘备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为避免两线作战,又遣使向曹丕称臣。陆逊上任后,通过分析双方的兵力、地势、地形等条件,指出刘备此时兵力强大,士气正盛,吴军很难与其抗衡,并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带。然后转入防御。从正月到6月,在半年的时间里两军相持不决。由于蜀地气候与吴地气候相差很大,6月进入暑夏后,蜀军难以忍受吴地气候,瘟疫开始流行,加上长时期以来的战略相持,军士疲惫。陆逊看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开始战略反攻。

陆逊采取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气候炎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最终大败,刘备逃亡白帝城。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从长远来说,它使蜀、吴两败俱伤。首先,它大大削弱了蜀国的实力,基本毁灭了《隆中对》中诸葛亮制定的宏伟蓝图。

其次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打破了孙刘联盟,为日后其相继覆灭埋下了伏笔。

白帝城托孤是怎么回事?

《三国志》中关于白帝城托孤的记载是:刘备病危的时候,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儿子刘禅。白帝城托孤实际上就是刘备在死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在白帝托孤前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却不投降,后被杀死。

刘备听闻后率领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当时诸葛亮为了防备魏军乘城内空虚偷袭成都,所以留守成都而没有随刘备出征。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连营,失败后退兵到白帝城,之后一病不起,诸葛亮到来时,刘备已经奄奄一息。

章武三年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危,就召诸葛亮到成都交待后事。对诸葛亮说:

你的才能胜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国。如果嗣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就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没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想法。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叩头。刘备听完之后双眼一闭,断了气。终年63岁。这件事情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白帝城托孤也被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

而实际上刘备白帝城托孤是有他长远的考虑的。刘备自知诸葛亮的品行,如此说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得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和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的罪名,并由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付,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也或者是一种无奈之下欲擒故纵的权谋。

总之,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一直尽心尽力辅佐新帝刘禅,真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谁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官至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公元181年,诸葛亮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出生。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父亲诸葛圭均为汉朝官吏;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亮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207年冬至208年春,刘备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登上东汉政治舞台。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之后诸葛亮极力促成了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22年,刘备在成都登基为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夷陵之战后,蜀汉大败。第二年,刘备因病去世,临死前,在白帝城托孤。自此以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事实上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为统一天下,诸葛亮先后进行了南征北伐,但最终也没有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234年,诸葛亮因病去世,享年53岁。

诸葛亮艺术造诣极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他的很多文学作品流传于后世,如《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诸葛亮南征”指的是哪场战争?

诸葛亮南征即历史上的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战争。

公元225年,蜀将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在南中一带发动叛乱,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为平定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

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接受参军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率军从水路由安上到越巂进入南中,另派马忠进攻牂柯郡、李恢进攻建宁郡。李恢军行至昆明突遇南军,便计划用计退敌,他对南人说:“官军粮草快吃完了,正打算撤退,不过我们曾责骂过守地乡里,就算现在能回军,也不能回到北方,所以想与你们一起谋反。”南人相信了他,减弱了攻势。就在此时,蜀军突然出击,大破敌军。与此同时,马忠军也顺利地在且兰打败朱褒,与李恢军会合。另一方面,诸葛亮军在南行途中,雍闿已被部将高定所杀,大军到达后数战皆胜。

5月,大军渡过泸水,与孟获军交战,一举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参观,问他认为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我之前不了解你军的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我观看过营阵,原来是这样的,再次作战我一定会胜利的。”诸葛亮希望孟获心服口服,不再叛乱,便将他放走再战。此后,孟获七次被擒又七次被放,他和其他夷人就心悦诚服了。孟获说:“公(诸葛亮),真是天神一样的人,我们不再反叛了。”蜀军成功地平定了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南征之战,是诸葛亮治蜀的重要政绩之一。在这次征战中,诸葛亮把军事行动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成功地运用“攻心为上”的高明计策,成功平定了南中叛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诸葛亮北伐”的结果如何?

