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奥运历史上的女性书写
49628700000026

第26章 中国女性见证奥运会(4)

柔道

孙福明

自1904年圣路易第3届奥运会将自由式摔跤引入奥运赛场,1908年伦敦第4届奥运会古典式摔跤进入赛场,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人把柔道引入赛坛以来,摔跤一直都是男人的天下,女子柔道只是最近两届奥运会才设的新项目,而且女子柔道大级别比赛中只设72公斤以上级一项,仅此一项规定就使世界多少巾帼柔道好手被拒之于这个级别的门外,而各国挑选出来的精英们,在竞赛中更是全力争锋尚恐不足,孙福明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恶战西洋群雄,闯关夺隘而拿到这用金钱价值无法衡量的首枚金牌的。

参加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一生最大的梦想。孙福明很幸运,经历了两届奥运周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成就了她作为运动员最大的功名。

孙福明能参加1996年的奥运会,颇有些“偶然”。

作为一名柔道运动员,孙福明的先天条件并不好,爆发力不足,没有柔道队员所需要的“哏”劲。但她能吃苦、人实在,训练时举120公斤重的沙袋,每次10下,有的队员偷懒少做几个,孙福明每回必定完成,有时身体不舒服,也会老老实实向教练汇报还差几个,事后再补上,

1994年11月,在咸阳举办的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上,孙福明获女子无差别级冠军。这是她第一次拿全国冠军。1995年,庄晓岩退役,孙福明成为辽宁省女子柔道队的主力之一。1995年举办的全国锦标赛,实际上是国内各项目争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入场券,孙福明战胜当时实力强劲、名声显赫的张颖,不啻在柔道界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弹”。赛后有人说:张颖会输,是不是裁判的问题?本无悬念的奥运会女子柔道入场券问题,由于孙福明的“搅局”而变得复杂。1996年春季,在北京,孙福明、张颖为“入场券”做了一次最后的“了断”。赛前,教练刘永福告诉孙福明:“我跳着脚地说了大话,只要能让咱们参加奥运会,金牌保证拿。”憨憨的孙福明没让教练失望,干净利索的以2比0赢了张颖。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她同样干净利索地战胜了高出她半头有“黑铁塔”之称的古巴选手罗德里格斯,夺得金牌。

袁华

袁华像她的名字一样纯朴无华,也正因为这样她才用努力与刻苦让自己的双脚踩在了榻榻米上,并成为自己追求的事业,也正因为这样,那个曾梳着翘尾巴小辫子,喜欢嬉戏在太子河边的小姑娘,那个曾喜欢和小男孩做玩伴、但又常常会因某一件小小的事拌嘴而把一个个小玩伴摔于脚下、然后露出胜利笑容的小姑娘,她为自己所取得的“胜利”高兴,因为她赢了。

最早纯粹是出于好奇而走上柔道之路的袁华,开始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觉得,一个女孩子,整天跟人“打架”,有些不可思议。刚开始训练时,她也觉得很苦,但练着练着,就逐渐产生了兴趣,随着不断取得好成绩,再加上“干一行,爱一行”的朴素想法,她就越发感到“苦中有乐”了。

年已二十六岁的老将袁华出道较晚。十五岁时她在老家辽宁省辽阳市业余体校开始柔道训练,1989年进入辽宁省队。1992年她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就夺得了冠军,1996年进入国家队后又夺得了次年的全国八运会冠军和世界锦标赛的第3名。在世界最高水平的日本福冈世界A级系列赛上,她曾经在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届夺得冠军。

2000年奥运会,是袁华职业生涯的鼎盛时期。人们一下子记住了这个长相秀气,却在赛场上霸气十足的女孩。在身体上明显吃亏的袁华以她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奠定了自己在柔坛的霸主地位。

袁华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虽然一米七二的身高,九十八公斤的体重在常人看来已经是非常了得,但在柔道大级别的赛场上,实在算不得什么。与身大体重的孙福明相比,袁华取胜更多的是靠自己的速度。

