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新知:这样吃不便秘!
4984900000003

第3章 “解秘”,“知彼”又要“知己”

大便是肠子给你的“体检单”

不少人谈“便”色变,觉得它特别脏,而且不值得摆到台面上讲。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大便就像是肠子给你开的“体检单”,看大便,就能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从它的形成讲起吧。

被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先通过胃,通过胃液的作用,像粥一样的食物就进入小肠。在这里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和80%的水分被吸收。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一些食物残渣进入大肠。而当这些残渣里剩余的水分和矿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剩下的就是大便了。它通常先积存在乙状结肠中,而当大便因为自身的重量而移动到直肠时,直肠内的感应器官会受到刺激,产生便意,最终大便经过肛门被排出体外。

这样看起来,食物最后转化为大便,通过了胃、小肠、大肠等多个消化器官,其中要进行一系列“加工程序”。而一旦这些器官出现了病变,或者身体有其他不适,大便的形成就要受阻,最后的结果就是引起我们排便异常。便秘就是排便异常的一种。所以,通过观察粪便,我们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怎样去分析这张“体检单”呢?需要观察的就是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这三项指标。

1.形状

香蕉状:水分适宜,属健康状。但要注意观察颜色和气味。

盘曲状:水分适宜,比香蕉状更多一些,也要注意观察颜色和气味。

球状:含水分很少,属于便秘。如果颜色、气味再有异常就要多多注意了。

泥状:水分多了,属于腹泻。如果是红色的血便要立即去医院咨询。

水样状:水分相当多,占到90%以上,属于腹泻。如果是红色的血便,要立即就医。

2.颜色

黄色、黄褐色:肠内有益菌含量较多。

茶色:肠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含量处于平衡状态。

绿色:若形状正常则无大碍,否则可能是食品或者药品的影响所致,如果伴有腹泻就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急性肠炎等。

灰白色:肝脏、胰脏、胆囊等处疾病造成脂肪消化不良,如果是做过医疗检查则可能是排出了造影剂。

红色:大肠、肛门出血,需要就医。

黑色:可能是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出血,或者是正在服用的药物的影响。

3.气味

温热气息,不恶臭:这是较自然的臭味,是有益菌占优势。

强烈,恶臭:有害菌在增加,食用肉类过多。

找到便秘成因,解释这种难言之苦

便秘让人头痛,那这个大麻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要解释这种难言之苦,就要先找到导致便秘的原因。

1.“吃”出来的问题

大多数人的便秘与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这些情况都不能对肠道形成一定量的刺激,导致的结果就是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这样一来,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时间就会延长,水分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缺乏“动力”

排泄也是个“体力活”,因为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所以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所以产妇、老年人、病人都容易出现便秘。

3.拖延的毛病

有些人觉得大便无关紧要,或者因为工作繁忙及其他原因,有了便意以后不立即排便而是拖着、忍着,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4.疾病原因

排除以上原因,便秘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的身体内部有重大疾患。如肠管内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压迫大肠、大肠病变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便秘。所以如果患上了便秘,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还是不能改善,就一定要及时就医。

5.精神因素

肠胃道的疾病也与我们的精神状态很有关系。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给便秘分个“型”

虽然很多人都有便秘的症状,但因为诱发便秘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便秘的类型也就各有不同。各种不同类型的便秘需要我们不同对待。按照医学上的分法,便秘有这样几种类型:

1.功能性便秘

这种类型的便秘是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导致的,例如,外出旅行的人,由于生活规律、周围环境的改变以及劳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便秘只是暂时的,可通过生活规律化,合理饮食、调畅情志、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等手段达到治愈的目的。

2.习惯性便秘

跟功能性便秘的暂时性不同,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一般来说老年人比较多。习惯性便秘原因,还是属于功能性的肠胃障碍,也就是找不到身体上实质的病变,多起因于紧张,压力大,肠胃蠕动失调,或者有便意忍便,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习惯性便秘。

3.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是指由于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消化道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药物及化学品中毒等所致的便秘。疾病引起的便秘还包括肠道内的肿瘤、炎症、先天性手术疤痕以及肠道外的糖尿病、甲亢腺功能低下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患器质性便秘的病人,必须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否则,便秘最终不会得到解决。

除了这几种类型,还有一种“肠易激综合征”。很多便秘是因为肠蠕动过缓,但相反如果大肠的蠕动过于强烈,就会出现痉挛而导致排便异常,这就是所谓的肠易激综合征。假如你用餐后会肚子痛,并产生强烈的排便意识,却只能排出类似兔子粪便一些样的较硬干粪;有的时候却又会连续腹泻,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加之你自身是一个容易抑郁、压力感颇大的人的话,十有八九是肠应激综合征。需要进行专业的医疗咨询。

过度减肥,“减”出便秘来

很多人,当然尤其是女人,对减肥总是充满了不可抑制的热情。为了苗条,不少人过度减肥,甚至盲目减肥,结果损害了自身的健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却很少有人知道,过度减肥还有一大危害——便秘。

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基础课,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一日三餐不规律,甚至减少每餐的食量。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能化为粪便的物质也少了,排便量就会随之减少。时间一久就会导致这些少量的食物残渣积存在体内,最终形成便秘。

另外,女性的皮下脂肪虽然比男性多,但内脏脂肪比男性少。而过度减肥这会导致内脏脂肪进一步减少,而不能维持腹部内脏器官的位置。而减肥以后,腹肌会减少,而腹肌有支撑内脏的作用,这个作用也会随之减弱,那就会引起胃下垂,影响肠道。受胃挤压后,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也会下垂,导致肠下垂,增加肠内弯曲,使大便难以通过。

