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心战胜怯场心理
哲思小语
如果你在演说时有怯场心理,一定要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并且对演说做充足的准备。
精彩跟踪
演说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全体与会者是否都在积极地参与,不只是身到,而且是口到、心到。有的人平时说话感觉良好,一到了会场上,心里的话就不能如意地表达出来,还有的人在会议上干脆就低着头,一言不发,甚至生怕别人请他发言,这是由于恐惧心理在作怪。由此看来,恐惧心是阻碍开会时采取积极态度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种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并不完全是因为个人的说话能力不够或是怕羞所致。
不少人天生就有一种怯场感,不敢在大众面前流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可是,这种怯场的感觉别人体会不到,从而会招致一些人的非议。
每当这种时候,怯场者便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委屈。心想,我准备得再充分,不敢在会上讲出来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怯场的感觉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经有过。有的人在演说前心里就打鼓,准备了半天的说话内容到时候就是说不出来。然而日子一长,这种怯场心理就会逐渐消失了,无论在多少人的会议上演说都是从容自如,不会感到恐惧。
怎样克服这种恐惧感呢?
首先,你必须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用自信心去战胜那种莫名其妙的怯场心理。
其次,你应该针对会议的中心议题先作一番明确的调查,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同时,在心里反复练习,只有熟悉了会议内容又能将自己所要说的话题烂熟于心,才能从中获得自信。
最后,不管在什么场合,你都不要去依赖别人。只要是该你说的话,就要在大众面前信心十足地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自卑,消除恐惧。
当你在无论有多少人的集会上都能信心十足地从容演讲时,那么,你的怯场心理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把握演讲会场的情况
哲思小语
演说之前要先熟悉会场。
精彩跟踪
每一个经常发表演说的人都知道,演说之前先熟悉会场,这样不仅能增加对会场的亲切感,还能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
但是,哪些场景是演说者应该留意的呢?
除了要留心举办单位关于会场的概略介绍外,还应该留意会场所在地的地理特征、场地视界、场地标语、桌椅安排、设备配置,等等。当你了解并熟悉了会场四周的大概情况后,才好在话题中适当地套用,这样一来,不但增进了双方的融洽,使话题内容更加生动亲切,而且激起听者更大的聆听兴趣。
把握会场状况的另一大要素就是要注意在自己演说之前,专心地聆听别人的讲话,这不仅是一个礼节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别人话题中的妙处巧妙地在自己的话题中加以运用,以弥补自己话题中的不足。比如:
“刚才陈校长提到了我校今年共有10个参加全市语文竞赛的名额,下面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下,这10名参赛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引用他人言论可以很自然地引出话题,传达自己的心意与想法,并将自己的话题加以发挥;同时还可避免与前者话题的不连贯。
营造良好的演讲氛围
哲思小语
只有“势”造得好,宣传的效果才会好,观众才会受到感染。
精彩跟踪
现场演讲的氛围很重要。气氛热烈,听众热情高涨,演讲才算成功。倘若不能营造出较为热烈的气氛带动听众的情绪,场面冷冷清清的话,不管你的演讲内容多么精彩,恐怕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演讲,更不会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好的氛围呢?当场面比较冷清的时候,就需要演讲者能够随机应变、激情投入,给听众一个积极的刺激,激活气氛。
一位专家应邀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做演讲。到了会场以后他才发现,来的人非常少,会场只稀稀拉拉地坐了十几个人。他觉得有点尴尬,可是又不能不讲,于是他灵机一动,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于人数的多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才到了12个人,可是意义非凡啊。今天也一样,来的都是精英,所以我更要把课讲好。”
这话一说,大家都被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立刻使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再加上这位专家讲课充满激情,那一次的演讲在人数极少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不仅演讲如此,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有一定的氛围来烘托。比如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人们看到这些春联就会有一种愉悦感,就会感受到过年的氛围。一个店铺开业时,总要挂满彩旗,摆满有关单位以及亲朋好友所赠的花篮,门口站着身披绶带的迎宾小姐;在允许放鞭炮的地方往往还会放鞭炮。商家其实就是通过一种热闹气氛的营造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事实上,很多事情,比如一场电影将要上映了或者某一场比赛将要开始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都需要营造一定的气氛,也就是“造势”,只有“势”造得好,宣传的效果才会好,观众才会受到感染。
演讲切勿照本宣科
哲思小语
朗读原稿式的演说是最差劲的演说。
精彩跟踪
朗读原稿式的演说是最差劲的演说。
国际人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詹姆斯·F·宾达博士在他的《使听众睡眠的24种方法》论文中这样说道:
