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绝代枭妻
49601500000262

第262章 洛明之死(3)

远远看去,整艘舰艇如同一团火焰在燃烧。

红军的坦克被完全覆盖在猛烈的火力下,而蓝军的登陆也不得不暂时停止。

等到第五纵队全部完成登陆,开始向内陆挺近时,天完全黑下来了。所受到的抵抗来自楚龙的先头部队,只是象征性地投掷几个火焰弹,虚张声势。凌晨一点,蓝军抵达了离海岸线5公里的仁泽至;浦尔的公路,达成了登陆目标。

截至凌晨,蓝军的第1、5、7、9纵队全部上岸,人数达1。8万人,建立起了牢固的滩头阵地。等洛寒的大军赶到时,已是大势已去。

徐默尘的部队,是那么容易被赶下海的么?

早在第五纵队开始登陆时,徐默尘拍了拍身边第7纵队和第9纵队大队长,自己转身回房休息去了。登陆已经成功,更大的胜利则在明天。

第二日一早,蓝军继续向内陆推进,第一纵队和第五纵队的阵地连成了一片,建立起以登陆点为中心,半径20公里的圆弧形滩头阵地。

制空权已经完全掌握在蓝军的手里,红军的坦克部队进行顽强抵抗,却遭到了蓝军舰载战斗机的疯狂报复,俯冲攻击,航空炸弹和汽油弹不要钱地往下扔,憋屈了近十天,********开始亮剑。

下午四点整,整片滩头阵地建立,徐默尘率领他的将领登上了仁泽的海岸,部队横向推进,夜晚时分,蓝军全力进攻,占领了红军的临时机场,一直在航母上待命的运输机,满载着补给物资一架架再次降落。

谁说蓝军的补给全部被炸毁?

此时,上岸的车辆已经达到了七千多辆,各种物资3万多吨。此时,第七纵队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向从北岛赶来支援的红军全面反击,而第九纵队则往浦尔方向挺进。两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展开决定性的攻势。

与此同时,留在囚山的冷哲,接到徐默尘的命令,也开始向洛寒的主力部队发起总攻。至此,红军落入了蓝军的包围圈中,如瓮中之鳖。

这就是徐默尘登陆计划的全部构想,完美实施!

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是一个奇迹,是一次将时间和空间运用到完美结合的军事行动。

洛寒此时已经顾不了许多,他急速和史岩联系,想要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而史岩,在经过了和洛寒的相互残杀之后,生力军本已不多,按照原来的计划,是准备到了一定的时机,与洛寒“内外勾结”,防徐默尘生逃的。但此刻,他的部队已经被冷哲列入了攻击行列。

特种部队内部团结,但他们的优越感不允许他们与其他的部队结成同盟友好,除非有徐默尘的旨意在。

一声令下,竟无人发出质疑。好在史岩与洛寒的部队离得很近,倒戈不过是瞬间的事,而史岩自己,则带着洛明逃往洛寒的营地。时空转换,距离两人见徐默尘,不过是十二个小时的事。

战场局势,也在这十二个小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同神话一般,出奇制胜的谋略之妙,无人敢复制。神来之笔,无任何人敢模仿。

蓝军一路向南北两头挺进,最后一场攻坚战,在距离浦尔大约200公里的山头打响,其实已经不需要再接着打下去了,东西两边的海岸线是两栖攻击舰环伺,南北是徐默尘和冷哲率领的部队包围,数千辆坦克滚滚而来,头顶是舰载机密密麻麻地悬立,炮弹如雨纷飞。

“爸爸,怎么办?我们别打了,我们投降吧!”洛明何曾见过这等阵势,纵然此时,打赢这场仗的人是自己心上人,是那个战神般的人物,她也无心去仰慕他什么了。

此时此刻,他是那个会要了自己命的修罗,是魔鬼般的人物。

“史岩,安排人,把他们全部送出去,交给徐默尘,他们是国防大观摩团学生,不是我们。”洛寒站在窗前,闭了闭眼,道。

“不,爸爸,我要你跟我一起走,你不走,我也不走。”洛明甩开前来带走她的警卫员,冲到洛寒的身边,一把抱住父亲,哭道。出去了,又怎样?她没有勇气去面对洛家的失败,更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母亲的堕落会给她带来的羞辱。

“听话!”洛寒终究是父亲,洛明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倾注的感情要多很多。他回身抚摸着自己女儿的头,道:“你是被爷爷宠坏了,川儿和夕儿可是要比你勇敢得多呢。”

他们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洛明却不一样,从小到大,虽给家里挣了不少荣誉,却全是为了引得徐默尘的关注,她活得哪里还有自我?

“爸爸,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不是演习,反而,像是,在打仗?你们不是敌人啊!”洛明哭着喊着,她很不明白,其实在父亲对徐默尘步步相逼的时候,她就感觉出了气氛的异常。

她跟着爷爷观摩过多场演习,这点眼力劲儿怎么会没有?

史岩安排人将洛明打晕了,让身边的警卫员带着这些人去找徐默尘的人。他们才往前走了数里远,便与从堑壕里退回的人遇上了。

“红军的人请注意,请注意,蓝军这边同意休战十分钟,请红军赶紧把国防大的观摩生送过来。”

阵地上,突然响起了响亮的声音,国防大的学生们也是醉了,作为军人,他们期待能够参加一场战争,但作为人,谁也不想成为砧板上待宰的鱼肉。好在现在终于是有了机会,红军的队伍在撤退,国防大的学生们则一齐向蓝军那边涌去,丝毫不去考虑,最后的战争的胜利到底会属于哪一方?

但,这个问题,现在还需要回答吗?在红军决定将他们送走的时候,红军已经放弃了这场战争胜利者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