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焦虑者对话
4984800000010

第10章 陪佛陀赏花,随庄子畅游 (1)

第5章 陪佛陀赏花,随庄子畅游 (1)

传统文化中的“不焦虑”智慧

不欲以静,像老子一样做“自然之子”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向往内心的安宁,可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生活,充满着太多的诱惑,使现代人的心态普遍进入浮躁的怪圈,出现焦虑、忧郁、偏执、多疑、困惑、迷惘等症状。只不过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或不承认,或不愿承认罢了。

也许有人还会辩解,我们焦虑是因为社会压力太大。当然,这是一个事实,但一个人焦虑的产生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是内心的欲望太多。我们不妨想一想老子,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乱世纷争、诸侯征战不息,各种政客、辩士纷纷登场,竭力推销着自己的学说和策略,争名夺利蔚然成风的时代。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闹市”中,老子却能够看穿尘世,捋着花白的胡须说:“致虚极,守静笃。”

为什么老子在那样一样浮躁的时代,能够做到“守静笃”呢?也许,答案我们只能从他停下来的文字——《道德经》中寻找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写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意思是说:没有过多的欲念就会平静下来。可见,在老子看来,“欲”是浮躁产生的根源,而“静”而是平息焦虑的法宝。

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静,就是为了力戒虚妄、力戒焦虑、力戒急躁、力戒脱离客观规律,明明白白做一些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做到心清意静,可以感觉到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东西,考虑到一般人考虑不到的问题。

静,在生活中是真实、善良、美好的体现,如幽静、平静、冷静、文静、恬静,等等。日常生活中能处处保持平静的心态,不但可以意静守窍,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全面平衡,以达到养心健身的功效,而且还能全面、仔细地考虑问题,有助于处理好一切生活中的难题。

那么,怎样才能够“静”呢?老子同样在《道德经》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师法自然,做自然之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法”就是学习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要向自然学习。

在老子看来,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掌控自然。要知道,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越多,人类离自然就越远,人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愈多;同样的道理,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从一个社会中汲取的福利、保障越多,那他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义务和社会对这个人的约束与限制就越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异化的过程,不断为自己创造对立面、不断走向自己反面的过程。

德国思想家尼采,当年批评西方人“羞于安静”,“逐利的生活不断地迫使他殚精竭虑,置身于经常的伪装、欺骗或竞争之中”,“欧洲人的生活犹如蜜蜂或蜂鸟一般繁忙。”以我们今天的情况来看,像尼采所说的那种情况也慢慢出现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如果你想摆脱焦虑的困扰,回归心灵的宁静,不妨放一本《道德经》在枕边。

孔子的中庸之道:给心灵一种平衡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能够看破名利,可是如果对名利过于追求,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就会出现焦虑。在孔子看来,名利不是不可以追求,但要把握好一个度,而这个“度”正是我们所说的中庸之道。

在生活中,我们做饭的时候,火候不到,饭就不熟;火太大了,饭又会焦。长途旅行的时候,要背干粮和水,背少了,路上就会忍饥挨饿;可是背多了呢,又走不动路。生病的时候,吃少了药,起不到治病的效果;吃多了,又容易中毒。对名利的追求也是这样,不能达不到标准,但也不能超过,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就会焦虑。

一个普通职员,会因为手中的一点权利,在接受“当事者”一次宴请或几条香烟的贿赂或几句恭维话,就视为人生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一位鄙视权利和金钱的学者,也许会为一篇学术论文的署名而犹豫不决;一位权倾一方的执政者,因为没能实现心目中更为远大的“目标”而郁郁寡欢;一位“富可敌县”的商人,为早一天完成“富可敌省”的理想而疲于奔命……

这些追逐名利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缰利锁所束缚。当名利尚未得到时,他们会殚精竭虑,甚至把名利当做自己生命的支柱而孜孜追求;待名利得到后,还要机关算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一个闪失而丢官失利。最后,弄得自己身心憔悴、未老先衰,宁愿承受这般折磨,就是拥有不了淡泊名利、笑看人生的做人心态。

《论语?公冶长》记载:“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里是孔子和弟子子张的对话。子张说:“老师,楚国人子文三次做宰相,三次被罢免,但是他三起三落时没有任何的喜色也没有任何的怒色。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向来对这样的人很钦佩,用了一个“忠”字来肯定他。他认为,这个人的修养非常之高,宠辱不惊且淡泊明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们平常看到的情况多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兴事儿谁能不喜形于色呢?但是这个子文没有。三次下台,一般人会心灰意冷或心有不甘,但是他依然故我,丝毫不会愤怒、焦虑,这就是人生的修养。富贵名利当然人人都想要,但得之则喜、失之若惊,就谈不上什么高境界。这就是孔子的富贵名利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认为,富贵的生活谁都想要,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与地位,那宁肯不要。

在这里,孔子强调了一个“仁”字,即人追求名利,首先要以“仁”为核心,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核心。也就是说,孔子不要求我们都要去“归隐”,而是要依靠正当的道义去争取属于我们的名利。这样,我们就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看待名利,得到了也不必过于欣喜,失去了也不必太过沮丧。

兼相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如果说孔子主张仁爱,是从君子的修为出发,那么墨子的“兼相爱”,就是从一个普通人过日子的角度出发,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兼相爱,交相利。”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对彼此有利。一个人,如果能够站在这样一个高度,自然不会为自己小小的得失而焦虑。

墨子用了很长篇幅阐述自己的兼爱思想,他在《兼爱上》中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浅显,就是说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墨子在《兼爱中》中指出,一个兼爱的社会里,“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即强大的不会压迫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不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不会欺骗愚笨的。这样一来,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都不会发生。相反,因为你爱别人,别人自然也就会反过来爱你,大家彼此相爱,原本浮躁的社会,会因为充满爱心而沉静下来。

赵明是一个穷学生,为了付学费,他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到了晚上,他感觉很饿,但摸摸口袋发现只剩下了一角钱,想不出能买些什么东西吃。于是,他下定决心,到下一家时,向对方要一顿饭吃。

然而,当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打开房门时,他却完全失去了勇气!他没敢张口要饭,只要求给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十分饥饿,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他不慌不忙地将鲜奶喝下,然后问道:“我应付你多少钱啊?”女孩微笑着回答道:“你不欠我们一分钱!妈妈告诉我,做善事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