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的反思
随着传媒技术的演变,现代传媒正在向数字化和多形态融合发展,传媒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界发展成为趋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关于 ‘比特’作为‘信息的DNA’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基本要素;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数字化催生融合的多媒体,让媒体世界改头换面;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将产生全方位影响,并影响社会结构的变迁等预见已经或正在变为现实。在当前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媒体化社会世界里,媒体以其强大的融合力量,成为人类交往的信息平台、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形塑者。媒体构筑了人们的脑海图景,成为人们认识身外世界的主要渠道。人们只有通过媒体,才能获取生存的最基本要素比特信息,才能获取生存的直接经验。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刻上了传媒的烙印,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系统,到家庭和个人的微观层面,都受到媒体的深刻影响。
媒体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推动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各国在领土、领空、资源等主权外的另一重要主权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竞争中各国实力体现的标志。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参与国际竞争,强大的、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是最重要的保障。中俄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两国也是频遭磨难,现代化之路曲折复杂。直到20世纪末开始,经过了艰难的社会转型,两国才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以后发优势推动着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信息与物质、能源成为社会最主要的资源和媒体化社会来临的背景下,要实现现代化,追上全球化的脚步,传媒现代化发展已成为中俄社会各领域建设最重要的一环,是两国社会转型面临的主要任务,成为两国政府、学者和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之前的论述中,我们从媒体现代化的社会生态裂变、传媒现代化的进程、模式、内容与社会作用等五个方面对中俄当代传媒现代化转型进行了详细比较,指出两国传媒转型在形式、内容方面的异同以及绩效差异,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启发式思考。通过相关内容比较可以看出,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作为有过共同意识形态和久远历史渊源并相互影响的两个世界大国,其传媒的现代化转型共性和个性并存,既取得了不少相似的成绩,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对于中国32年和俄罗斯25年的两国传媒转型而言,现代化发展还处在关键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关于两国传媒转型比较研究的阶段总结,对于两国传媒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收获与差距
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在高度集中的新闻体制背景下来之不易,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历经多年的改革,终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大道,就共同的收获而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转型,中俄传媒均实现了从新闻集权,把媒体作为阶级斗争工具向推崇新闻自由、尊重公民知情权,把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工具转变,新闻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第二,通过转型,中俄传媒实现了由单一意识形态属性向意识形态与产业双重属性发展转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成为传媒产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传媒产业成为两国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并进入全球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领域,成为全球信息传播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通过转型,中俄传媒实现了由党报一统天下的单一发展、单一声音,向多种渠道、多种声音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所有制的传媒结构;新传媒技术不断开发、推广、应用,电子媒体发展迅速,电视成为最主要的媒体,新媒体发挥后起优势,已成为传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着传统媒体的变革,数字化与媒介融合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重点。
第四,通过转型,中俄传媒实现了由单一的宣传功能向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协调、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转变,传媒的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得到凸显,标志着两国已进入媒体化社会;传播者传统的维护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强调传媒政治属性的传播观念向尊重新闻规律,力争公开、公平、公正的报道,努力为公众提供多元信息平台观念转变;传播内容和形式多元化,诉诸公共利益、反映民生和普通大众生活成为媒体的主要内容;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得到保障,受众作为传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日益体现,受众地位不断提高,公民媒体时代逐渐来临。
第五,通过转型,中俄传媒实现了精英型向大众型转换,传媒文化世俗化、都市化、多元化,以满足最多数大众为目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通过传媒交流融合,构成了传媒文化消费的杂糅景观,传媒文化构建着生活方式,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成为时代文化消费的主流。
就差距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一)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过程和结果比较所体现的差距
通过前面各章节论述分析,我们认为,相对于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中国传媒转型的优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较好地处理了制度的继承与改革的关系,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不盲目照搬国外模式,勇于创新,实现了传媒转型的平稳过渡,使得传媒始终能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为指导,与社会转型不同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致,并为社会转型不同时期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经济发展、文化引领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媒对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引导。
第二,中国传媒转型较好地应对西方传媒思想和制度的影响,既吸取西方先进的传播理念,又结合中国国情,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转型之路,既保证了传媒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实现了传媒全球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完全符合传媒双重属性的本质。