“诚心想听演说的人,如果看到演说者只是一味地朗读原稿,必定感到异常的失望。因为一面埋头朗读原稿而又想与听众交流,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这种做法只会把演说者和听众完全隔绝开来,从而失去演说的目的。
如果想让听众确实了解演说内容,可以复印讲稿,分送给听众;但演说者切勿手捧讲稿,一字无误地朗读,否则,绝对无法达到自我推销的效果。
“一个经常上台演说的人,他一定懂得将这两种方法同时配合使用,以此来满足听众的需要和个人的演说个性。为了使演说获得成功,他会不厌其烦地把演说内容摘要记录在小卡片上,并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文字区分开来。本来,演说的大纲已经充分印记在脑海之中,在演说中偶尔看上两眼,便知哪个地方疏漏不全,从而及时纠正。如此一来,即使不带讲稿上台也不至于离谱。”
一般的演说者,不管他看不看原稿,用不用卡片,或者完全照本宣科,只要能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按上述方法同时并用,必定获益匪浅。
如何应对演讲“卡壳”
哲思小语
演讲突然“卡壳”是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不过,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就能摆脱这种尴尬。
精彩跟踪
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在台上演讲,可讲着讲着突然讲不下去了,整个人就像木头一样愣在那里。
事实上,在演讲中出现“卡壳”,甚至讲不下去的情况,并非什么稀奇事,许多人刚开始演讲时都会碰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有人说是由于得了“害羞病”,据说美国有一个地方还专门设立一个“中心”专门治疗此种“病”。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缺乏自信心。此外准备不够充足,对观众、环境不够熟悉,不太适应,也会使你感到十分紧张,不知不觉地就背上了害怕失败的包袱。那么,如何摆脱“卡壳”的尴尬呢?
(1)调节情绪,学会放松。演讲是否能正常发挥,取决于是否有好的情绪。你一定要放下一切包袱,调节好情绪,让自己处于放松的愉悦状态。例如说说笑话、听听音乐、看看漫画等,都能调节情绪。在上台的最后时刻,你可以做一下深呼吸,抛掉所有的杂念,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变得放松多了。
(2)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看到台下黑压压的听众,有的人往往会吓得浑身发抖、手足无措,这是“卡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消除这种恐惧感,你不妨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一下,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你可以暂且“藐视”台下的人,甚至把他们当做是“一无所知”的人,唯有听你娓娓道来,他们才会开“窍”。如此一来,你的恐惧感就会自然消失了。
(3)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中去。从你走上讲台那一刻起,就不要再想什么“成败在此一举”与“轰动效应”的事了,你所想的应该只有演讲本身,别的一概不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中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4)声音要响亮。一张口,声音就要大一点,来个“先声夺人”。说话的声音响亮了,自己也容易稳定下来。演讲过程中应当把握整体,思路先行,大胆地、毫不迟疑地讲下去。一旦你的演讲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运行轨道,演讲的成功就能预见了。
(5)提前处置,沉着应变。要做到临危不乱,就需要有高超的应变能力。假如你预感到要“卡壳”了,可以提前减速,插入几句,力争绕过暗礁。假如你脑子里的记忆信号系统全部乱套了,就应该当机立断丢掉之前的框架,放慢速度,边回忆边重新组织表达。假如无可挽回地忘词了,就要在语不成句之前将提示卡片拿出来,边看边讲。或者在“无可挽回”地陷入窘境以前,把主要内容大概表达完就尽快地结束演讲,来个“见好就收”,千万不要让演讲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中去。
上面介绍的仅仅是一些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若是想要从根本上避免“卡壳”的尴尬,你一定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让自己远离“卡壳”。只有将自己的思想流畅地表达出来,你的演讲才能获得成功。
设计吸引人的开场白
哲思小语
特别的开场白可以在瞬间集中听众的注意力,让演讲获得成功。
精彩跟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演讲开场白同样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但如果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辞也将黯然失色。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以生硬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来,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竣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承担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热泪盈眶。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景生题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相互辉映。
制造悬念以吸引听众
哲思小语
演讲者只要抓住了听众的心理,采用各种诱人的方式来制造悬念,便不难使听众的耳朵都竖起来。
精彩跟踪
演讲要能吸引听众,首先的条件是要激起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切,争取他们的参与,这些是一般的演讲口语所做不到的。
下面的话是一个演讲的一部分,看看你是否喜欢?
