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网络心理
49626100000015

第15章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心理(2)

下面我们就有关因素来分析青少年网络心理环境的行为互动。

(1)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直观动作思维的能力,在线的情绪状态,个性特征及上网的心理健康等。需要是网络需求最基本的因素,是网上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2)网络环境。我们把网络环境解释为青少年上网时的心理环境,是指上网时能满足青少年需要的,并在其头脑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它实际上构成了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的活动空间。对青少年而言,那些此时此刻对其心理产生影响的网上环境,就是网络环境。就虚拟网络本身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网络环境具有时间隐私。对于那些不懂网络或因失明等无法直接感受网络信息的人,是不能构成其网络环境的;有的人可以认知并把握网络,但因为目前需要高考或者在学业上需要取得成就,恐怕网络吞噬自己太多的时间而拒绝网络,此时,网络也不能成为其网络环境;再有,有人可能具有运用网络的潜能,但是拒绝上网,他也不会有网上的交往行为。

其次,网络环境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各有不同,如有人认为网络“是人们发泄和争斗的场所”,但也有人认为网络“是陌生人彼此相见、发展友谊,甚至产生爱情的场所”,也会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场所均为网络环境所有。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网络环境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

最后,网络环境还包括上网时的心境。上网时,是愉快的心情,还是郁闷的心情都会对网络环境产生不同的认识并产生不同的网络行为。

2.青少年网络心理空间的特点

(1)网络心理空间的整体性。青少年网络心理空间是指网络与青少年身心的整体性、水乳交融性、不可分割性。所以,对青少年而言,网络是青少年心中的网络,青少年是网络中的青少年。因此,我们研究青少年网络心理应该看到青少年网络心理的辩证性。所以,在强调完善网络技术、净化网络空间时,切不可忽视对网民素质的提高;在加强对青少年网德教育的同时,又不能忘记对网络的管理。

(2)青少年心理生活空间的动力性。青少年网络交往源于不同的需要与动机,动机是交往的最初动力。网络的许多特点使青少年得以在不同的角色情况下进行新的角色扮演,从而满足自我个性张扬、体验平等的喜悦和弥补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朋友交流等方面的缺憾。

三、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的类型

1.纯技术型的

E-mail、BBS、聊天室、QQ等反映了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空间的具体方式。这些具体方式,涉及虚拟空间人的交往。

2.纯关系型的

(1)交友聊天。这类网民上网没有特定的目的,主要是结交网友、聊天消遣。其主要动机是改变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局限,诸如对象固定,内容单调,不能真实表达观点,不能真实表达感情,顾虑后果等。这类网民一般网龄短,是目前互联网上的多数。交流的特点是场所流动性大,对象变化性大,内容随意性大,现实可还原性强。所谓现实还原性是指下线之后,随即恢复原来在现实中的样子与状态,网上的人际交往不影响现实生活。这类网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交往和交流后,互相之间可能成为关系密切的网友,并把交往关系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关系逐渐紧密。

(2)感情寻觅。这类网民具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经常光顾的场所基本上是带有情爱特征的聊天室和各类以情爱、两性话题为专题的论坛。由于目的的接近,逐渐转移到固定的聊天方式中,比如手机短信、QQ。这种交流类型的特点是场所相对固定化、对象化、内容情感化、追求交往关系的延伸性,尤其是追求交往关系的延伸性会影响或改变其现实生活,甚至改变其人生历程。就目前的情形看,“网恋”正在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网民跃跃欲试,并且有越来越多成功的个案。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交流感情将成为网络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内容,但这类交流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情感悲剧。当然,交流感情和交友聊天也可能是并存的动机。遇到合适的异性对象就“谈情”,否则就聊天。

(3)共享信息。这类网民上网的目的是信息而不是感情,他们需要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4)异样生存状态。这类网民似乎漫无目的,或者是“游戏网络”。他们浏览信息或者发送信息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动机,只想体验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类生存”状态。他们聊天时不注重话题的性质,无意结交网友,也无意寻求交流的现实功利性结果,只注重在与人交往和交流过程中自我的表现体验。他们与异性交流时,也只是追求一种异性之间的感受与体验,无意把“网恋”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3.SNS网络人际传播