第三,在平稳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相协调的背景下,中国传媒无论是从媒体系统结构的完善、新技术的使用、媒体产业化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传播总体实力方面,还是传播理念、信息传播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等方面,均远远优于俄罗斯,改变了转型前远落后于苏联的现实,为传媒进一步现代化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俄传媒与西方传媒的差距
中俄传媒转型尽管历时不短,但由于传统的桎梏因素太多,传媒转型要面临的问题复杂,又缺乏历史经验,难度很大,当前两国传媒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现代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必须予以客观认识。
第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从集权体制到自由主义,再到社会责任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新闻体制,对于政府与媒体、媒体与个人、媒体与企业关系等有完善的规定,新闻自由与媒体民主理念深入人心,新闻法治比较完善,对于媒体的权利和义务,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是从职业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已经形成了比较高效、稳定的新闻发展体制。而中俄传媒转型,尽管各自选择了特色型的道路,但在新闻传播本质规律认识、体制改革、新闻法治建设、公民社会建设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仍需不断改革和创新。
第二,从传媒产业发展方面来看,中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传媒市场化程度、市场竞争机制和规则完善、传媒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传媒产业的产值、传媒的影响力和传播实力等方面,差距还十分巨大,如何释放制度生产力,推动传媒产业全面现代化发展,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传媒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家信息传播软实力,仍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从现代性异化程度而言,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以及中俄传媒现代化处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状态,传媒现代化发展历史短,经验欠缺,关于现代化的理解还不成熟,传媒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矫枉过正的异化现象,包括传媒集中管理与信息自由传播的悖论、传媒过度商业化引起的恶性竞争和垄断、传媒技术的应用导致的传媒过度依赖引起严重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传媒文化发展失控,低俗、媚俗、虚假新闻成风等等。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俄对这些传媒转型问题的认识深度以及控制和解决能力方面,都有待提升。
二、得与失的辩证法
以上关于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共同的收获与普遍认为存在的差距分析,必须要理性、客观地对待,这和理性、客观对待中俄社会整体转型的过程和结果是一致的。在中俄社会转型比较的评价方面,有两种观点比较普遍,一是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具有绝对的优越性,什么问题和局限都没有,而俄罗斯则刚好相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转型从经济开始,政治改革滞后,因此今后的改革阻力会很大,而俄罗斯转型彻底的政治改革为经济改革扫清了障碍,以后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这两种观点同样也用于对两国传媒转型的评价,但实践证明它们都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对于中俄社会与传媒转型,我们既要正视两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又要客观、理智地对待两国社会与传媒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摈弃那种盲目乐观,认为中国的社会与传媒转型是绝对成功的,而俄罗斯社会与传媒转型是彻底失败的观念,也要摒弃俄罗斯社会和传媒现代化发展会后发制人的观念,因为中俄社会和传媒转型过程中都会付出代价,都会遇到困难,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对于阶段性的社会和传媒转型,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既要看到中俄两个大国社会和传媒转型的一般规律性,又要从两国社会和传媒转型比较中,吸取相互经验,为己所用,才能进一步有效推动两国社会与传媒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第一,辩证地看待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的得与失,就要做到坚持传媒现代化转型的方向不变,认识到两国传媒现代化转型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所取得的成果也为下一步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从传媒体制、市场机制的完善、法制建设等方面,给予传媒民主化、市场化、技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更多的支持,不断推动两国传媒现代化转型走向深入。
第二,辩证地看待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的得与失,既要树立阶段性发展的观点,要认识到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目前还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又要锐意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加大改革力度,这样,我们就既能正视和西方发达国家在传媒制度和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也能正视在转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循序渐进地推动传媒改革,同时也能意识到信息时代传媒现代化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努力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谋取传媒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辩证地看待中俄传媒现代化转型的得与失,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传媒转型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大国传媒转型采取渐进模式的合理性。由于传媒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特别是中俄的特殊国情,传媒长期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稳定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传媒转型,制度的延续性非常重要,必须保持传媒指导思想的连贯性,突然的改革势必引起思想真空,从而导致国家意识混乱。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形成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中俄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传媒市场化、产业化涉及市场改革方方面面的因素,在无论是市场理念,还是实践机制都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激进整体改革的模式所形成的市场化发展,也势必是混乱和畸形的。此外,由于媒介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媒体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巨大,媒体的作用发挥对于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中俄两个大国而言,社会转型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现代化发展都将成为泡影。因此,传媒激进式、绝对化的自由化、市场化转型,必然会引起舆论导向混乱,引发社会动荡,给社会现代化转型带来巨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