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练习当众发言
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都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不要他们知道我是怎样的无知。”
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
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
(5)咧嘴大笑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但是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当然,你可能笑不出来,但窍门就在你强迫自己说:“我开始笑了。”然后,你就放松地大笑。你不妨试试看。
六善结人缘有好报:广泛建立关系
要在社会上办成事,首先必须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建立一个好人缘。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就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托人办事也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所以,一个人的人缘好坏,直接反映出这个人在社会上的办事水平。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缘好,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喜欢,被更多的人称道,被更多的人支持。人缘好,朋友多,上下左右的关系和谐亲密;所到之处,倍受欢迎尊重;遇到困难,八方同情相助;托人办事,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此看来,好人缘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谁拥有了它,谁就会感到精神富有,事业亨通,人生美好,并能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畅行无阻。
然而,人缘的好坏不是自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人的品格、形象和处世手段的镜子。好人缘是社会对个人的处世品格、交际形象和办事手段的一种肯定性评价。
1.赢得友谊的法则
友谊是人缘的基础和表现。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友谊,才能在此基础上赢得人缘。赢得友谊的法则很多,这里不妨借鉴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卡耐基提出的赢得友谊的8条法则:
(1)避免争论
为什么要避免争论呢?
原因在于你无法在争论中获胜,而只能树立论敌。卡耐基说,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你照样还是输了。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驳斥得体无完肤,证明他一无是处,你就使他丢了面子,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也未必心服。既然这样,何必去争论呢?
(2)不要树敌
避免树敌的第一要领是,要承认自己也会弄错。承认自己错了,对方就会原谅你,从而避免树敌。
如果对方错了呢?那也不要正面反对对方的意见。而要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对方错了。
(3)承认错误
卡耐基说:“当我们对的时候,我们就要试着温和地、艺术地使对方同意我们的看法;而当我们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在任何情形下,这样做都要比强词夺理的争辩有益得多。”
(4)多说“是的”
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不同的见解作为开端,而要强调双方都同意的事,以此作为开始。
自己多说“是的”,目的是引导对方也说“是的”。要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说:“是的,是的”,尽可能避免使他说出“不”字。这样双方就达到一致。
(5)让对方侃侃而谈
多数的人,要使别人同意他的观点,总是喋喋不休地说太多的话。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得不偿失的错误。
卡耐基建议:“尽量让对方说话吧。他对自己的事业和他的问题,了解的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问题吧,让他告诉你几件事。”
让对方多说话,也是为了避免你显得比对方优越。卡耐基引用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的话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6)让对方觉得良好的动机是他们自己的
没有人愿意接受命令。没有人喜欢觉得他是被强迫命令购买物品或遵照命令行事。我们宁愿觉得是出于自愿购买东西,或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我们很高兴有人来探询我们的愿望、我们的需要,以及我们的想法。
所以,要让人接受某种想法,即使这种想法千真万确是属于你,你也要让别人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
(7)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卡耐基说:“记住,别人也许完全错了,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只有傻子才会那么去做。试着了解他,只有聪明伶俐、大度容忍、杰出的人才会这样去做。”
别人之所以有某种想法,一定是出于某种原因。你不妨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这样,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省去不少烦恼。
(8)富有同情心
如果你要消除争执,创造良好的气氛,不妨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我一点也不怪你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是你,毫无疑问,我的想法也会和你的一样。”
卡耐基说,像这样一段话,会使脾气最坏的老顽固软化下来,而且你说这话时,可以有100%的诚意,因为如果你真的是那个人,当然你的感觉就会完全跟他的一样。
一位心理学家说:“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同情。小孩子急于展示他的伤口,或者甚至把小口子弄大,以求获得更多的同情。大人为了同样的目的展示他们的伤痕,叙述他们的意外、病痛或者外科手术的细节。从某种观点来看,为真实或想像的不幸而自怜,实际上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人是高级的感情动物,注定要在群体中生活,而组成群体的人又处在各种不同的阶层和不同属性,坚持以上几项原则,有利于在社会上建立一个好人缘,只有人缘好,才能有一个好的形象,办起事来才能如鱼得水,没人缘的人在办事时自然会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建立关系网
通行于世的所谓“托人办事”就是利用关系办事。社会是十分复杂的,每一个人都套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每一件事都在明里暗里交织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不善于建立和利用关系的人是不可能把一件事顺顺当当办成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交好以下各方面关系。
(1)亲戚关系——常来常往
俗话说,是亲三分向。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是提供精神、物质帮助的源头,是一种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人们都具有与亲属保持联系的义务。在平常保持好亲戚关系密切,在困难时期,求助亲戚才最有利。
亲戚“不走不新”,“常走常新”,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
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纯洁挚密的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联络联络感情,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刘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虽说没有千万,但至少也有百万家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数目可观的资产呢?
在一家报纸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固然是我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亲戚很多,在我未发迹时,经常拜访他们,以致彼此间关系都特别好。后来,在公司小有规模后,我仍不忘经常性的与他们保持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密切来往,我的亲戚都对我非常不错。刚创业的时候,资金有一半是由他们筹借;办公司遇到困难时,也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在我的公司里帮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总之,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最注重的就是亲戚关系,也正因为我的经常性走动,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刘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往”在亲戚关系中的重要性,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可有贫富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较高而不常“往”亲戚家。这样下去,亲戚就会对你冷眼相待,那再想搞好亲戚关系,就难上加难了。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一个“来”字。它的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利用自己的空间与亲戚联络感情,做一回主人,热情款待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家的感觉,那时间一久,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异常融洽。
也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于情、于理都要掌握运用这个技巧。
(2)同学关系——常聚常新
俗话说: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辈辈亲。还说: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能为同窗,在这个世界中,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互相提拔的事情,经常可以见到。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往往形成“XX大学帮”,如果其中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晋职,这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的利益的事情,他就不会帮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身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越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有“聚”,那份关系,那份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老乡关系——爱屋及乌
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中国人,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相当执着的,如美酒般醇香,又如泥土般厚实。爱屋及乌,爱故乡,自然也爱那里的人,于是,同乡之间,也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如果都是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者,则同乡之间,也必然会互相照应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情本身便带有“亲情”性质或“亲情”意味,故谓之“乡亲”。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可以说是街坊、邻里,还有亲属,扩大一点,就是“乡里”,再扩大一些,同一县,甚至同一省,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因此,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到某种实际利益的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圈子”内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必须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子适当的“照顾”。
如此看来,如何搞好老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因此各个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势力,老乡受重用则显得意义重大。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都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只有山西人会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