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美国主流报纸的界定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所谓主流媒体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拥有一定的受众覆盖规模和受众接触频次。主流报纸的发行量一定不小;主流电视的收视率一定不低;同样,主流网络媒体的访问量和访问频次也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其次,在媒体内容设置上,所谓主流媒体一定是社会运行的“守望者”、舆论监督的执行者,一定是回答社会现实发展问题的。一个远离社会主流和现实发展的紧迫问题的媒体,是不能称之为主流媒体的。第三,主流媒体影响的应该是社会行动力强的人群,即主流人群的思想和行为。这群人拥有较多的“消费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时尚话语权”、“管理话语权”。
主流媒体要求有较大的发行量,但衡量媒体是否属于“主流”并不绝对看重发行量多少而在于影响力大小。本书选取的美国主流报纸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家纸质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从历史来看,这两份报纸经过100多年风雨历程的洗礼,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报;从现实来看,这两份报纸是美国政坛人物必读的报纸,它们在美国政治中极有影响,扮演着参政议政者的角色。
据1998年的统计数字,美国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十家日报(不包括星期日版)是:《华尔街日报》(1740450)、《今日美国》(1653428)、《洛杉矶时报》(1067540)、《纽约时报》(1066658)、《华盛顿邮报》(759122)、《纽约每日新闻》(723143)、《芝加哥论坛报》(673508)、《新闻日报》(572444)、《豪斯顿纪事报》(550763)、《芝加哥太阳报》(485666)。但是发行量高并不等于报纸的声誉高,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一共有六家日报被公认为美国主要报纸。
1.《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概况
《纽约时报》1851年由雷蒙德创办,在它初创时期,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这样评价道:“《纽约时报》代表了便士报时期的最高成就”。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该报已成为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对美国政府、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很大。
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商业社会常有的那种浅薄和哗众取宠之处。它格调严肃,不以惊世骇俗的大字标题、耸人视听的新闻招徕读者;它信息量极为充足,对每一起国内外重大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详尽的独家报道;它总是对一切事物保持冷静的姿态,用最巧妙、最职业化的手法掩盖报纸的倾向……而这一切,恰恰很集中地代表着公认的当代西方报纸价值取向。
《纽约时报》一向以“历史的记录者”自居,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哪怕有风险也要刊登。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纽约时报》篇幅巨大、内容丰富。平日版约为80至100版。1980年起分纽约版和全国版两种,纽约版有A、B、C、D四部分:A组为国内外新闻版,包括社论和社论版对页;B组为都市版,报道纽约、新泽西、康奈狄克地区的新闻以及部分全国新闻;C组为特写版,从周一到周五分别刊登体育、科学、生活、家庭、周末等不同内容的新闻特写;D组为经济版。全国版主要是平日版A、D两组的内容。此外还发行星期日版,星期日版在400版以上,1998年发行量约163万份。
《纽约时报》的读者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是国会议员、高级官员、工商巨头和许多国家首脑必读的报纸。该报共有四千多名工作人员,从事新闻业务的有1100人。强大的从业者队伍使报纸有着丰富的稿源,美联社、路透社等大通讯社的稿件也不过5%左右。报纸25%的收入靠发行,75%靠广告支撑。
2.《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概况
《华盛顿邮报》创办于1877年,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报纸。创办人为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当时对开四版发行,发行量为1万份。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金融家尤金·迈耶以82.5万美元买下该报,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
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真相,说明经过调查证实的全部真相。
因此,本报将尽量告诉全体人民有关美国与世界的重要事件的真相。
作为新闻传播者,本报将遵循一名绅士理应遵循的社会礼仪。
本报的内容需雅俗共赏。
报纸的职责是为读者、为公众服务,而不是为报纸老板的私利服务。
为报道真相,报纸应准备在必要时为公众利益牺牲报纸自身的物质利益。
本报不会与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它对于公共事务和公务人员的见解将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
1933年至1943年,迈耶聘请著名的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优异的社论版使该报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和开明”的声誉,发行量增长了3倍,达16.2万份。1946年起,迈耶的女婿菲利浦·格雷厄姆接办该报。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到1954年发行量已达38万份,成为国会议员、政府官员、驻华盛顿记者的必读报。美国最著名的政论家李普曼也常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文章,使其愈加令人瞩目。