诸葛亮北伐,是指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的北伐曹魏的战役,其次数多达五次,但始终未能取得重大胜利。最后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北伐结束。

在第五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突然病倒,后来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便率军袭击了蜀军后方,蜀军大败。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诸葛亮向他们交代了此后国家大计方针的安排,并让杨仪和费祎负责统领各军撤退,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以防魏军袭击。不久,诸葛亮与世长辞。

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时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在撤退途中,蜀将魏延与杨仪陷入内讧,魏延发动了叛变,但此事诸葛亮生前就已料到,他在魏延身边安插了心腹,及时击杀了魏延平定了叛乱。后来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病死,连忙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佯攻魏军,司马懿担心这是诸葛亮装死来引诱魏军出击,赶紧下令撤退,不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而此事后来也被称作“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不禁自嘲:“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营寨后,叹曰:亮真天下奇才也。重新率军追至赤岸,但未能追上,无奈回军。

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仅攻取了魏国的两个郡,除魏延入西羌和第四次北伐大破司马懿两次大胜之外,再没有其它大规模歼敌的记录。但北伐对蜀国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它刺激了蜀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抑制了魏国的进一步扩张。

姜维北伐是否拉大了蜀魏两国的差距?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38~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造成了蜀汉的“兵困民乏”,但由于姜维的积极抵抗,事实上缩小了两国的差距。

公元238年,姜维第一次北伐,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公元244年,汉中都督王平兴兵据势,姜维第二次北伐,与费祎等率军前去支援,大败曹爽。公元247年,姜维第三次北伐,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公元249年,姜维第四次北伐,派廖化去洮城,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公元250年,姜维第五次北伐,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第六次北伐出兵包围南安,最终因粮尽而退兵。公元254年,姜维第七次北伐,出陇西狄道,将魏将徐质斩首。公元255年,姜维第八次北伐,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公元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永安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当时黄皓想用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景耀六年(263年)蜀亡。

纵观姜维历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局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军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曾有人说姜维北伐造成了蜀汉“兵困民疲”,这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作为战败方的魏国损耗远比蜀汉来得大,因此姜维的积极北伐缩小了蜀魏两国之间国力的差距。

“高平陵事变”的结果如何?

高平陵事变是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的政变。事变成功之后,司马氏掌握了曹魏政权。曹魏中后期,代表世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懿地位日益显要,明帝时官至太尉。

明帝死后,司马懿与魏宗室、大将军曹爽共同执掌朝政,政治矛盾越来越尖锐。曹爽上奏请求将司马懿转为太傅闲职,看起来是升职,实际上却是降官,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又安排心腹何晏、丁谧等人掌管机要,竭力排斥司马懿在朝中的势力。司马懿假装生病,不再上朝,故意麻痹曹爽,并暗中谋划。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祭扫明帝高平陵(在洛阳南)的机会,发动了政变,夺取武库。司马懿派长子司马师屯兵在司马门,自己和太尉蒋济出屯洛水浮桥,断绝曹爽归路。救出被曹爽软禁的郭太后(魏明帝皇后),于是郭太后下令罢免曹爽兄弟官职,先声夺人。又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

曹爽犹豫不决,最后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数日后,与曹爽往来甚密的朝中侍从张当在严刑拷问之下供称曹爽和何晏计划在三月造反,于是曹爽和他的同伙都被捕,司马懿以谋反罪名诛杀曹爽兄弟及亲信何晏、丁谧、毕轨等人。桓范亦因诬告司马懿谋反而下狱,与曹爽等人一同处死,并且诛灭三族。从此以后,司马氏集团实际上掌握了曹魏政权。

因为这次政变,司马懿消灭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渐微小,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朝政,又一步步消灭支持曹氏的势力,向篡夺曹魏政权的目标前进,为以后司马炎代魏立晋做了铺垫。王凌和令狐愚因为高平陵事件,认为魏帝曹芳年幼平庸而司马懿独揽大权,所以在两年后发动兵变想要推翻曹芳和司马懿,另立年纪较长的曹彪(曹操儿子)为帝,这就是寿春三叛。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消除了眼中钉曹爽的势力,司马家在朝中势力如日中天。

谁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司马昭(211~265年),司马懿次子,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魏明帝曹睿死时,将曹芳托付于司马懿与曹爽,希望他们协助曹芳治理天下。而曹爽与司马懿却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曹爽被歼灭,从此魏国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废除了已经成年但迟迟未能亲政的曹芳,将13岁的曹髦另立为帝,魏国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司马氏手中,权势比司马懿时更大。但好景不长,司马师很快病重。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出于此。总揽大权后,司马昭野心更大,他想取代曹髦,自己做皇帝,便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傀儡”皇帝是做不长久的,就打算铤而走险,杀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叫来自己的心腹大臣,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奋起反抗,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去讨伐他。”几位大臣都知道这样做无济于事,劝他暂时忍耐。当时在场的一个大臣对他说:“如今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而您力量薄弱,如若莽撞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但是曹髦还是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265年,司马昭因病去世。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

西晋是由谁建立的?

265年司马炎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从而建立晋朝,建都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促使农业生产逐年上升,国家赋税收入逐年充裕,人口逐年增加,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太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