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诺必践,有“报李”必有“投桃”,这是继续保持良好亲戚关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前提,切不可“一次性处理”,否则,在今后的社会中,再想利用亲戚办事那真是难上加难了。
三与亲戚办事切忌斤斤计较
上文说过,亲戚之间帮忙、办事应该讲究“投桃报李”,这也是维系亲情、继续交往的基础。但亲戚之间办事毕竟不是经商做买卖,若讲究谁投的多,谁报的少,追求量上的绝对公平,那势必又陷入了斤斤计较的误区,不利于亲情的维护和发展。
在亲戚交往中,有些人对亲戚要求十分苛刻,总是尽量想对自己有好处,一旦亲戚有了困难,却不去关心和帮助,甚至避而不见,这是典型的世俗习气,是不足取的。
亲戚交往,气量要大一些,切忌斤斤计较。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才有利于亲戚关系的密切发展。
朱德还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注重与亲戚的关系。平时他总是为亲戚解决些困难,做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事情,使他的亲戚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彼此间的关系相处得非常不错。
朱德当时年轻强壮,很有几分气力,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他总是很快地就把自家的庄稼给收完了。而这时,朱德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休息,他总是跑到其他亲戚的田地里去帮忙,这样,一天下来,总累得他腰酸腿疼。可第二天,他又拿起工具,继续去亲戚的田地里帮收庄稼,却从没有喊过累,也没有抱怨。
有一次,朱德跑到一个表叔家去收庄稼,可这个表叔却是一个疑心病特别重、很小心眼的人,看到朱德来帮忙,就怀疑他要趁机偷自己的庄稼,所以在朱德干活时,就不时地监视他的行动,特别是朱德要走的时候,还要偷偷地打开朱德带来放工具的筐子,检查是否有拿走什么东西。这一切朱德都看在眼里,微微笑了一笑,然后说道:
“表叔,活干完了,我走了,我妈等我回家吃饭呢!”
说完,背起筐子,挥挥手走了。表叔看到这一切,惭愧地摇了摇头,心里不由暗暗钦佩。
不斤斤计较,这就是朱德与亲戚处好关系的最根本原因。不计报酬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不声张,好心相帮却被疑心也不抱怨,这种亲戚关系的处理方法,看似被动,却是主动。在行动的过程中,由于你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别人也会渐渐从行动中强烈地感到了你的主动,自然也就被你的主动所征服了。
不过,这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要做在明处,要让你的亲戚“无意”间发现,否则,就会吃“暗亏”,就会被别人说成“矫揉做作”。所以这场合一定要把握好。
另外,不要“斤斤计较”,并不是什么也不在乎,“公斤”不在乎,“吨”不在乎,那不是现代社会关系中所应提倡的。这个“斤斤”的标准应该是在不损害你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达到了“公斤”、“吨”,那就不得不计较了。否则,吃得亏会越来越大,而且,亲戚也会认为你这人真的“豪爽”,那占你“一两斤”或“一两公斤”也就心无愧意,“理”所当然了。
既然讲到了要“斤斤计较”,那这里也要提一下,在运用“斤斤计较”这个方法处理亲戚关系的时候,也要分对象,如果亲戚中真有“小人”存在的话,那在与他相处时,不妨不时地使用一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可与他“两两计较”、“克克计较”,毕竟,异于常人的“小人”,就要用异于常人的方法来对待。
四利用亲缘,巧于攀亲
在中国传统的乡俗中,有一种给幼子、幼女认“干爹”、“干娘”的风俗。父母给儿子、姑娘认“亲”的目的,是让“宝贝”健壮成长。被认作“干爹”、“干娘”的人一般都姓“刘”,这样,就把孩子给“留”住了。而且“刘”姓的“干爹”、“干娘”以乞丐居多,因为乞丐饱经风霜雪雨,身子结实、硬朗,人们认为,这样的人能带给孩子健康。那时,人们攀亲的目的就是为的孩子健康这点事。
时至今日,社会上的攀亲之风日盛起来,攀亲之人不再是小孩而是成人,而攀亲的对象也与乞丐正好相反,大多都是有势有钱的“权爷”和“款娘”,而攀亲的目的也与以前截然不同了,那就是为了在社会上好办事。社会上很早就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既然自己的亲生父母没什么能耐,那么攀一个在社会上吃得开混得油的“干爹”、“干娘”,也是可以沾许多“光”的。人们已经明白了利用亲情、利用裙带关系在社会上办事的力量。
其实,利用情缘,巧于攀亲,达到为自己办事目的的手段,并不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民国时期大军阀曹锟的最初发迹就是靠千方百计攀亲爬上去的。
清廷批准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后,曹锟投入袁世凯的帐下。此时袁已成为慈禧太后十分倚重的人物,曹锟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帮带。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升迁,非得依靠袁世凯不行,曹锟庆幸自己以前东游西荡的贩布生涯,在那个时候,他已学会了一套善于吹拍、见风使舵的本领。可光会拍马还不行,苦于没有见袁世凯的机会。
正当他徘徊彷惶、十分苦恼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天津宜兴埠曹克忠与袁世凯原系世交,于是备了一份厚礼,从小站跑到天津,登门求见曹克忠。拜见曹克忠时,曹锟口若悬河,与曹认宗攀亲。曹克忠在曹馄花言巧语蛊惑下,认他为族孙,并且答应由他的姨太太出面向袁世凯说情。
俗语说,吃了人家的嘴短。曹克忠的姨太太没少在袁世凯面前替曹锟说话。有了姨太太这个内援,加上曹锟的逢迎阿谀,他很快受到重用,几年间由一个小帮带爬上了总兵职衔。
