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摆脱围绝经期烦恼
49618100000006

第6章 围绝经期相关疾病的诊治(3)

(8)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或病毒感染在内皮损害和慢性血管炎症中起一定作用,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53.围绝经期女性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

无论是自然绝经还是人工绝经,都会影响女性的脂质代谢,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可升高,因而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合理膳食。热能的摄入,40~49岁的女性应比40岁前的女性减少5%,50~59岁时要减少10%,而米、面等糖类的摄入宜占总摄入量的55%~60%;脂肪摄入不应超过30%,并注意以植物脂肪为主。因此每天应有一定数量的鱼、瘦肉、蛋类和豆类制品。饮食还宜清淡少盐。

(2)适当增加运动,促进机体代谢,增加热能消耗,减少脂肪积累。这样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也会下降,还会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3)避免精神紧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心理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精神紧张还易诱发高血压,增加游离脂肪酸,导致血管硬化。所以围绝经期女性应劳逸适度,避免刺激和紧张。

(4)不吸烟。这种不良嗜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5)有家族性血脂代谢异常和肥胖者,应采用降血脂药物辅助治疗。

(6)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者,尤应加强预防措施。

54.为什么会出现围绝经期头痛?如何防治?

因雌激素缺乏,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伴有生育能力下降和子宫萎缩。还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头痛、易激动、抑郁、乳房胀痛、性欲下降、心悸、出汗、面色潮红、失眠等多种表现。头痛的主要防治措施有:

(1)正确认识:围绝经期是人类老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可以找妇科医生咨询,不必焦虑紧张,树立信心,以顺利度过。

(2)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在妇科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但切忌盲目用药。

(3)对症治疗:头痛明显者可用一些常用的止痛药,如必理通等缓解头痛的药物。情绪急躁和焦虑者,可选用一些镇静类药物。另外,应该增加体育锻炼及社会交往,充实生活内容。

55.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的病因有哪些?

(1)阴道壁膨出:包括前阴道壁膨出(膀胱膨出、尿道膨出)与后阴道壁膨出(直肠膨出)。

①膀胱膨出、尿道膨出病因:前阴道壁的支持组织主要是耻骨膀胱宫颈筋膜。在分娩中胎头经过阴道时,耻骨膀胱宫颈筋膜及耻骨尾骨肌部均不可避免地极度伸张,甚至撕裂,如在产褥前期休息不好,尤其是过早从事体力劳动,使阴道支持组织不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致膀胱失去支持力量而向阴道壁膨出,称为膀胱膨出;筋膜前部薄弱则可产生尿道膨出。

②直肠膨出病因: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尾骨肌损伤未得修复,使直肠支持组织削弱而随阴道后壁脱出。

(2)子宫脱垂:常见于以下情况。

①分娩损伤:为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在分娩过程中,尤其经阴道助产手术者,骨盆底组织极度伸张,甚至部分筋膜包括宫颈至韧带及各组肌肉纤维受损。分娩过后有一个康复过程,如果产后较早参加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势必使已极度伸张的盆底组织难以恢复正常张力。此外,在分娩过程中,骨盆底及会阴部组织有较重裂伤,未曾缝合或虽缝合但愈合不理想,则引起子宫脱垂,且多伴有膀胱或(及)直肠膨出。

②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者其器官组织周围结缔组织软弱,故使器官下垂。

③腹压增加:慢性咳嗽;经常超重负荷(肩挑、长期站立、举重、蹲位);腹部巨大肿瘤、大量腹水等,使腹腔内压经常处于较大压力情况下,以至将内生殖器向下推移。

56.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有哪些症状?

(1)膀胱膨出、尿道膨出: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度下坠感、腰酸,久立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重者除坠感外,还常有排尿困难,并常有较多的残余尿,多并发尿路感染,如尿道内括约肌松弛,可在大笑、咳嗽、用力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有尿液溢出,称张力性尿失禁。

(2)直肠膨出:轻者无明显表现,严重者感到排便困难,甚至需要用手向后推移膨出的直肠方能排便。

(3)子宫脱垂:轻者可有一般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Ⅱ度及Ⅲ度者外阴部有块物脱出,走路时肿物变大,休息后可缩小,用手可还纳。Ⅲ度者甚至影响正常行走而只能爬行。有的甚至卧床休息用手都不能还纳。脱出物因摩擦而有溃疡形成。Ⅱ度以上的患者常有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有的须取跪卧位或用手送回膨出的膀胱方能小便。因排尿困难,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甚至泌尿系统感染。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57.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怎样治疗?