“在1982年之前,也正是这个时候,伦敦出了一本被公认为不朽的小说杰作,很多人都叫它是‘环球最伟大的一本小说’。当该书出版之初,伦敦市民,在街头巷尾,朋友相遇,都要彼此问一声:‘你读过这本书吗?’答案一定是:‘是的,我已经读过了。’这本书出版的第一天,便销出1000册,两星期内共销出1.5万册;自然,以后又再版了许多次,世界各国都有了译本。
在几年前,大银行家摩根以巨大的代价,买到了这本书的原稿,现在这本原稿和摩根的其他的无价宝物,一并陈列在纽约市的美术馆中。这一部世界的名着是什么呢?就是狄更斯着的《圣诞节的欢歌》。”
你是否认为这样的演讲很成功?为什么它一开始就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并且还使听众的兴趣逐步增高呢?就是因为它勾起了听众的好奇心,使听众的心情,仿佛悬在半空中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人没有好奇心呢?如果你在演说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能引起听众的好奇心,也就说明已经引起了听众的兴趣和注意,掌握了抓住听众兴趣的技巧。
演讲制造悬念有以下几点应弄明白:
(1)从制造悬念的手段看,写文章可用情节、人物、矛盾冲突等制造悬念,而演讲则主要以口语制造悬念。
(2)从悬念的位置看,一般多在演讲的开头,也可以放在演讲的中间,这一点与写文章相同。
(3)因为演讲主要不是叙事性的,篇幅又短,所以悬念用得比较单一,不像写文章那样复杂,有时还要大悬念中套小悬念。
(4)制造悬念可以用设问句,但也可以不用设问句,设问句也并不都能制造悬念。
情真意切的语言更能打动人
哲思小语
只有演讲的语言情真意切,才能让听众心服、心动。
精彩跟踪
演讲要能说服人,启迪人,但也要能感染人,打动人。要使听众听了你的演讲产生激动、兴奋、共鸣。不仅心服,而且心动;不仅认识有所提高,而且还愿意拿出行动。这就不是客观、冷静、慢条斯理地分析、论证所能奏效的了。只有演讲的语言情真意切,才能做到。情真,是演讲的内容和表达都有真挚的感情;意切,是表达的旨意切合内容、切合时代、切合听众的接受要求。
在《当代演讲辞精选》的《生命之树常青》演讲稿里有这么一段:
“病残的躯体,以一种特殊的形象印入我的眼帘。她那伴随着滚滚热泪的话语,如饱含生活之清纯的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如清脆的携带着春风的晨钟,扣动着我的心扉。以她的思想,她的知识,她的毅力,她的精神塑造起来的她的形象,为我们的时代树立起一面鲜红的旗帜。”
这段演讲以描写的语句,赞美了张海迪的形象和事迹产生的巨大鼓舞力量,但演讲者不是只诉之理性,而是也诉之感情,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讲来,用抒情式的手法讲来,情真意真,很有感染力。
演讲语言应通俗易懂
哲思小语
通俗易懂,是演说语言的一个特点。
精彩跟踪
通俗易懂,是演说语言的一个特点,即用听众熟悉,能马上理解的语言,把要讲述的内容表达出来。避免采用生涩、艰深、冷僻的词语,避免引用不好理解的古文和诗词,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和学术名词。总之,语言要明朗化、浅易化、大众化。着名的演说大师都是非常注意这一特点的。
请看周恩来总理欢迎尼克松总统的演说词:
“尼克松总统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前来我国访问,使两国领导人有机会直接会晤,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是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愿望的积极行动,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是一个创举。”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