民间常有“沾亲带故”的说法,实际上,“沾亲”就是攀附的意思,就是像曹锟这样,千方百计地“踏破铁鞋”去觅亲戚。
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所付出的辛劳的。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人的信念开始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膜,他们已不再重视传统的价值理念了,一切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先。因此,许多人在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送礼”风的鼓吹下,去求爷爷、告奶奶,去认“干爹”、拜“干娘”。这些有权有钱的亲戚一伸手,有时胜过我们跑十天之功、百日之劲。毕竟,在任何社会,亲情永远是最可贵的。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一些“得道”的亲戚并不知道。
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踏破铁鞋,七大姑、八大姨的去找、去拉关系,说不定哪个远亲,会拉我们一把,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利用亲缘,巧借“名人效应”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填过一首《柳絮词》,其中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需要自己的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平步青云或扶摇直上。
而亲戚之中,一些有权有势的“名人”,正是我们所应凭借的“好风”。权势大的“名人效应”,不须出其面,只要出其名,就可能给我们办事产生不小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求一些有地位、有名望的亲戚为自己办事,亲戚碍于身份,不好直接出面,但我们打着他的大旗,去求别人办事,因为别人也知道是亲三分向的道理,知道间接溜须拍马的人情事故,所以常会给一些面子的。
借自己有权势亲戚的面子,往自己脸上贴金,抬高自己的身价,到别人面前讨便宜,实在是棋高一着的点子,这样做,亲戚不会损失什么。即使栽个跟头,露了馅儿,亲戚也不好怎样,毕竟是亲三分向嘛。有些爱慕虚荣之人,无亲戚可借光,就凭空拽一位“名人”冒充亲戚,大演“空城计”,也蒙得了一些人信任。但此着有招摇撞骗之嫌,用之须慎之又慎。
单小姐在某地环卫局工作五、六年了,以前交了几个朋友,都嫌她工作环境太差而告吹。如今,单小姐一跃而成了大姑娘,一圈子人都为她着急起来。
半年前,姑妈又为单小姐介绍了一个对象,小伙子长得挺帅,而且并没有嫌弃她的工作,单小姐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两人进入热恋之中,商讨着怎样办婚事。然而好事多磨,没有房子。小伙子的单位不能解决,要他自己想办法,而单小姐父母又都是平常百姓,要去排队等房子,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两人愁眉苦脸,后来决定还是先领结婚证书,排队等房子,一旦有了房子,马上举行婚礼。
单小姐到派出所去开证明,领结婚证书,刚好所长值班,就一边开证明,一边与单小姐话家常。看到单小姐姓单,所长问道:“你这姓很少啊!”单小姐无心扯谈,答道:“唔。”所长接着说:“县长也姓单,那你和他是亲戚罗。”单小姐又未置可否,因为她没有心思与他闲扯,只等所长开完证明她就要走。所长进一步推理说:“县长没有女儿,那你一定是他的侄女了。恭喜你,单小姐。”所长十分利落地把证据开完,又热情地把单小姐送出去。
经所长之口,县长侄女很快要结婚的消息,在县城传开了。
单小姐回到单位,领导马上找她,说:“你是单县长的侄女,怎么不早说?现在的年轻人像你这样的实在很少,不错,不错。”接着又说:“考虑到你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决定给你换一个工作,你调到局里办公室,调令不久就会下来,好好干吧,小姐,前途无量啊!”
没多久,房管局的副局长亲自找到单小姐,说:“对不起,单小姐,我们工作实在太忙,要房子的太多,所以没有及早替你办理好。我们讨论、研究了很久,现在没有很好的房子,只有江边新建的一间二室一厅的房子,你看合意的话………这是房子钥匙。单县长那里还望小姐以后多多美言几句。”说罢,起身告辞。
单小姐喜出望外,最难解决的房子问题已不成问题了,工作已调动了,真是三喜临门。这县长的面子可真大啊!
有了房子,单小姐的婚事如期举行。参加婚礼的人很多,除了亲戚,还有各局室的负责人,他们带着礼品早早来到,因为他们想:县长的侄女结婚,县长肯定会参加。他们当然不愿放弃这个与县长讨好的机会,自然单小姐的婚礼是热闹非凡,收礼颇多。
单小姐真是大福之人,一个拣来的“县长侄女”之名竟令她好事连台,意外之喜频频。由此可以看出,名人的威望,亲戚的声名,只要会借,定有效果。
“巧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国外叫做“哈洛效应”。是指由于外在力量的影响,使某事物增光添色。就好像圣像头上的光环,使圣像显得更为高大更有影响力。利用这一效应,就可以借助权威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我国古代就有“伯乐一顾,身价十倍”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利用权威的力量,而在马身上加上了“神圣的光环”,从而抬高了马的价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人身上,也能提高人的形象,增加人的光辉。
在现代社会,巧借名人的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各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有时能巧借名人亲戚,也可同样能达到为自己办事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