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宁声涛来说,张连城和江泳博,甚至张耀晖、何征绪等朋友都快乐的多。
张连城工作非常辛苦,甚至需要连续36个小时上班带值班,可休息时他可以愉快的打游戏,通过游戏舒缓神经恢复身心消耗。而且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他保养的非常好,几乎十年都看不出什么变化,三十大几的人给人看起来仍然只是哪个才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模样。
张耀晖的情况要特殊一些,他虽然是文科生,大学就读文科专业,可他的数十份工作中几乎都是理科性质的工作。他的家庭从不给他提要求,也不给他束缚和限制,他在宁声涛的眼中就好像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任意翱翔,真正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到四十岁的时候,张耀晖的活动轨迹涉及了十五个城市以及二三十种不同工作。有些工作他付出多一些,有些工作他付出少一些,他一直不停的选择和被选择,一直不停的尝试,直到最适合他的城市以及工作出现。
在宁声涛的心中,张耀晖才有真正的“生”“活”。世界那么大,时代给了中国人走出土地依附和家庭依附的机会,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历史上第一次无限扩大,紧跟时代脉搏,伴随交通发展。之前的中国人口流动和融合,都没有伴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巨大发展,范围都不可能是无限的。
美国一个研究机构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平均值是十公里级,21世纪初,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平均值上升到千公里级,虽然和美国人的万公里级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可是短短二三十年,中国人的“世界”就大了千百倍。
有几类中国人,他们的世界无限的扩大。
一类是传统的中国农民,他们祖祖辈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牢牢的和身边的土地捆绑在一起,过了几千年的“死”活,仅仅只是证明自己“活着”就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遇到开明时代,日子可以温饱,却永远无法富裕,富裕的都是那些不需要劳动的人。改革开放之后,农民一下子“活”了,是“生”活,他们可以远离土地去遥远的地方,去市场资源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产生更大的市场价值。
宁声涛的岳父离开村里,在30多年的打工日子里去过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他还见过一个刚满60岁的农民在公交车上对朋友骄傲的说:“我这辈子呢,也算值了,全国各个省市我只有台湾和香港没去过了。去年有个不错的机会我们工头带着我们去了澳门,给一个大型的酒店装修。那些城里人说什么旅游,恐怕还没有我去的地方多。北京的机场我们修过跑道、上海的宾馆我们修过楼梯、黑龙江的村道我们打过路基、海南的滨海路我们打过堡坎、新疆的高速路我们修过涵洞、云南的铁路我们打过排水渠……”
第二类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不再依附于国有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他们天南海北的飞,也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舞台。
第三类是商人,他们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比起之前的晋、徽、浙、粤或者晋、徽、潮、甬“四大商帮”来说,伴随着商品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商品交易次数大幅增加、交换种类成倍扩大,新时代的中国商人站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前沿,将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工人、农民等其他阶层创造出来的伟大作品迅速的送到中国甚至外国消费者手中。一方面活跃了商品经济,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搭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桥梁,另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资本积累,逐渐成长为新的富豪阶层。
第四类是学生,最初中国人一般是把中学毕业的孩子送去远方的大学或者国外大学深造。伴随时代的变化,在中学阶段,就出现了不少的孩子远离父母去远方求学谋求更好的高考成绩,以便未来升入更好的重点大学的现象。当然,在一些特大城市或者中大城市的先富起来的阶层,他们甚至不用等着孩子参加高考就在中学阶段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洋。以前那种小学就在身边就近入学、中学就在附近乡镇或者本县区市就学大学才可能离开家乡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宁声涛在校外给名牌中学学生补课时曾经遇到过男孩子不到18岁,已经去过以色列、俄罗斯、埃及、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的情况。也曾经认识一个高二年级专门去韩国学习流行音乐三个月的高中生。最让他惊讶的是一个高三女生,在他18岁的生命历程中,已经去过十三个国家和国内上百个城市。这样的生命宽度和广度让宁声涛不但汗颜而且沮丧,他的年龄是对方的两倍,他的宽度是对方的百分之一,广度是对方的千分之一。
当然,无论是什么群体或阶层,他们的活动范围都没有商人的活动范围广泛。
小时候,宁声涛在国企的子弟校读书,国企里生活最宽广的领导阶层、采购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领导阶层需要去各地开会、研讨,采购人员需要去全国各地跑业务,高级技术人员需要出去交流学习和指导。因此,宁声涛立志要做个采购人员,拿着家里的锅盖当成方形盘,梦想着开着车全国各地去出差去采购。
在自己最熟悉的朋友中,张连城进了保密机关,每周有限的时间离开基地出来活动,自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去西北地区搞了三个月实习和培训之后,他基本上是十年如一日的待在基地里,每年有一个探亲假返回宁坚来见亲属和朋友。
何征绪成为自由自在的农民工,不过他似乎就主要在一个省的一两个城市混,几乎没有走向全国更没有走向全世界。直到10年代后期才自己升格为老板,开始做起门店生意。
赵至刚和张连城一样,去了军队机关,除了偶尔翻越围墙出来打牌以外,八年时间几乎都在基地里待着。
周律堂和宁声涛差不多,只不过周律堂是在城区学校教书,宁声涛在乡下学校教书。
张耀晖和江泳博是最自由的,他们几乎是大学毕业就明确了自己的道路,自己选择的道路,并且一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着。
张耀晖最初打工,很快的就和打工时候认识的朋友以及客户一起开起了公司,做起了电脑生意。
江泳博最初跟着家里的远亲在上海做业务帮忙,很快也自己开起了公司。
江泳博勇气可嘉,不但从宁坚这个小城市的小河边走向了长江口,甚至来到了大海边。他的三大特点在商场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善于交朋友,江泳博交朋友和张耀晖不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家庭环境不同。张耀晖交朋友是自来熟,在火车上散一支烟就能交上朋友,很快的就能熟络起来,不论朋友是什么风格什么脾气什么个性做什么工作是哪里人,张耀晖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因此,张耀晖的朋友天下遍地都是,只不过很难说得清哪些朋友是好朋友,哪些朋友是一般朋友,哪些朋友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江泳博交朋友有层次,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朋友,需要的朋友他会更用心用情,不需要的他也不得罪不躲避,泛泛之交和交心交情的朋友有所区别。
江泳博最初在上海是跟着一个做建材生意的远亲表叔,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对建材生意的诸多内幕清楚明白了,对各种环节各种门道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于是他和他大学时的朋友一起开起了公司,脱离了表叔的公司独立门户。
建材生意糊口还行,暂时发展动力不够,江泳博又和另外的朋友开起了旅行社,当旅行社面临着巨大的竞争,生意没有太大的起色后,他又开始考察电脑IT方面的生意。
江泳博希望能够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行业,这也无可厚非,不过他跳跃的太快,也可能就出现了那种挖井不够深的情形。
一个人想挖井喝水,结果每个井都浅尝辄止,没有持续的挖下去,没有得到挖出水来就转行了。结果有些井挖了十米没见水,什么时间和资源都浪费了,其实地下水就在十米多一些的地方。
不过,江泳博年轻,江泳博有活力没有家庭负担和束缚,他可以闯可以试可以变。
宁声涛对江泳博的评价是:“博导最关键的问题是有些好面子,不太容易放低身姿,从0开始,总想一口吃个大胖子,特别擅长寻找机会,却不善于积累。”
这个情况和江泳博的出身有关,他永远也无法心平气和的去做张耀晖和何征绪他们做的事情,因为自己是城市子弟而不是真正的农民工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