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的饮食治疗法
49600200000002

第2章 癌症的发病与饮食(1)

1.权威的肿瘤专家说:一半的癌症是吃出来的

有权威的肿瘤专家说:“在所有的癌症中,有一半是吃出来的。”这一说法初听起来有点儿令人吃惊,其实并不夸张。科学研究表明,饮食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所有的癌症中约有一半与饮食有关,所以这一说法并不是无稽之谈。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癌症的发生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启动因素使正常细胞突变为潜伏的癌细胞,最常见的启动致癌剂有α-苯并芘、亚硝胺、黄曲霉素等;第二个阶段叫促癌阶段,在这一阶段,潜伏的癌细胞在促癌因素的作用下,生长失去了控制,无限分裂而成为活跃的癌细胞,影响促癌阶段的因素有长期的超限度精神刺激,如过度的压抑、忧虑、紧张、恐惧等,还有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尤其是脂肪摄入过多或摄入营养素不平衡)。

作为启动剂的致癌物是非常关键的因素。α-苯并芘是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在羊肉串、烤鸭、烧鸡、火腿等烧烤、熏制食品和焦化的食品中含量最多,易诱发肺癌、膀胱癌、唇癌、卵巢癌等很多种癌。亚硝胺多存在于腌制和硝制的食品中,如腌鱼、腌肉、腌菜、肴肉,以及存放过久的剩菜等,这些食品与广大群众接触的面更广,所以威胁也更大,亚硝胺最易诱发以胃癌为主的消化道癌。黄曲霉素在霉变的粮食中含量最多,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有些地区粮食霉变率很高,有人由于缺乏卫生知识,又怕“浪费”了粮食,把霉变的粮食也吃掉,结果是诱发肝癌和其他相关癌症。

致癌物绝不仅仅是以上3类,像重金属盐类、污水污染的蔬菜和粮食、过期方便面,以及农药、化肥等,几乎随处可见。这些致癌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我们的消化道,带来健康的威胁。

除了上述致癌物,营养不均衡也成为现代人健康的可怕敌人。饮食不均衡、偏食、营养过剩、暴饮暴食、垃圾食品,尤其是营养过剩,给现代人带来了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是不可忽视的危害因素。近年来我国人民进食脂肪量增加,使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就是最好的说明。

有一位年轻的不知名医生说出了他对当前不健康饮食带来疾病的看法,他说:“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营养过剩,都是作为恶劣的环境因素存在的客观现实,人体对恶劣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反应,在糖代谢方面的病理反应是出现糖尿病,在脂肪代谢方面出现的病理反应是高血脂和心血管病,在蛋白质代谢方面出现的病理反应则是癌症。”笔者认为这是很有见地的认识。癌症作为人类受环境污染之害的一个方面,和其他两类疾病一样,发病率正处于不断上升之中。

2.营养不良可引发癌症

营养不良包括摄入的总热量不足和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前者可由于饥饿或因病不能进食,或消耗过多、入不敷出而导致;后者可因偏食,或某地区的土壤中缺乏某一种或几种成分而导致。比如有的人不吃海鲜,也不吃海带类海菜,那么除了从药物的角度补充碘以外,在还没有碘化盐的年代,实无他法。

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为了瘦身而过度节食,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营养不良。殊不知营养不良会使身体总是处于低代谢的状态,结果导致全身功能的衰退,尤其是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一切疾病都将乘虚而入。为了所谓的“线条美”,而不惜付出失去健康的代价,能说这样的举动是明智的吗?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在众多的食品中,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其结果是营养不全面并继发营养不良。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在各种食品中的含量并非一致,甚至于有的食品中会缺乏某一种或几种,偏食者如果只吃这些食品,就会因营养素补充不足而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在多数情况下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或总热量不足。人体每天的活动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还要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质。细胞是以蛋白质为主体构成的,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营养不良。无论成分缺乏还是总热量不足,都会引发代谢障碍,导致各脏器功能的衰退。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其中免疫系统的功能衰退会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如缺碘可引发甲状腺癌,缺钼、缺锌都可引发几种癌症,这已为临床证实并肯定。

因此必须找到营养不良的原因,治疗疾病、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是解决营养不良的根本办法。若因偏食引起营养不良,就应纠正偏食,这种习惯,小的时候改正比较容易,但并非大人的偏食就不能纠正,只要认识到纠正偏食对解决当前所处困境的重要性,自然就纠正了。

3.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是癌症的重要原因

对饮食防癌的理解,大家多偏向于吃哪些食品可以防癌,这当然很重要,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养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达到饮食防癌的目的。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可引发癌症。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营养过剩的害处可能更为明显。营养过剩指的是营养或热量超过了人体的实际需要,久而久之每天积蓄的过剩能量,无论是以糖或蛋白质的形式体现,都将转化为脂肪贮藏,并堆积起来。

