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爱心摇篮·妈妈幸福宝典:妇幼保健知识355问
49609500000015

第15章 早期教育(1)

177.为什么要重视0岁教育

婴儿在出生时,脑的神经细胞大约有1000亿个。出生后,脑神经细胞数量虽然没有增加,但脑的重量却迅速增加,出生时脑的重量为350~400克,到6个月时就达到了700~800克。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有两种,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不断重复新陈代谢,神经细胞则不会再生,但可以变形,形成神经线路网。脑神经细胞线路网的形成需要丰富面适宜的刺激,即教育,对于零岁的婴儿来说每种新的刺激都会使脑神经细胞形成一条新的神经线路网。所以在婴儿出生后就要给予各种各样的适宜刺激,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神经线路网。刺激给得越多越早,大脑的发育也越快越好。

178.如何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

在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小儿的影响最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负起教育的责任,并使小儿在父母的爱抚中成长。小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是靠充足的营养和外界环境的刺激,家长要尽力为小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各种事物来训练小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功能发育,结合吃、喝、拉、撒、睡和游戏、玩耍等进行教育,就是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所以父母不但要使小儿手中有玩具,还要引导小儿正确使用玩具,使玩具成为进行早期教育的工具。另外在进行早期教育中家长的教育方法要一致,家长与老师的教育方法要一致,这样才能让教育在小儿的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79.早期教育能使弱智儿提高智力吗

早期教育不仅对正常儿童有用,也能提高弱智儿的智力。人有了健全的大脑,如果缺乏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智能也不能正常发展。印度狼孩卡玛拉5个月时被狼叼去,在狼窝里住了七八年。救出来后,经测查大脑无损伤,但他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口舔食。

经过4年的教育,才开始讲一点话,智力相当于1岁婴儿的水平。相反意大利的一位女医生和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对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结果成功地使他们的智力水平有了惊人的提高。因为,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进行早期教育,也就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潜力。

180.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境商——“AQ”

逆境商——“AQ”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应对方式,是衡量人在挫折面前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能力的一个标准。AQ高的人在困境面前能自我激励、知难而进;AQ低的人容易为小小的不顺垂头丧气,甘心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因此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即“AQ”。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给予协助和引导,与孩子一起探讨,而不是焦虑与失望,也不是轻易地把答案给孩子,甚至替孩子去完成,那么,孩子定能有信心坚持下去,直到成功。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要告诉他游戏就有输赢,并要从中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接纳他人,学会承担失败,克服困难。平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称赞其他小朋友,让孩子知道优秀的人不止他一个,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是磨炼孩子毅力和意志的运动场。走路时少不了摔跤,学穿衣服时难免把前面穿到后面……从小到大,孩子不可避免地要碰到数不清的麻烦。经过逆境的打磨,孩子慢慢学会逆事顺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失败并很自然地把挫折看成挑战。使他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坚持、执着的品性,为人生中的种种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环。

181.如何让宝宝学会说话

首先我们要为宝宝创造一个不断咿呀学语的环境,以提高宝宝的发音质量。妈妈的爱抚、语言和笑声,最能鼓励宝宝做出咿呀反应。其次要培养宝宝理解语言,要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就是干什么,说什么,帮他理解什么。吃饼干时,就要告诉宝宝,妈妈拿饼干去,宝宝等一会,饼干拿来时要对宝宝说,这是饼干,饼干好吃。孩子会说话时,也要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教幼儿说话。如吃饭时教幼儿说“牛奶”“白菜”“张大嘴巴”等。

在玩的时候教幼儿玩具的名称、玩的方法,这样联系幼儿的生活学说话,既形象又具体,由于重复多,可起到对语言的强化作用。教幼儿说话还需要趣味化,游戏化。如要教幼儿说“再见”,妈妈就要说:“娃娃睡觉了,宝宝快说:

“明天见”“再见”或“晚安”。用这样的方式幼儿就容易学会。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在与宝宝说话时要用正规的词语,如吃饭,成人在教宝宝说话时就不能说“饭饭”,而应当说“吃饭”,这样教宝宝说话对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82.你知道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吗

0~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宝宝先学会发音,如2~3个月的婴儿,当成人“啊”、“哦”地和他说话时,就会咿呀学语,逗他时会大笑。

进而是理解语言阶段,如7~8个月的婴儿,已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大约经过1年的语言准备,1岁左右宝宝开始正式学说话,1岁到1岁半语言的发展主要是对语言的理解,可以听懂一些简单故事,但说出的词比较少,一般都是单字。1岁半到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非常迅速,宝宝从说单字到出现双词,然后会说简单句。如“妈妈走了”“爸爸上班”“宝宝吃饭”等。2~3岁,宝宝的语言开始出现一些复合句,但仍比较短,一般为6~10个字。总之到3岁末宝宝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词汇,也就是说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因此要为宝宝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宝宝的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

183.你会与宝宝交流吗

哭声是宝宝表达需要的“语言”,尤其是小婴儿饿了、渴了、不舒服了,都会用哭声来表示。长大一些后,大人不理会他也会用哭声来表达。因此当宝宝哭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回应。大多数妈妈会一边检查宝宝有什么不适一边说“宝宝是不是尿湿了不舒服,妈妈来给你换干净的,换好了,宝宝就舒服了”,“宝宝是不是饿了,我们来喂奶”,或者是把宝宝抱起来晃晃,这是与宝宝交流最常用的形式,大多数妈妈与宝宝交流也就如此。其实与宝宝交流的形式有好多,与宝宝对视,紧紧地抱着宝宝,给宝宝一个吻,或者抚摸宝宝的身体,拍拍宝宝的小屁股,对着宝宝笑一笑、逗一逗宝宝、给宝宝挠痒痒、摸摸宝宝的头,这些都是与宝宝交流的形式,都能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父母亲切的话语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与父母交流,但能接受父母亲切话语中传递给他爱的信息,并由此而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