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49620500000023

第23章 传播与国民性格(7)

第三类,坚定与信念,也是较为典型的一类获奖者的性格特征,他们主要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军人等,就是危难面前,保持坚定,不为所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比如,2008年年度人物经大忠在汶川大地震中指挥救灾,其从容是基于坚定,其力量来自信念经大忠的颁奖词这样评价道:“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事实上,他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具有坚强坚韧的品性,在汶川大地震中,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因而赢得了尊重和感动。特别是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给了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不是因为其身份特殊,而确实是其性格特质充分体现了坚定和信念,其中的颁奖词卓琳的颁奖辞是:“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和推荐理由卓琳的推举理由之一是:“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互为印证,堪称此类性格之典范。

第四类,是勇敢、勇气和无畏的性格品质。这里面有多个层面,例如2005年获奖者魏青刚的勇敢,被颁奖词魏青刚的颁奖词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描述为一种侠之气节,他三次跳入浪中救人,确实有豪侠之勇。2008年的获奖者金晶则是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不被抢夺,体现的是一种机智者的勇敢和无畏者的尊严。2009年获奖者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则是因他敢于一个人只身探海,体现了“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推荐者陆小华的推选理由:“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第五类,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诚挚之爱所积聚的性格品质:关爱、母爱、大爱、爱心、孝心等。当然,爱其实是蕴藏在很多性格品质之内的,但是,在这里所集中的主要是传统伦理的家庭之爱、及因爱而生之美德。获奖者有多位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模范。比如:2005年的洪战辉(兄妹之爱)、2007年的罗映珍(夫妻之爱)、2009年的阿里帕·阿力马洪(母爱)、朱邦月(家庭之爱)等。

第六类主要是体现在智慧和学习上,即在性格品质中具有一种开放性、探索性的特质,具有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某种理性的思想光辉和人生机智,获奖人主要是一些科学家、学者、医生等。比如:2007年年度人物钱学森当然,钱老的品格、境界和贡献都不是单一类性格特质所能概括的,还是其颁奖词说得更为全面和凝练:“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006年年度人物季羡林当然,季先生的品格文章非一类词可以概括的,其颁奖词对其学问人生进行了如下概括:“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2003年年度人物钟南山在颁奖词中有如下一段话对其求实品格进行了概括说明:“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等人。

第七类主要是创新、创造及冒险的性格品质,这类获奖者较少,但是其性格具有一定的鲜明特性,具有更多的时代风貌,也反映出新世纪中中国人的某种不同于传统社会人格的新型人格特征,当然,这一性格往往是与其他的性格特质结合起来的。例如,企业家张瑞敏2002年获奖的颁奖词中有一句话是:“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人体现了航天科技的创新精神,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所展现的性格品质主要体现在其创新创意其获奖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奥运会的开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其颁奖词为:“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2009年的获奖者翟墨的创新则是与冒险性、征服性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出《感动中国》民族精神风向标的一个新的动向。

第八类是一些传统的民族性格品质中的精华,比如:真诚、善良、赤诚、忠诚、乐观、鞠躬尽瘁等。这里面的代表性获奖者有2003年度人物巴金,他的颁奖辞巴金的颁奖词是:“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归结到两个最具有分量的字就是“真诚”。还有2006年年度人物霍英东,他的颁奖词霍英东的颁奖词是:“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归结起来可以用爱国的“赤诚”所涵盖,当然,他还有其他值得称道的性格风范,比如:奋斗和奉献。

为了定量分析《感动中国》获奖者的颁奖词所展现八大类性格品质的数量规律与特征,本书采取了一种类似心理学量表的测量方法,即给每段颁奖词总共赋予10分分值,根据其文本中所含关于性格品质的关键词是否属于某个类别以及在各个类别所含关键词的比重进行打分。这样,每一年总共就有100分,分别落在这8大类别之中;从2002年开始,一直累计到2009年。最后,就可以把累计的数值用雷达图展示出来。累计到2009年可以看出,这些颁奖词所彰显的性格、品质、精神按分值排序为:第一类“奉献与牺牲等”分值最高(180),其次是第四类是“勇敢、勇气与无畏等”(125),第三是“挚爱与真爱等”(112),第四是“智慧与求实等”(110),第五是“坚韧与坚强等”(103),之后是“坚定与信念等”(61)、“创新与创造等”(57)和“其他传统性格品质的精华”(52)。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值的评估,由于有编码员的主观性暗含在里面,某些词究竟是属于哪一类,还很难界定,而且每个类别之间有的还很难完全区分,但编码员之间误差可以经由多个编码员互相校验而取平均值加以修正这里只是为了形象说明传播的累积性效果,并不是做精微的数量比较分析,因此,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理论说明并无实质性影响。本书在此只是做个初步的尝试,试图从定量的方式来展现出究竟是哪些性格品质在这一节目中得以彰显传播。这个示意图的外形犹如一颗钻石,它每年都在各个方向和维度进行伸展,每年的增长量就是两线之间的距离。另外,整个图形看起来也有点像树木的年轮生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年轮式成长。

总之,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根据对颁奖词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归并后,总结出了以上8大类基于中国人性格品质之上的民族精神内涵。在这些基本内涵中,一方面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同时也有在新时代的民族发展进步的要求。这些性格品质,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的许多仁人志士之中寻找到精神的共同脉络。

四、《感动中国》的框架分析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播

根据传播学理论,《感动中国》从一开始就以自己的框架(frame)来设置其传播的主题内涵,从而起到了限定、凸显、引领和架构的作用。中国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感动中国》的框架在大众媒介上进行呈现的,进而达到一种引领社会舆论、感化教育国民的传播效果。

根据框架理论的学术渊源,戈夫曼(Goffman,1974)最初定义的是“主框架”(primary framework)的概念,它允许框架使用者“定位、观察、区别和标定一些似乎是无穷尽的具体的事件”英文原文为:“allows its user to locate,perceive,identify and label a seemingly infinite number of concrete occurrences.”,而且框架被看成是“解释的基模”英文原文为:“schemata of interpretation.”,人们就是通过框架来认知(recognize)某一特定事件、事物。在基特林(Gitlin,1980)看来,框架即意味着做出持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selection,emphasis,and exclusion),恩特曼(Entman,1993)则认为框架就是“在所观察的现实中选择若干层面,并使其在传播文本中更加显著。”英文原文为:“to frame is to select some aspects of a perceived reality and make them more salient in a communicating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