1971年,《华盛顿邮报》继《纽约时报》后,揭露了美国在越战中有关秘密情报,声名大振。紧接着1972年,该报记者因为成功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不得不辞职,进一步奠定其成为美国主流媒体的地位。1974年8月9日,《华盛顿邮报》用将近两寸半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宣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辞职的消息,也宣告了该报的胜利。“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使该报获得了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并享誉世界。
1983年,《华盛顿邮报》开始出全国版。1998年,星期日版发行108万份,平日发行约76万份。该报以调查性报道著称,也是美国唯一可以在某些领域(如政治新闻)与《纽约时报》一争高低的报纸,可见其威望与影响。《华盛顿邮报》注重国会新闻和政府活动,国际新闻也很多,读者群与《纽约时报》相仿。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国际报道详尽充分,研究这两份美国主流报纸媒体的台海问题报道,探寻它们报道台海问题的机制,考察由此体现出的美国精英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对台海问题的看法,不仅可以增进对美国媒体的了解,更可以让我国媒体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摒弃一些陈旧的做法,进一步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好台海问题报道,促进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节 台海问题的界定
台海问题,是台湾海峡问题的简称。至今鲜有学者对台海问题给出明确定义,查遍Baidu和Google两大网站,都无法见到明确的概念。有人将其理解为台湾问题,认为它是台湾的归属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也有人认为台湾问题就是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还有人认为台湾问题是指一切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鼓吹“两国论”的主张和谋求台湾“独立”的行径,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和争端。
台湾问题是关于台湾的归属问题,但是台海问题与台湾问题并不完全等同。原因有三:一是从理论上讲,研究台湾问题的客体应该仅限于台湾岛及其附属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而不能将金门、马祖列入台湾问题。二是从实践上讲,大陆在地图等相关出版物上,将金门、马祖等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两个岛屿列入福建省疆域,即不承认金门、马祖为台湾当局控制。那么台湾问题自然不应该包括金门、马祖两个岛屿,但这显然是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不相吻合。但是,不管金门、马祖,还是大陆、台湾,统统都是台海问题的研究内容。三是从两岸表述看,为追求国家统一,大陆对两岸关系问题冠之以“台湾问题”,而大陆解决两岸问题的专门机构是“台湾事务办公室”。但在台湾当局看来,国家统一问题是“大陆政策”或“两岸政策”,而非单纯的“台湾问题”。台湾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专门机构是“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鉴于大陆和台湾在两岸问题上也是“各自表述”,笔者认为,涉及两岸的问题用“台海问题”来定位,则是两岸都可以接受的表述,更加科学、务实。新华社就两岸问题经常发表署名评论员文章,署名就叫“邰海”(台海),而不是“大陆”或“台湾”,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台海问题是台湾海峡问题的简称,是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它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是国际势力干涉的产物。台海问题尽管被国际化,但它纯属中国内政,解决台海问题不容他国干涉。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变化、两岸政党领导人的交流、两岸同胞的往来、大陆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表述、台湾当局领导人就两岸关系的表述都属于台海问题的研究范畴。台湾当局实际控制领域(包括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的内部事务不属于台海问题的研究领域。
台海问题从历史上看,它与国共两党有关,从现实看,它与“台独”有关,与台湾当局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台湾问题自始至终都与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有关。从这一概念的内涵上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海问题首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台海问题与两个朝鲜问题、两个德国问题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而东西德、南北朝鲜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根据《雅尔塔协议》,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随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而相应地,苏联则在其占领区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德意志从此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由此可见,德国的分裂和统一,都是按二战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国际协议完成的,它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同台湾问题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