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器高约33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由铜和木头两种材料组成,上面刻有超过2000个希腊文字。研究表明,“安蒂凯塞拉机器”不仅可用于数学运算,还能计算并跟踪月球以及其它行星的运行轨迹,最重要的是,其运算精度相当之高。它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电脑———“安蒂凯塞拉机器”。对“安蒂凯塞拉机器”的研究在重重困难中持续了一个世纪。最近,一支由英国、希腊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对其碎片进行表面成像和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解开了机器上所刻的字符密码,还原了“安蒂凯塞拉机器”。
但“安蒂凯塞拉机器”绝非现代意义的电脑,因为还没有哪位专家在其研究报告里提到它有现代电脑的二进制。
光阴的由来
查看一下各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最先发展起来的几乎都是天文和历法。因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劳作和休息。什么时候劳作合适,什么时间休息合适呢?昼兴夜寐,是最理想的事。而且人们对于昼夜的划分比较容易把握。地球是有规律地二十四小时自转一圈。人类的第一个时间观念,就是昼夜。
人们都把时间称作“光阴”。“光”即是明亮的白昼,“阴”即是晦暗的黑夜;“光”和“阴”合起来,就是昼夜,成了时间的代称。
艾滋病的由来
艾滋病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为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首先发现于六、七十年代,而在80年代初,证明该疾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艾滋病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在人群中流行开来。从82年底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的800名病例到目前全世界有近二千多万感染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在1996中就有三百多万人被艾滋病毒感染。
随着对艾滋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不同的灵长类动物身上分离到类似于HIV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简称为SIV。SIV同HIV在基因大小和组成上基本相同,但是SIV在其自然宿主猴体内并不引起任何疾病。可是当把从自然宿主内分离到的SIV接种到非自然宿主猴时,将会导致类似于人类的免疫缺陷综合症状。例如将从佛罗里达长尾猴分离到的SIVsm接种到恒河猴时,经过一段临床潜伏期后,则产生类似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如腹泻、体重下降、CD4和CD8细胞比例失调等等。人们还发现在野生的非洲绿猴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相互间的遗传变异非常大,并且这一变异和不同种属猴的进化关系相一致,提示猴免疫缺陷病毒已在猴体内共同进化了相当长的时间。所有这些研究都提示人类的艾滋病毒可能是通过不同种属间交叉传播的形式从猴类传播到人。
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出现了,患者来自扎伊尔首都金沙萨。金沙萨距离患有SIV病毒的黑猩猩所在地有1000公里之遥,患者如何“千里迢迢”地感染上病毒一直是个谜。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喀麦隆农村里的某个人被染有病毒的黑猩猩咬了一口,或是在宰杀黑猩猩时不慎感染了病毒。于是,SIV病毒开始在人体内变异,演化成HIV病毒传染给人类。
黑猩猩与人类之间到底出现过多少种传播,病毒又是如何从喀麦隆传播到金沙萨的,目前都无定论。可能是1种可能,也可能是10种、100种可能。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就是城市里出现了艾滋病。于是在首个艾滋病例出现25年后,科学家已证实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事实上起源于喀麦隆的黑猩猩。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
大理石的由来
大理石是商品名称,并非岩石学定义。大理石是天然建筑装饰石材的一大门类,一般指具有装饰功能,可以加工成建筑石材或工艺品的已变质或未变质的碳酸盐岩类。它是由中国云南大理市点苍山所产的具有绚丽色泽与花纹的石材而得名。大理石泛指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以及碳酸盐岩经不同蚀变形成的夕卡岩和大理岩等。
水晶的由来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
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千姿百态,所以现在被人类制成各种首饰。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类似于缅甸玉(翡翠)的硬度。
鸡血石的由来
鸡血石是我国的名贵印石,因石上有鲜亮的血红色而得名,被称为富贵石。
鸡血石是一种以含纯辰砂的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组成的天然结合体,摩氏硬度一般为3-6,红色部分是纯净的辰砂集合体,俗称“血”,分布在粘土质矿物集合体中。鸡血石的颜色为纯净而明亮的艳红色、血红色、淡红色、暗红色,以纯正鲜亮的红色为上乘。
玛瑙的由来
玛瑙是一种玉石,白色石上带有一条一条的像血丝的斑纹,这种石长得像马脑,渐渐便流传成了“玛瑙”。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在矿物学中,它属于玉髓类,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535至1.539。在地质历史的各个地层中,无论是火成岩还是沉积岩都能形成玛瑙。所以,玛瑙很多,成色差异也很大。
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印度、巴西、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玉中珍品由来
翡翠产于缅甸,所以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它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变质岩。因红色的翡和绿色的翠,很象古代一种红色和绿色羽毛的鸟,所以亦称它为翡翠。
这种美丽的玉石是怎样形成的,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钻石的由来
钻石又叫金刚石。它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
虽然早期婆罗洲也产钻石,但由于产量极少,因此可以说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就是对印度人地位、身份所进行的一种划分: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
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文献中已有关于钻石的描述和记载,考古研究发现印度人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发现钻石的硬度不是其他玉石能比的,所以渐渐用钻石作为工具,对其它宝石的珠子进行雕琢。当时的印度人已知道,当两颗钻石相互碰撞时,部分钻石会裂开甚至蹦掉,这是钻石辟开加工的开始。
碑的由来
古时,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的用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那时的石碑上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的意义。
碑在秦代称为刻石,到汉代称为碑。以后碑被广泛借用,纪念碑、墨迹碑、地界碑、里程碑,应有尽有,成为人类历史的各种标志。
墓碑和墓志铭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土葬最盛行的国家,土葬是将盛放尸体的棺木,放置到挖好的葬坑,充填上土,堆到一定高度,即称为坟,土葬人穴后不再筑土堆称为墓。坟墓是由墓穴与坟堆组成,后又加上墓碑及棺椁内外存放韵陪葬物品。在灵魂不灭、祖先崇拜意识的支配下,慎终追远、祭祖扫墓逐渐形成人们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