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生健康枕边书全集
5019500000082

第82章 7 拒绝浮躁,以平常心面对生活

第四篇第三章7 拒绝浮躁,以平常心面对生活

浮躁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社会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想一些事情。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从而迷失了方向。

具有浮躁心理的人轻浮、轻率、急躁,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整天无所事事,脾气大。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不知所措,心里无底,对前途无信心。这种心理在情绪上表现为易急躁,在与他人的攀比中,更显出焦虑的心情。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冲动性;做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

在物欲横流的世俗中,我们要克服浮躁心理、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处世观,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平淡心境。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浮躁,以平常心面对生活呢?

首先,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但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个前提,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其次,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从主义,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做违法违纪的事,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道路就在脚下,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做一个实在的人。

最后,积极做良性暗示。良性暗示也叫积极暗示,是心理暗示的一种,能够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在人的大脑中都有反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