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第三波
49954100000251

第251章 人生若有幸 简明如图市

单从环境来讲,这农家乐外面,阳光明媚,屋里,却显得对比起来,一下子黑了不少,但是单从连过道都设了桌椅的布局来看,这里一座难求,宾朋如云。

柳工是这里的常客,他点了几道最有特色的农家鱼,青菜,配着米饭,大量一次性的餐具和大包的抽纸,都证明着这里的生意兴隆,不看环境,全凭味道。

等了不少时间,柳工都不快不耐烦了,连着催了好多遍,总算是上桌了。前面的各种运动的快乐,和这时的美食相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光线不好,也没有象《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的微距放大,所有的美好,真的是让眼睛靠边儿,嗅觉和味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是一种单纯的味道,除了盐、葱姜蒜,我还吃出了鱼肉里的土味儿,这应该就是小海子的土的味道吧!鱼肉的鲜,怕就是这水土给浸渍成的。

美美地饱餐一顿之后,接下来,就琢磨着回程了。

农家乐外面,停满了一整溜专程来吃鱼的车,我们的小皮卡也在其中。

在柳工的人工导航下,又驾车驶回图市。

柳工在图市的几处基站施工,我这个临时司机就听命来回地巡查,很多等待的时间里,我就和一条静静的河水边,基站抱杆塔下的那几株繁茂的把柳叶拖到了地下的柳树做游戏。把那几条明显拖到了地面,再无空间可长的柳条编成三股,四股,五股,最多六股的“麻花辫”,再看那窝红蚂蚁,在水泥桥墩的光面上和缝隙间忙个不停地打招呼,和伙伴碰触角,再急忙赶路。

三年前,和山伯哥哥们第一次过来图市的时候,这里更是人烟稀少,路可罗雀。只见树和路,不见人。

甚至,连一家象样的饭馆都找不到;象现在这样,到处已成规模,人气也渐起了,已算是相当不错了。

作为南疆来说,这个由汉族为主的兵团新城,显得特别安闲。

在这个城里,我就简单地做了一个行业客户,做了一座楼的宽带“三网合一”的工程,扔了四万元的亏损,心不不甘地悻悻然,还不舍得彻底放弃。

但公司的宣传手册上,还要是大写特写,配图加文的,拿这儿当样板工程去秀给大家看,就当这4万元损失是广告费吧,要不然,怎么能心理平衡呢?

这是一个单纯的地方,就那么简单的如童话书里描述的摆件一样:一条路,一棵树,一片天,一辆车,一个人,于是,心也就变得一样简单起来。

不知道这种简单能维持多久,接下来,回到宾馆,确定了回程的时间。

还是从那条火车站一侧的路走,单纯的公路,雄峻的插在地上的饼干山,开阔的戈壁,唯一路过的水泥厂,还有两处安检点,这场单纯的旅行,就慢慢地进入尾声了。

柳工本来就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主儿,这一趟下来,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放下了所有的通讯设备,车也轻快了很多,一路奔驰着回喀什,路上顺利得不得了。我们确定还是去巴楚吃个烤肉抓饭再接着走。

巴楚县,已经不是第一次进来,而在美食城对面的公安局前把车停放,特别方便,还不收费,所以,每一次都扮做要办公事的样子,插到公安局门口,然后再步行到对面,去吃那家著名的“巴楚烤肉”。

这家饭店的装修一直很到位,只要步入其中,立即就有了特别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那个著名的烤肉,还有价格昂贵的巴楚蘑菇,都是必点不误的。

在南疆,无论在哪里,都不缺少可爱漂亮的小孩子,他们总会被打扮得漂漂亮亮,戴着BLING BLING闪亮缀片的花帽,到处跑来跑去追逐打闹,摔在地上,再爬起来,也没见哪个哭得不起来的,个个都很皮实。

大宝宝欺负完小宝宝,又为了怕父母责怪自己,又马上抱起小宝宝一通猛亲,还要斜眼偷看父母的表情,特别可爱。

在这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好多个小孩子,计划生育并没有象我们城里执行得那么好,孩子一多,父母也照顾不过来,干脆都“放养”,所以这些孩子,都充分地发展了天性,能多皮就有多皮,但也基本上遵循了“大的带小的”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越是年长的孩子,就越懂事,都象半个小大人似的,照顾弟弟妹妹们,很有一点“小家长”的模样。