还有些人靠服用泻药来减肥,这样长期使用泻药会降低肠道的蠕动能力。市面上卖的泻药大多是通过刺激肠壁使其收缩而促进排便的。如果长期依赖这些泻药,肠道就会逐渐习惯这种刺激,药效也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肠道功能就会下降,蠕动能力变弱,甚至不能自行排便。

由此看来,不科学的减肥方式也是导致便秘的凶徒之一。而现在减肥大军还在激增,一定要选择更科学的方式,否则给肠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便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肠子也有护卫“菌”

在我们的肠子里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如果将一个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约可绕行地球2周多。我们的肠道是否健康、会不会发生便秘、腹泻等症状,这些细菌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细菌们随着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内。可惜其中有些种类遇到胃液或胆汁就会死亡。能越过重重关卡抵达肠内的细菌,就会在肠内栖息下来,并且繁殖。而同种类的细菌在肠内会聚集在一起生活,这种集团称为“肠内细菌丛”或“肠内植物群”。它们有好有坏,在肠内展开了一场“细菌战争”。

肠内菌群大致分为三种: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益生菌,这些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肠子的护卫军;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代表的有害菌;随着食物和身体状况变化,细菌属性也会发生变化的中性菌。

健康的肠道里,益生菌会占优势。这些益生菌以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为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使肠内环境呈酸性,从而抑制有害菌繁殖,生成有益物质,增强人体免疫力。而当有害菌增加时,肠内环境就呈碱性,进一步加速有害菌的繁殖,并使更多的中性菌变为有害菌。在有害细菌增殖的状态下,肠内便很容易出现腐败发酵,因此便容易放强烈的臭屁,或气体在肠内积滞后造成腹肚或腹痛等。不仅仅是肚子会出现问题,还会引起倦怠感、头痛、目眩、恶心、肌肤粗糙等。

你可别以为,这是肠道内的战争与你无关。实际上你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你站在哪一边。要是饮食中含肉类太多、饮食习惯不卫生、压力大、嗜酒等都会导致“助纣为虐”,导致有害菌的增长。而我们应该站在益生菌这一边,多补充含益生菌的食物是最佳选择,比如酸奶。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叙述。饮食以低脂肪、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应控制饮酒。

有害菌和有益菌的战争还在继续,我们从外部也可以考察战事状况。来做做这个肠道健康状况小测试吧!

1.经常喝酒。 (是/否)

2.经常吃加工食品和零食。 (是/否)

3.经常吃肉类和油腻食品。 (是/否)

4.很少吃酸奶。 (是/否)

5.很少吃豆类。 (是/否)

6.很少喝水。 (是/否)

7.经常睡眠不足。 (是/否)

8.饮食、作息经常不规律。 (是/否)

9.不爱运动。 (是/否)

10.皮肤缺乏弹性,暗淡。 (是/否)

11.脸上经常长痘痘。 (是/否)

12.肩膀酸痛、僵硬。 (是/否)

13.经常头痛。 (是/否)

14.有很重的压力感。 (是/否)

15.容易疲劳。 (是/否)

16.经常感冒。 (是/否)

17.排便不正常。 (是/否)

看看你的答案,如果超过10项你都答“是”,那就说明你的肠道状况较差,肠道内的有益菌处于劣势,要立即改善现在的生活方式。

膳食纤维的奇效

膳食纤维曾经不被人重视,因为它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包括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膳食纤维不具有营养作用,吃多了还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尤其是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对身体不利。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膳食纤维被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但后来人们发现,这种“非营养”物质,却与人体健康密切有关。尤其是在对抗便秘上,膳食纤维更是功不可没。

膳食纤维对形成大便不可或缺。纤维本身就是食物的残渣,从而成为大便的“材料”,还可以积存、增加水分,而大便有了水分就会增加量,从而使得大便变软,最终易于排泄。所以如果你的食物中含膳食纤维太少,是不容易形成大便的。

另外,适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胆固醇,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值、预防动脉硬化、减少罹患心脏病、胆结石的几率。它还能促进肠内有益细菌的繁殖,使肠内环境保持干净。

膳食纤维有这样的奇效,我们在平时就应该多摄取一些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下是各种食物所含膳食纤维的比率,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在自己的日常饮食中增加这些食物的比重。不过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过多地摄取膳食纤维会致腹部不适,如增加肠蠕动和增加产气量,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的消化和钙、铁的吸收。所以掌握好度也是很重要的。

含有大量膳食纤维的食品

(数字为100克中的比率)

大麦(煮熟的) 6.5克

米(煮熟的) 0.8克

黑面包 5.1克

麦糠 44.0克

苹果 2.0克

杏 2.1克

香蕉 3.4克

樱桃 1.7克

无花果 2.5克

香瓜 1.0克

橘子 2.0克

菠萝 1.2克

草莓 2.2克

芦笋 1.0克

胡萝卜 3.4克

花椰菜 4.1克

芹菜 1.8克

小黄瓜 0.4克

莴苣 1.5克

蘑菇 4.0克

萝卜 1.0克

地瓜(煮熟的) 2.3克

番茄 1.5克

杏仁 14.3克

栗子 6.8克

椰子 13.6克

花生 8.1克

胡桃 5.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