从14岁时与柔道结下不解之缘起,袁华已经在榻榻米上摸爬滚打了13年。风雨13载,一枚枚奖牌是袁华从事柔道运动的最好注脚。袁华两度折桂成为柔道“双冠皇后”。

羽毛球

葛菲

从小对打球没有什么热情的葛菲却成了打球天才,“葛菲是双打天才,而且十年一遇。”这是原国家女队教练蒋永谊对葛菲的评价。葛菲与顾俊的女双配对号称“天下第一双”。

都说中国羽坛是“爱情的摇篮”,葛菲与孙俊就是其中堪称楷模的一对,2001年“九运会”,他们退役的前夕,两人搭档混双,成功摘取金牌,为羽坛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005年8月12日上午,第十届运动会“我们万众一心”火炬传递活动点火起跑仪式中,一支由全国运动员组成的火炬手队非常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队长也是本次火炬传递活动的主火炬手就是葛菲。

2005年,葛菲参加江苏“爱心无国界,捐款救灾民”大型广场募捐活动,为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募捐,并向市民进行募捐宣传,永葆善良之心。

顾俊

7岁那年,在父母送的生日礼物中,还不知道羽毛球为何物的顾俊自己选了一只羽毛球拍,从此她与羽毛球结下了难解之缘。

1993年是顾俊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夺得全国冠军后,她和葛菲被选进了国家队。

顾俊觉得最难忘的是1995年中国队首捧苏迪曼杯。那次比赛中,中国队获胜,气急败坏的印尼队把中国国旗坐在椅下,中国队员冲上去要和他们打架,“每个在场的中国人都有一种极强的祖国荣誉感,那一瞬间让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胜过一切。”

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辉煌一页留给她的却是平淡的印象。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她和葛菲所向无敌,三年多来在国际赛场上保持不败。

举重

丁美媛

丁美媛出生在大连金州区杏树屯镇丁旺屯。丁旺屯是离杏树屯镇较远、面朝黄海的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的丁美媛与众不同的是腿粗胳膊圆,跑起步来把地蹬得咚咚直响。

12岁那年,学校成立了举重队,年仅17岁的体育老师石英吉发现丁美媛是棵好苗子,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小美媛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举重,并向着世界冠军的梦想不断进取。

1994年,年仅15岁的丁美媛参加了大连市运动会举重比赛。她走上赛场,抓住杠铃抬头一望:面前是黑压压的观众,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注视着她。她顿时感到手发软,腿打战,扎好马步,勉勉强强地把杠铃举在胸前,心里很吃紧。过了一会儿,她总算憋足了一口气,准备往上举,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寂静的赛场里突然爆发出一个吼声“加油”,刹那间,丁美媛有如神助,“啊”的一声将杠铃举过头顶,夺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金”。

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家乡人们的期望,为了祖国的荣誉,丁美媛放弃了作为一个女孩子对于年轻、爱美的所有权力。训练、增肥成了她全部的生活重心。在赴悉尼奥运会前夕,当有记者关切地问:“作为一个女孩子,你是否想到过减肥?”丁美媛笑了笑,答道:“减肥?为什么要减呢,恰恰相反,我还希望自己再胖一些,这样我更有体力。胖也是一种美,我想,美不能只从外表上来看,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我羡慕姐妹们穿裙子时的漂亮,但她们同样也会羡慕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风采。”

在北京时间2000年9月22日12时,随着白岩松那句“金牌接力棒马上就要传到丁美媛手中”,女举无差别级比赛在悉尼情人港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丁美媛以抓举135公斤、挺举165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取冠军。

射击

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射击项目中一直有着出色的发挥。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随后吴小旋、李玉伟、王义夫、张山、李对红、杨凌、陶璐娜、蔡亚林、杜丽、朱启南、贾占波等先后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接受全世界的欢呼。一代又一代中国健儿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精准的射击技术,使这个曾被东欧国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奥运项目成为了中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赢得第一枚金牌的奥运项目。

◆历届奥运会女子射击冠军:

吴小旋,女子小口径步枪冠军,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李对红,女子25米运动手枪冠军,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陶璐娜,女子10米气手枪,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杜丽,女子10米气手枪,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

