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边关冷月
49610500000068

第68章

一日,从境外来了一个做海鲜生意的商人。

乌蛮和苏玲芝在澜沧江竹楼园里与之接触后,立即达成了做几笔海鲜生意的协议。

这立刻引起了杨泽军、安凝等边防官兵们的极大注意。

据他们了解,目前昆明等地各大宾馆、饭店零售市场的海鲜,虽然因沿海的台风而缺货,但与勐岗市直接接壤的境外那一片地区并不临海,并不出产海鲜,其海鲜是由其他地方转口而来的,这难道能有多大价格上的优势?而且勐岗这一边陲小市只通公路,必须由这里先用汽车运到州府,然后才能搭上飞机,其路途相当遥远。其中会不会有诈?会不会是境外毒枭集团拉乌蛮的又一新招?

杨泽军和安凝立刻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为了能及时处置紧急情况,安凝强忍着因刘凯出事而带来的巨大内心痛苦,坚持带着战士们在口岸值班。

两天后的一个早晨,一辆满载海鲜的东风车从境外驶来。经检查,包括动植物检验检疫在内,一切手续齐备,但驾车者和押车者神色紧张。

凭经验,安凝立刻断定可能有问题,马上令车开到一边仔细检查。

没想到,边防官兵们在执勤科长朱民的带领下,在太阳下冒着海鲜浓烈的腥味,浑身汗如雨下地整整检查了三个小时,几乎把东风车和车上的海鲜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有查获任何毒品或其他违禁物品。

驾驶员和押车者的紧张,完全是因为其他原因所致。

乌蛮闻讯,黑着脸赶来,在口岸与安凝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乌蛮说他虽然“落难”,但还有权利在这里做一个合法的商人,质问安凝和边防检查站为何要对他的买卖百般刁难,一再怀疑。

安凝忍着巨大的愤怒与失望,庄严地重申了我边防武警保卫国门的神圣权利与责任。对乌蛮说,现在他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现在还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还是曾经站在这里的一个边防武警军官。

激烈的言辞,横蛮的态度,使安凝明显地感到,下了海的乌蛮果然已经不是昔日的乌蛮,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在太阳下暴晒了三个小时的海鲜马上就要发臭。

安凝明白,这是他们误上了假情报的当,忙从站里调来机动官兵,帮助送货者在市上重新购得冰块,置于车上,才让其迅速运走,避免了一场经济损失。

海鲜商人并非毒枭孟老大的人,更不是神秘的“金猫眼”。

那么,境外的国际贩毒集团,难道放弃了他们的计划?放弃了乌蛮?他们的下一着棋又将如何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