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摆脱围绝经期烦恼
49618100000002

第2章 围绝经期的概念及围绝经期保健的意义

1.什么叫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绝经前月经周期开始出现不规律,到末次月经之后数年的这段时间,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持续数年之久。

2.围绝经期从什么年龄开始?

围绝经期是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时期,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

3.围绝经期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围绝经期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开始出现,可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绝经前切除双侧卵巢的女性,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术后2个月达到高峰,约持续2年之久。

4.绝经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月经初潮的早晚与绝经的早晚有关系吗?

除遗传因素外,影响女性绝经年龄的环境因素如下:

(1)营养、地理位置及疾病,其中营养因素最重要。

(2)在营养状况好时,经产数与绝经年龄呈正相关。

(3)不育、性生活缺乏可致早绝经。

(4)吸烟导致早绝经。

(5)心理因素可致心因性早绝经,如由于强制性节育手术的刺激,惊恐、暴怒等,均可致早绝经。

(6)避孕药及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从初潮年龄预测绝经年龄:多数人观察确认,月经初潮年龄与绝经年龄呈负相关,即初潮年龄愈早,绝经年龄愈晚;相反,初潮年龄愈晚,绝经年龄则愈早。

5.围绝经期是如何划分的?

围绝经期可分为三个时期: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绝经前期是在最后一次月经到来之前5~10年。这时卵巢分泌的激素逐渐减少,不再排卵,生育能力下降。所有这些变化的第一个信号就是,你的月经变得不规则了。绝经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阶段”。在最后一次月经到来的前后2年,这时往往伴随着围绝经期症状。绝经后期是从绝经期结束后,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直到大概65岁结束。

将围绝经期分为三个阶段非常必要,不同时期显示的症状及主要健康危机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阶段保健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6.围绝经期需不需要看医生?

大多数妇女均有轻重不同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仅有10%~15%的妇女症状较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一般来说围绝经期开始早者易患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发生早或发展快,机体的生理功能不能适应,因此易引起各种症状。这些症状中以月经改变为先导,主要是周期紊乱。月经过多,持续出血,甚至大出血,或淋漓不尽,继发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血红蛋白降至4~5g,这种不规则多量阴道出血需要看医生,因为围绝经期不规则的阴道流血需要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炎症所引起者相鉴别。若被误认为是围绝经期的绝经方式,则延误诊断与治疗,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围绝经期的月经紊乱虽作为绝经的前奏曲,但不能不去医院检查,一定要经医生诊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方可治疗。

7.围绝经期应做哪些必要的检查?

(1)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以底、中层细胞为主的形态学改变。

(2)血激素测定:各种激素的水平应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如果超过或低于此范围都应算病态。

(3)盆腔超声检查:可展示子宫和卵巢全貌,帮助排除妇科器质性疾病。

8.围绝经期综合征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年龄、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较易确定。但围绝经期也是其他许多器质性疾病的好发阶段,因此,应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病以及经前紧张症相鉴别。

9.围绝经期保健有何意义?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健康的三大主题之一。女性进入更年期(通常40~60岁)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内分泌发生暂时性紊乱,引起一系列扰人的自觉症状;容貌、形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出现的衰退现象,使自己有衰老的感觉,引起心中不快。此外,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变化如职位的升降、下岗、退休、子女婚嫁离别、家庭成员的变化等,以及性欲减退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都会增加女性的心理负担。此时女性如能根据身心活动的规律,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对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将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