食物中能产热的成分有糖、蛋白质和脂肪。每1克糖或蛋白质的产热量,都约为17.1千焦,脂肪的产热量为38千焦,是糖类或蛋白质产热量的1倍多。高热量食品中含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量都高,但恰恰是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口感好,人们喜欢吃。一位学者算了一笔账:有人喜欢吃的一种油炸日式“甜甜圈”,平均热量高达1461~1879千焦,因为好吃,孩子们每天都吃,有时饭后还当零食吃,若每天多吃1个甜甜圈,却没有将多余热量消耗掉,每周可以增加体重0.5千克,1个月就会长胖2千克。所以有“多吃甜甜圈,身体多一圈”的说法。

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每周去餐馆大吃2~3次的人在逐渐增多。有研究指出,爱吃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孩子,发生学习障碍的相对危险性是饮食健康孩子的3~4倍;长期的营养不均衡,会影响智力。年轻时吃太多的盐分,日积月累,长大之后,脑袋容易变得“不太灵光”,认知能力也会逐渐变差,并可能与高血压、骨质疏松症都结下缘分。

还有研究显示,以肉类为主的西方饮食方式,如以红肉或加工肉类,以及含纤维素很少的食品为主食,不仅使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还会增加患大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动物性脂肪用来炸制食品后可产生致癌物,1千克烤肉相当于600支香烟的致癌量;1只烤鸡腿约相当于80支香烟的致癌量。长时间摄取高油脂、高热量,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中风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

甜食或零食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影响正常进食,造成营养不均衡。可乐饮料含磷酸、碳酸,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并易造成骨钙质的流失,导致因缺乏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不均衡。此外,高热量食品还可能影响情绪。有研究指出,喜欢睡懒觉和爱吃垃圾食物的人容易有暴力倾向,因为垃圾食物会使血液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浓度降低,进而影响大脑分泌各种神经传导物质。

美国“最佳医生”加州大学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教授David Heber是一位推崇植物营养的科学家,曾应邀来到中国访问。2008年1月4日,他带领他的团队在展开一系列研究之后指出:主要以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为主组成的膳食地区,比由肥肉、精制面粉、食用油为主组成的膳食地区,人们患癌症的风险低得多。他推崇的饮食搭配方案与中国传统饮食养生、药食同源的思想不谋而合。这位美国营养学家说:“只要科学搭配,便可吃出‘彩虹’人生。”

4.我国与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别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的差异,产生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加上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使得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

(1)饮食观念的不同:和中国人注重“味”的饮食不同,西方是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注意讲究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干扰,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很重视“吃”,推崇对美味的追求,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因而营养问题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2)饮食原料的不同: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人的饮食结构,所以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与西方人的高营养而身高体健相比,中国人因偏于素食而体弱个子矮。但是由于动物蛋白质和动物脂肪的大量摄入,西方人的“三高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率也远远多于中国人。

(3)饮食方式的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而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都是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联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联谊的目的。

这些区别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在这些差别中,可以选择其优点为我所用。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而且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这样一来在饮食上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小。

5.垃圾食品害处大

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喜欢吃垃圾食品的习惯为什么不好”的问题。

我们已经了解全面、均衡营养的新观念。那么,什么叫做垃圾食品呢?

有一位学者解释得很好,可引来一用。他说:“垃圾食物(junkfood)从字面上来解释,是像垃圾一样的食物,营养专家称为‘空热量食物’。‘空’就是‘只有’的意思,只有热量,没有太多营养价值的食品,亦即含有过多的油脂、盐、糖和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无论是大人或小孩,进食垃圾食品都会损害健康。”但是在更多人的心目中,垃圾食品指的是油炸的、烤制的、熏制的、焦化的、腌制的和高热量的食品。这些食品能诱发癌症,应该不吃或少吃。这两种意见可以结合起来。曾有人向喜欢吃零食的人做过口头调查,问“为什么喜欢吃垃圾食品?”,回答大多是:“零食嘛!吃一点没关系啦”或者“吃不下饭,只想吃这个”,有人答得更妙:“休闲食品,不就是无聊的时候吃的吗?”。于是他得出的结论是:垃圾食品已随着创意的商品广告,彻底融入现代人的饮食习惯,而且难以抗拒,危险正是在这里。但“垃圾食品”这一名称也已为多数人所接受,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那么,这些食品为什么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呢?西方有一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吃什么,像什么)”,这与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一些调查报告不谋而合。当人类对高油脂、高热量、低纤维素、低营养价值食物的摄取量愈来愈高时,全球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数也愈来愈多。因此,对于垃圾食品,也有学者提出新的看法:“Junkfood or junkeating。(垃圾食品或垃圾地吃)”。垃圾食品正在不停地制造大量的“小胖墩”,为未来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培养后备军。所以要远离垃圾食品。那么,垃圾食品都有哪些呢?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1)油炸类食品: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油炸淀粉),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腌制类食品:导致高血压、鼻咽癌,加重肾负担,影响消化系统(对肠胃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含3大致癌物质之一的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5)汽水可乐类食品: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含3大致癌物质之一的亚硝酸盐,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伤肝脏)。

(9)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10)烧烤类食品:含大量3,4-苯并吡(4大致癌物质之首),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