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第一,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行为得以持续。第二,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的反应不是每次给予强化,而是按照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它有利于保持反应重复频率的平稳。第三,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发生的次数,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予以强化。第四,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不固定的次数间隔来强化,或者三次正确的反应,或者五次正确的反应,给予强化,这种强化效果最好。第五,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效果也很好。
在网络中,以上五种强化的方式都有,这就从不同程度大大强化了青少年上网的心理与行为。互联网和有关的新技术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个人从网上事件中得到强化。一个人开始尝试一个新的互联网特征时,他会被随后的反应强化。如果反应是积极的,个人就会继续这项活动,然后经常进行类似的活动以达到同样的反应。这个操作性条件反射持续,个人总是寻求新技术、新刺激以达到类似生理反应。根据基本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原则,与主要的条件反射一起呈现的任何刺激就像绑定一样会成为次级强化物。所以,某些刺激例如一种在线服务的声音,键盘上打字的触觉,甚至计算机房间的气味,都能引起条件反射。
(3)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有人提出了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最核心的因素是认知适应不良的存在。病态使用互联网的个人以特定的认知适应不良的形式表现出重要的认知机能障碍。认知适应不良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形式:关于自我的想法、关于世界的想法。沉思默想的认知风格导致有些人常常陷入考虑与个人使用互联网有关的问题,而不能为其他生活事件分心。而且集中自我的沉思使一个人再现更多的关于互联网的强化记忆,从而维持着病态使用互联网的循环。
关于自我的其他认知歪曲包括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和消极的自我评价。个人如果对自己有一个消极的看法,或者是歪曲的、绝对化的看法,或者是给自己贴错误标签的做法就会认为在互联网上用很一般的方法就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更积极的反应。因此,他可能会想:我只能在网上才比较出色,离开网络我就不行。
有关事件的认知歪曲包括将特殊的事件概括化,而概括化的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上网应该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面对网络,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在网上我才能得到尊敬,离开网络就没有人爱我,网络是我唯一的朋友。这种全或无的思维方式加重了个人的认知歪曲,造成对互联网的更加依赖。
网上恋情、互动游戏、色情画面等成为支持强迫行为的刺激。久而久之,对互联网也会产生强迫性的想法,对冲动控制降低,无法停止使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感到互联网是个人唯一的朋友,认为只有在互联网上他们才能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感觉好。病态使用互联网的其他表现就是下了网就想再上网,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不再感兴趣,最终离开朋友、亲人、学校。病态使用互联网后,形成恶性循环,使用者自己对使用互联网也有犯罪的感觉。因而,经常对朋友撒谎,不承认在互联网上花了时间和金钱,认为使用互联网是一个秘密。他们知道他们做的不是完全被社会认可的,但他们无法停止,这引起自我价值进一步降低和病态使用的更严重的症状。
有研究者从网络成瘾的强化机制方面来总结网络成瘾的因素。网络成瘾的正强化机制是指行为后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从而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如网络游戏给人带来的良好的情绪、认知体验。网络的负强化机制是指行为的后果导致的消极因素减少,从而使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增加。如果个体认为网络能让他逃避现实问题,缓解不良情绪,那么,他以后也会在相同的环境中更多地使用网络。
网络独有的特性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某些心理需求,如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现实等。当这些需求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时,网络就为他们提供了舞台。如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宣泄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为他们提供了倾诉的空间和对象;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间接性,也能减轻心理负担,因而在网上表现得异常真实和坦率等。逐渐,网络空间成了青少年生活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网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
三、预防和控制网瘾
据报道,贵州大学对500名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大学生因上网而逃过课,仅有24%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非法和不良信息网站。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96%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另据不完全统计,广州上网的青年学生中有1/2的人患有网络综合征,有的人不顾上课和作业,甚至备足了方便面足不出户,结果是考试成绩不及格。在一项对广州市五所大学1586名上网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34%的学生患有网络综合征。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6.4%。另据福州大学对293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
从国外来看,美国校园一开始将互联网主要作为教育工具,在青少年学生中上网成瘾者一度很少,但这一数字现在开始急剧攀升。部分专家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联网游戏、聊天室、即时通信等网上娱乐性内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比几年前有了明显提高和增长,更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兴趣,这可能与网瘾问题增加有一定关系。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金伯利·杨建议应该“五管齐下”:
第一,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
第二,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成瘾”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成瘾;
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
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
第五,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副作用。
在德国,有关机构在2004年底对青少年接触媒体、信息的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53%的人每周多次或经常上网,其主要目的是查找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45%的青少年在网上碰到过色情内容,而10%的人每周至少接触过一次网络色情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德国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首先开始大力推广“青少年在网上”行动,其目标和关键是设立以青少年兴趣为出发点的综合网站,集信息、娱乐、学习和咨询于一体,并使该网站能链接德国各地现有的青少年网上平台,并计划使这种链接扩大到欧洲和世界范围。同时,德国青少年保护机构发行的《儿童的网络——没有风险地冲浪》手册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解答网络安全、网上广告和购物等方面的问题,并推荐适合儿童登录的网站。联邦政策教育中心等机构则推出一系列健康的游戏和学习软件。
德国的“联邦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处”是专门负责媒体信息安全的政府机构。自2003年起,这一机构开始负责识别和检查所有互联网内容,目前有5400多个媒体已被列为青少年不宜接触的媒体。
2005年,在德国全国性的自愿自我检查多媒体服务提供商组织的倡导下,谷歌德国、雅虎德国、美国在线德国公司等主要互联网服务商达成合作协议,被列为青少年不宜的网站将不会在接受协议的搜索引擎中出现,而继续提供上述“不宜网站”网址的商家将受到有关部门最高1.5万欧元的罚款。此外,DOM数据处理公司等与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处合作,从2006年2月起在网上提供免费下载的青少年保护过滤器,以过滤被列为青少年不宜的国外网站的信息。
在韩国,由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宽带网络普及率高达73%,互联网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青少年“网络中毒”已成普遍现象,并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韩国通信部和信息文化振兴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这个中心的任务主要有:以初、高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为对象,开始“网络中毒”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有关“网络中毒”方面的咨询,并直接向学校派遣咨询人员,对有“网络中毒”症状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0个咨询中心。
在日本,为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保护儿童远离网络危害,日本有关组织经常举行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网上安全冲浪讲座,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在体验网上冲浪的同时,孩子还能掌握避开危险信息的方法。而家长和孩子一起决定上网时间,也有助于孩子戒除网瘾。
日本文部省呼吁学校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文部省下属的电脑教育开发中心向各所学校发放了《信息道德指导案例集》,以有害网站、交友网站、电脑病毒为主题,以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真实案例,讲解青少年戒除网瘾和应对网络问题的方法。
在一些管理较好的网站,管理人员会全天候监控其网站的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发布可能与援助交际、杀人和自杀有关的信息立即删除。日本网络协会和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还开发出手机过滤软件,以过滤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
日本专家认为,由于互联网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在让青少年戒除网瘾方面任重道远。
就我国情况而言,正如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应试教育、职业选择的压力,网络成瘾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青少年身心发育需求不能满足的病理性补偿行为,是青少年在信息时代的单一选择性心理偏差。只要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青少年的上网有许多的宽容与理解,就会认真而理智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