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吴小旋

我们都无法忘记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为我们伟大祖国赢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射击男运动员——许海峰,然而我们更应当记得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冠军——吴小旋。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24岁的射击女运动员吴小旋在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三姿320项目中技压群芳,成为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位女子项目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吴小旋,1958年1月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浙江杭州。在获得奥运会女冠军之前,她曾多次在国内外的射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例如:1979年在四运会上以386环的成绩获得女子气步枪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1980年,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第4届亚洲射击锦标赛,获得女子气步枪冠军;1982年在第9届亚运会上以584环的成绩获女子气步枪冠军并创亚洲纪录等等。而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吴小旋开启了中国奥运冠军的先河,为中国妇女在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1984年8月2日,吴小旋作为中国射击队女运动员参加了小口径标准步枪三姿320项目。首先进行的是立姿射击,但由于受到腰部病痛的困扰,在这个环节上吴小旋仅得了187分。而这个成绩在奥运会比赛过程中并不算理想。不过,吴小旋对于自己的强项卧姿和跪姿有充分的信心。不负众望,她的卧姿打了197分的好成绩,但由于立姿成绩并不理想,她两项加起来的成绩仅仅排在第4名。在最后一项20发子弹跪姿射击比赛过程中,吴小旋只有一个念头:谨慎细微地处理好每一发子弹。她顽强地坚持到最后一发子弹的射击,再次打出了197分的好成绩。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了成绩排名:吴小旋以581分成功地把奥运金牌拿到了手。这位强忍伤痛、沉着应战的巾帼女将成为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的女子第一人,在世界运动赛场上展现了中国女性的英姿。

张山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子选手张山,在不计男女性别的双向飞碟比赛中,以200发200中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并以223中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她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战胜男子运动员的历史。

1968年3月,张山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父亲张民毅是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总跟数字打交道的他,给他第三个出生的孩子,起了个最简单的数学名字“张三”。幼时的张三活泼好动,表现出的是能歌擅舞的能力,经常是幼儿园表演节目上的明星。上学后的张山被应招进了市篮球队,并成为队里的队长和组织后卫。1984年,就在张山准备结束篮球生涯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她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四川省射击队教练江泽祥,来到南充市挑选双向飞碟运动员,几经周折,果断机智的张山被相中。入队不久的张山,很快显示出她在射击项目上的天赋。射击成绩直线上升,仅4周后,她就夺得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比赛的资格,并一举获得该项比赛的亚军。1989年,张山被国家队教练刘继升相中,入选国家队。对张山寄予厚望的教练江泽祥,对“张三”的“三”字很不满意,竞技体育就是要体现出争第一的精神,于是怂恿张志毅为张三改名,张志毅爽快地答应他的要求说:“那就叫张山吧!”这个后来震慑了世界上男子运动员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并得到了张山本人的认可,在她眼里,“山”具有坚不可摧的性格。

1992年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出现了一个奇迹:在男子双向飞碟比赛中(那时,飞碟项目没有女子比赛,但女选手可参加男子飞碟比赛),她战胜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53名男女选手,摘取了金牌。在比赛中,张山以150靶枪枪命中的成绩,成为进入半决赛的唯一女运动员。接着又在半决赛中平了世界纪录。此时她已成为全场观众注目的焦点。当她在决赛中击中最后两个飞靶时,金牌已非她莫属了。有关张山的成绩,的确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很难想象,一般人能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百发百中——这种情况只有在传说中才会出现。而张山却不仅是百发百中,而且做到了200发200中,最终,获得了223中的惊人成绩。在场的观众激动得欢呼起来,许多人跳越栏杆、跑来向她祝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和国际射联主席也情不自禁地挤进人群,祝贺这位战胜男子汉的女杰。在颁奖仪式上,获得银牌和铜牌的男运动员在欢呼声中把张山高高举起。那时不仅是张山自己有无比的成就感,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为这个辣妹子而感到自豪,因为,她不仅是中国女性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国的代表。

张山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的这枚金牌分量格外重,她不仅创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奇迹,同时以200发子弹无一脱靶的出色表现把自古以来“百发百中”的传说变成了事实,把奥运会这项纪录推到了不可能再破的顶点。同时,她也成为多年来打破欧洲选手对这一项目垄断的第一位中国女性。可惜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国际射联决定不再允许女选手参加双向飞碟的比赛,却又没有马上设立女子项目,张山失去了在亚特兰大卫冕的机会。不过女选手直接击败男选手也作为一段传奇被永远地载入了奥运史册。

2000年悉尼奥运会重新设置了女子双向飞碟项目,已经在大学读书的张山,在过了而立之年后,又一次重新举起了枪。当记者问到张山的运动生涯究竟还有多长时,她回答道:“你要在奥运会上看到一个老太太在比赛时,那一定是我。”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山还有一个梦,她对记者说:“打到北京奥运会,为国争光,是我的理想,是我的梦。如果今后你们在赛场上看到一个老大姐,打得还不错,她一定会是我张山。”虽然张山能否再圆自己的北京奥运梦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张山对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的精神却仍然感动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