巴楚县里并不大,转来转去,等到了车管所那里,一边横亘的铁路桥梁,标志着这里已到了城的边界了。另一条横向繁忙的路,就是回喀什的正路了。

从图市回到巴楚,到三岔口镇,有两种走法:一路是沿着铁路线走,荒漠戈壁在两边,只有一个沙石厂会路过,那就是我们来的走法;另一种就是进到巴楚县城里,从大桥进入,再找一个公路左侧的入口,沿着河道边,一路开进去,这种走法,经过的城乡、工厂、人口比较多,是一种热闹的走法,却也有很多波折,路况并不太好,受干扰的程度大。尤其是很多拉泥沙的泥头车,大卡车,都是令我相当头痛的。所以回程,我们还是选择了绕边的那条,路标上写着“阿克苏”,沿这条路,继续北上,是可以到阿克苏的。

喜欢路的简单,就是因为象电子游戏里的“极品飞车”,两边就是单纯的风光,简单的路,几乎都没有同行的车,偶然会有几辆摩托车、畜力车会在前面挡一挡,其他什么都没有,路况特别好,连路的拐弯设计,都象“极品飞车”中的那样,特别标准。

等过了三岔口镇,就开始了那段直得让人打嗜睡的直线前进,很长一大段,一直到“格达良”之前,手脚上一共也没有几款动作,就能完成。

超车,超大车,这永远是我的心惊时刻。而不超又受不了,那龟速,憋在它后面,啥都看不见,简直要郁闷死。

还要判断对面的来车,是不是和自己在超车的这段时间里,有机会相遇,大脑中没有公式的计算器,自己在凭着经验,估算着这个超车的时机点,然后就笃定地“打转向灯”、“转方向盘”、“加油”、等一超过,立即再“打转向灯”、“转方向盘”、“收油”,回到右侧正道上,妥妥地把大车甩在了屁股后面,不再去想,而是琢磨着再前面,还有一辆被自己正渐接近的大车,如何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再超过去。

最难受的情况,就是前面有一堆大车,间距不大,而我虽然已超过了其中最尾的一辆,卡在了中间,而左边对面又来了一串看不到的车队,这时候,就会紧张到极点,完全是靠感觉在控制着车速,让自己在这段被夹的状态里,时不时能偷窥并判断,对面来车的车流,何时能给我留一段喘息的空间。

有时冒失失地拐了一半到路中线,准备超了,却发现对面来车车速太快,不足以等我超过前车,就有可能过来,那样我要是硬来,就会惨了,只好再“缩”回去,就象陶欢的小老乡兼好友“蛋散”在考驾照的时候调侃的话:“路上司机个个都是‘贼’,一路上左瞅又瞅。”

但这没办法啊,不瞅多危险。不只是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你能保证自己是个好司机,可你保证不了你有可能碰到一个“坏司机”啊!

总之,就是忍受不了眼前有车,只希望前面看到月光,同意引领这路上一切车队的,就是我们的这辆小皮卡。

有时决定做得有些莽撞,柳工都被惊到,大声说:“急啥呢?见车就超啊,你。”

真的是这样,开长途的一路,体内的“雄性激素”似乎都被激发出来了,竞争的心,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不可抑制。

和之前自己开车往返喀什、图市不同,先是皮卡,后是柳工,再加上目的也不一样,这趟出行,工作的目的性不强,顶多算是市场调查和客户回访了一下。而对于图市的苏商龙中华来说,他虽然是最早来图市发展的江苏人,建立了第一个图木舒克市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但是照这次来看的情况看,后来的房产商等开发商的发展力度,早已超过了他的规模。而他还在努力支撑,并希望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但是招商之初的一些条件,和目前相比,似乎力度不太给力了,他是颇有些怨言,但又无可奈何,毕竟摊子铺了这么大,他搬不走,只能继续投下去。而管理图市的农三师师部在喀什市,所以他还得经常过喀什来,多走动走动,向上级求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回到喀什,繁华、拥挤、接风、还车,已是黑夜,一路因为修高速路而不得不选择的路基下的临时辅道的尘土已经让我们和车都变得真正风尘仆仆。柳工的同事连光喜开着另一辆皮卡,在前面带路,市区里黑暗的滨河路上,时不时跳过马路中心线的行人,让我最后一小段的行程,步步惊心,生怕一个闪失,就把人给撞了。好在这近千公里的车开下来,已经快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路灯不够的市区夜路,也算是让我平安征服了。

连光喜一脸赞叹的表情,夸我车技还不错嘛,可我自己心里清楚,那叫临场发挥得好,一点都不敢轻松马虎,才换来的平平安安。

这趟图市之行,腿变懒了,回宾馆的那么一小段距离,就嫌自己腿不够长,迈得步子不够大,大地被我刷过的速度变得让自己无法忍受。这恐怕就是开车的人,渐渐会长出肚子来的原因吧!

放大大的热水,先美美的洗个澡,把自己从厚厚风尘中洗回小家碧玉的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