SNS网站2003年短短的5个月内就风靡整个北美地区。而今在国内,联络家、人际中国、亿友等提供SNS服务的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或网络社交平台。它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离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要想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最多通过六个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

SNS最具威力的一个功能是“社会网络”功能,它能仅仅可以实现多人一起工作和娱乐的需要,甚至让上百人聚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共享照片、欣赏音乐成为可能。可以说,SNS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它来源于真实性,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用户可以以鲜活的姿态出现。在SNS真实模式下,网络化社区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群体,工作、感情和现实的生活都紧密相连,相互之间传达的信息是真实而可靠的,并付诸真实的思维和行动,从而成为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整个“物理世界”已经或正在被“虚拟化”,这种“虚拟实在”正成为当下社会的本身,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逐渐融为一体。

在SNS的帮助下,人们可以轻松地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找的人。原本在现实社会中才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实现了,而且交际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更快,交流得更深入。

四、青少年网络人际交流的特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人们在其中的交往和交流自然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性。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流,所遵循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网络语境独特的特性之上的。具体说来,网络人际交流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点:

1.去身体性

互联网是一个由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网上的所有信息是用符号来表达的,身体被符号表达,思想、心理被符号传送。人在虚拟世界里表现出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去身体化。人通过互联网,通过虚拟空间,超越了现实世界,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人类企图超越肉体的千古梦想,原来只能存在于现实社会人的心理空间和神话之中。而现在,却有可能在网络空间中得以实现,身体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人的交往,在虚拟社会变成了符号之间的交往。符号也就代表人本身的存在、人之间的交往。所以,去身体化是虚拟社会人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今人的信息化在虚拟空间的出现,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与人的物理性、实体性身临其境的真实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可以发展为人的立体的全息性信息化的出现,使对方真假难辨。而且人的虚拟信息的出现,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显现。虚拟信息开辟了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在的存在方式,也就意味着开辟了人的存在的新方式。

2.去中心性

在前网络时代,人的交往要受到自身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且是无可回避的。在虚拟社会,平等性得以充分体现,个性得到张扬。在虚拟社会中的个体,自由平等,无须受制于任何权力或权威,并能自由地进出网络社会和自主地决定与他人发生或中断人际交流关系。

3.交互动态性

网络交往具有交互动态性,交往双方是彼此交往的条件,一方面的消失,另一方面也就没有了交往的对象,交往也就随之结束。网络环境中的互动具有独特性:首先是互动方式的符号化。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不同,互联网络造就了一个身份不确定的符号交往环境,也就是说互动的双方在网络时空中使用符号进行交流。而当人们面对面进行现实互动时交流的符号还有身体姿势符号,诸如眼神、微笑、动作等。这样,网际交流符号的单一性(主要是文字符号)加剧了交往的虚拟性,使个体感受到困惑、虚幻、迷茫、空灵、神秘的人际互动新体验。其次是互动情景的虚拟化。网络交往面对的是屏幕,它是以网络为中介、以屏幕为情景、以文字或图形为载体的特殊交往,是一种虚拟化的交往。交往主体是虚拟的,交往情感也是虚拟的。

4.包容性

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是互联网上基本的交流规则,是一种对等的自由、平等和开放,是交流的潜在规则。当人们处于一种开放性的人际交流语境时,就能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政治、伦理观念的“网民”平等交流中消除隔膜和误解,在思想和智慧平等的碰撞与交锋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

现实交往中人们往往受性格、时空、社会地位等内在与外在条件的影响,网际交往则具有超时空性,较少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交往对象也可以不受身份、年龄、性别、家庭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进入网络世界。网络中,无尊卑之分,无贵贱之别。在思想交流中,交往者可以直抒胸臆,进退自如,爱恨随意。性格内向、外表木讷的个体可能成为一名活跃的网络交往成员,家庭背景悬殊的学生可以成为亲密的网友。由于制约交往的因素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个体思维的敏捷度,而其他的因素都被忽略,都被包容。

5.掩蔽性

用书写打字的方式进行的网上交流,是经过严密推理和合乎逻辑的思维进行的,其语言是经过推敲的,一般来说,具有美化的效果。人们的想象总是使美的事物更美,在精密词语的作用下,总是美化对方,向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