(1)膀胱膨出、尿道膨出:轻者只须注意适当营养和缩肛运动,重者须行阴道壁修补术。

(2)直肠膨出:轻者不必治疗,重者须行后阴道壁及会阴修补术。

(3)子宫脱垂:应以加强或恢复盆底组织及子宫周围韧带的支持作用为原则。

①一般支持疗法:增进体质,加强营养,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和重体力劳动,治疗慢性病如慢性咳嗽,腹泻。中药补中益气汤作为辅助治疗。

②非手术疗法:适用于Ⅰ度重、Ⅱ度轻的子宫脱垂,体弱或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采用子宫托并配合一般支持疗法,收效良好。亦可用中草药治疗,可口服、肌内注射、局部熏洗等。另有物理疗法、体育疗法亦可试用。

③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无效者,或Ⅱ度重,或Ⅲ度子宫脱垂,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58.何为老年期痴呆综合征?其发病率如何?

痴呆综合征是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等功能的减退和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而没有意识障碍。多见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脑器质性疾病,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

痴呆综合征可于各年龄段发病,但以老年阶段最为常见。据国外资料,65岁以上的老人中,明显痴呆占2%~5%,80岁以上者增加到15%~20%,如以轻中度痴呆合并估计,则要超过上述数字2~3倍之多,其中半数为Alzheimer病及其他尚无有效治疗的原发退行性痴呆。一般来说,女性寿长,罹患痴呆的机会更多,有研究发现80岁以上的老人中痴呆患病率女高于男,而在80岁以下者,似乎男多于女。

59.老年期痴呆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多数痴呆病例迄今尚未发现特殊病因,就如Alzheimer病这种最常见的痴呆(约占所有病例的65%),其确切病因未明。而血管性痴呆为第二位常见痴呆(约占所有病例的10%),病因与血管性病变有关。约有15%的痴呆病例,如能早期找出病因,及时治疗,有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避免发生严重痴呆结局。下表列出了痴呆综合征的各种病因,并指出其中某些可治疗的因素。

60.哪些原因能诱发老年性痴呆?

以下原因能诱发老年性痴呆:

(1)年龄的增长;

(2)维生素缺乏;

(3)免疫功能降低;

(4)丧偶;

(5)病毒感染、吸烟、酗酒;

(6)文盲、低经济水平;

(7)过多使用铝制品;

(8)缺乏体育及脑力锻炼;

(9)钙离子含量过低;

(10)情绪抑郁、独居等。

61.老年期痴呆综合征有什么临床表现?

痴呆大多起病缓慢。早期表现常以兴趣和工作效率减退,近事遗忘,思维迟钝,或注意力集中困难等为主。当碰到生疏或较复杂的作业时,易感疲乏、沮丧、易怒和焦虑,此时常可出现消极意念。人格障碍出现较早,表现为人格改变或原先人格特征的释放,如变得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等。

随着病情进展,逻辑思维及概括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减退,思维内容贫乏,联想减少,言语单调,语词贫乏,可出现刻板或重复言语,计算能力亦明显下降,由于记忆障碍、领会困难和病前人格特点,可引起暂时、多变、片断的妄想观念,如被盗窃、损失、嫉妒和被迫害妄想等。推理、判断和自制力的下降,以及高级情感活动如羞耻和道德感的受累,可导致愚蠢性违纪行为。记忆和判断的受损可导致定向障碍,患者常昼夜不分,外出不知归途。

后期患者则表现为情感淡漠,幼稚,愚蠢性欣快,哭笑无常,完全失去言语对答能力,个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均需人料理,大小便失禁,肢体挛缩等,随即进入严重痴呆状态。

62.怎样治疗老年期痴呆综合征?

首先应从痴呆综合征中,区别出某些有特殊治疗的病症,进行及时治疗。即使对尚无有效治疗的原发性退行性痴呆,适当的医护措施仍可促进其一般健康水平,和延缓其精神衰退进程。良好的环境和生活安排(包括饮食、睡眠)、多与家属接触和安排适当活动等一般处理,颇为重要。应矫正老年患者的视听缺陷,对伴发内科疾病者应及时处理。伴有抑郁的痴呆患者,可适当给服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剂量较小,缓慢递增,因该药具抗胆碱作用,应注意其加重痴呆或导致谵妄的可能。如患者夜间吵闹不宁,可服小剂量氟哌啶醇0.5mg或氯丙嗪10~25mg。严重痴呆患者伴有偏执症状、失眠、无目的游荡及其他精神症状,可短期服用较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老年人失眠以三唑仑为首选,水合氯醛也可服用。所谓抗痴呆药物如甲磺双氢麦角胺(氢化麦角碱)及卵磷脂等均无肯定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激素替代治疗能推迟绝经后女性早老性痴呆和降低其发病的危险性,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女性发生早老性痴呆的机会可减少40%~60%。关于雌激素替代治疗,目前有周期疗法和连续疗法二类。有单独使用雌激素,周期加用孕激素或复合雌、孕激素连续给药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