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49603400000002

第2章 导言(2)

它强调要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智能的培养;强调要把学生看作是单个的人,而不能“见林不见树”。在1949年该组织同名文件中重申了这一哲学,并指出,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是肩负责任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客体。2004年的《反思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关注学生的经验》(Learning Reconsidered: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再次重申,学生事务要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承诺。李奇认为,除“全人发展”的哲学之外,学生事务还要为实现学校的学术使命提供服务和支持。“这一哲学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把学生事务、学术事务及其相关的部门和组织视为协作者,各方都为了实现学校的学术使命而共同工作。”第二种方式明确指出,学校的学术使命最为重要,为了实现学校的学术使命,学生事务必须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李奇的研究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主题的演变清晰地呈现出来。

20世纪30-50年代,学生事务所关注的是行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改进;60-80年代,学生事务所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就是提供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知识,学生发展专家所承担的三大职责是行政管理、教学指导和咨询建议;从80年代开始,学生事务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学生的学习。1994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ACPA)在其名为《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的报告中讨论了学生事务工作者如何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998年ACPA、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NASPA)NASPA的《良好的学生事务的实践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Student Affairs)概括了学生事务对改进本科教育质量可以做出的贡献;1998年《有力的伙伴关系:分担学习的责任》(Powerful Partnerships:A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总结了增进学习与协作行为的10条原则;2004年《反思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关注学生的经验》(Learning Reconsidered:A Campus-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对学习、人文教育的目标以及学习结果进行了界定,提出了15项支持学校追求卓越的建议;2006年的同名文献则是2004年文件的实施蓝图。“上述主题,既体现了学生事务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凸显了高等教育环境的巨大影响力。”

4.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的与内容

关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的,王卫放认为,在于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从而使其成为完整的人。

关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分别于1937年和1949年两次发表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深远影响的纲领性文件《对学生人事工作的看法》(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明确提出了学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ACE在1937年发表的《学生人事工作的看法》中指出,高校应当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是对他进行智力训练。学校为学生要提供20余项服务内容,其中包括:

·向未来的学生及家长、中学教师解释高校的目标和所能提供的机会

·选拔新生

·进行入学教育

·提供诊断服务以帮助学生发现其能力、倾向和目标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关系

·监督学生的健康状态,控制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

·住宿生活项目的提供与管理

·课外活动的管理、评价与发展

·协调经济资助和勤工助学

·保存学生档案资料

·维护纪律

·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工作

·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信息

1949年ACE发表同名文章,提出,学生事务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包括招生、建立个人档案、住宿、纪律、资助、职业规划及求职、身心健康等17个方面的服务。

1958年,菲德(Feder,D.D.)等人通过ACE的学生人事管理会议提出了“现今普遍知晓”的学生服务项目11项:

·招生录取

·注册记录

·学术咨询

·健康服务

·食宿服务

·学生活动

·经济资助

·就业安置

·个人咨询

·特殊诊断(包括阅读补习、学习习惯、演讲与听力)

·特殊服务(包括新生入学教育、老生顾问服务、外国学生项目、婚姻咨询、宗教活动)

综合上述考察,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蔡国春将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

·招生(Admissions)

·注册管理(Registration)

·定向教育(Orientation)

·宿舍管理和住宿生活(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行为规范和纪律(Student Code of Conduct and Student Discipline)

·经济资助(Financial Aid)

·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中心(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Student Center)

·健康服务(Health Service)

·咨询服务(Counseling)

·就业指导(Career Planning and Placement)

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应该向谁负责的问题上,王卫放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向学校负责的要求和责任”和“向学生负责的要求和责任”。美国学生工作的专家则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管理、学生成长教育、咨询和校园生态。程晋宽按系统论的观点,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具有三种功能:输入功能,包括招生、经济资助和定向;流通功能,包括评定、辅导、活动、训练、健康服务和学生宿舍管理;输出功能,包括就业指导、职业安置和校友事务。于伟认为,美国学生事务工作大致分为三大板块: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教派的管理、学生行为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安全保障、医疗保障、公寓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学生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就业指导)以及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活动。方巍认为学生事务管理“可以分为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生活辅助活动和学生事务工作自身的管理”等四个方面。

5.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模式、体制及特点

关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模式,蔡国春对此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从历时的角度,他把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学生事务管理的典型模式归纳为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工作、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四种;从共时的层面,根据报告关系方面的差异,分为直接报告(Reporting to the CEO)、间接报告(Reporting Through Another Institutional Officer)、双重报告(The Dual Reporting Relationship)、分散型组织结构(A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Structure)等四种模式;根据学生事务的内部管理结构,分为经费来源模式(The Revenue Source Model)、服务相关模式(The Affinity of Services Model)、职员协会模式(The Staff Associates Model)、直接监督模式(The Direct Supervision Model)等四种。

关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三种观点:蒋威宜通过中美对比,认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宿舍部,是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管理学生的管理体制。吴高潮以机构设置为据,指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是一种由副校长领导学生事务处,下设多个中心的条状运行机制。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包括学生工作管理行政体制和高校内部学生工作管理体制”。

在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学生工作进行对比,研究者们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形成了如下看法:专业化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显著特点2专业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生事务管理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学生事务管理结构设置独立化和功能的高度分化;学生事务管理的职业化和人员的专业化。

三特点说表现在教育行政导向弱,行业规范影响大;机构独立设置,功能高度分化;一级管理体制,条状运行机制。

四特点说没有统一模式,表现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法制化;学生管理队伍的专家化。

五特点说健全的学生工作机构、协调的管理系统;训练有素的学生工作专家队伍;完整配套的学生工作法规;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型的学生事务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比较迅速,近年来,更有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热点的趋势。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实际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基本概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等有很大的帮助。但从进一步满足实际工作者迫切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什么”、“怎么做”的角度看,还有许多需要填补的空白和讨论的空间。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研究的对象,已经引起了相当多的实务工作者和教育管理研究者的注意,但除蔡国春、赵平等少数专家比较早地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行了系统和集中的研究之外,后来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感性的描述或粗略的勾勒以及对前述研究的重复或修补的水平。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专业领域,对其的研究和分析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这种积累,既包括语言的准备,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的储备,也应该包括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不断充实。作为工作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现有的研究有时让我们感到“不太解渴”的原因,我们认为大概就是这类应用性研究往往在关注理论深度的同时,缺失了对实际操作的有力支撑和准确把握。同时,过于从实际工作出发的一得之言又因为对操作环节背后的理论支撑和高等教育所处的文化生态把握不够而失之于简单类比或以偏概全。

四、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研究框架

1.基本思路、主要观点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要实现现代化并提升国际性,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专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专业化过程中,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是当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在高教领域的杰出成就是与其卓有成效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

本课题组的成员均来自学生事务管理的一线。做这个题目的初衷也只是想知道美国大学是怎么处理“学生事务”的。上述理论研究,尤其是历史研究及理论发展的研究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使我们能够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更为宏观的背景去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昨天和今天,跳出具体的事务去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教育逻辑”。当然,做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还在于了解和借鉴,所以,我们选择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所所大学的观察来个体地呈现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方面,以此来满足实际工作者对管理实务的迫切需要。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八所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来研究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内涵、理念、实践模式以及保障机制,努力做到既深入得进去、又提炼得起来,做到以小见大,追求细致入微与整体观念相结合的目标。既通过对具体学校的细致探查来避免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同时又从管理的整体视角切入来避免琐碎零散、不知所云。最后,总结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可资借鉴的规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