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49599100000008

第8章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动因(2)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读者群体发生变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教育程度、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对党报生存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这一影响最直接的变化是党报读者环境改变。

全民覆盖的党报定位随着读者结构的分化面临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学家何清涟认为当今社会可以分为精英层、中下层、边缘化集团。其中精英层由三类精英组成:一是政治精英,二是经济精英,三是知识精英。

中间阶层也分两个阶梯。处于中间阶层上部的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人:高级知识分子、中小型企业经理、中小型私有企业主、外资的白领雇员、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共2930万人左右,占从业人口的4%。处于中间阶层底部的是这样几类人: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律师、大中学教师、一般文艺工作者、一般新闻干部、一般机关干部、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者中的上层。

这些共约8200万人,占11.8%。下等阶层包括工人阶层、城乡两栖阶层、农民阶层,共有4.8亿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9%左右。社会边缘化群体:中国现有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村困难户有1亿人左右,占总从业人口的14%左右。在相对剥夺感的驱使下,他们的反社会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观点不一定全面,但基本描绘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阶层变化不仅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群分布格局的变化,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对于新闻传播格局而言,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分层的多元化,诸多学者认为,读者的“碎片化”趋势在我国越来越突出。所谓“碎片化”实际上是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的表现,人们不再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和思考,结果带来了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由此使原来比较简单的社会阶层分解为众多的“碎片”。在这种“碎片化”时代,“权威”的坍塌与自我意识的崛起是最突出的特点,对于媒介而言,其最直接的影响是分众的趋势——由此,“小众媒体”和“个性化媒体”地位提升,而原来的大众媒体的效果会降低。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对于目标定位在覆盖各个群体的党报来说,这一变化带来的是巨大的挑战。

读者阅读偏好也随时代发展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2年北京居民读报情况和读报意愿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人自费订阅或购买一份报纸时最为看重的因素是“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北京人自费订阅或购买一份报纸时次级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内容好看,可读性强”,“内容重要,接触现实”,“报道充分翔实”,“常有独家新闻、独到见解”,“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北京人自费订阅或购买一份报纸时参考性考虑的因素依次是“报道准确客观”,“分析深刻、富有理性”,“风格现代,不断创新”,“有权威感”,“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报道及时、时效性强”,“观察敏锐、有预测力”,“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富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结果显示,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和偏好发生变化,“贴近生活”的需求远超过对“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需求。此外,读者需求和偏好的改变还体现在其他要素上。例如,“非典”事件的报道显示读者对知情权的维护明显提升;而中国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的读者具有国际视野,有调查结果显示,有出国经历的人更喜欢国外媒体,认为国内传媒应该学习国外传媒的先进经验。读者需求和偏好是制约读者订阅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心理考察因素,如何创新机制体制,以生产适应读者需求和偏好的内容产品是党报发展中面临的严峻课题。

四、技术环境分析——喜忧参半的双重影响

技术环境是指社会环境中的科学技术要素及其相关要素所产生影响的集合。技术创新给党报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柄双刃剑,喜忧参半。

(一)技术创新带来报业生产方式重大转变

技术创新不仅会使首先使用新技术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能使更多模仿者生产效率提高,最终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技术创新给整个报业生产方式带来两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从“铅与火”发展到“光与电”。这是对我国印刷技术变革的一个形象的描述,“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照排”表明印刷业进入了“光与电”的全新时代。“光与电”的技术简化了报纸生产流程,促使整个行业生产效率提高,最终引起传统印刷产业结构的改善。

第二次转变是多媒体等技术的推广,其带来的变化是传统报业向多媒体格式信息的内容服务商转型。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报纸内容生产的流程乃至产业链条。新技术的推广不仅仅意味着信息搜集乃至采访等都可借助网络来完成,大大缩短了内容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最震撼的技术是报业新闻传播方式出现多种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视频媒体、电子媒体等,各种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已经出现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作为报业新技术的新媒体正在融入报业产业化的整体进程,最终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行业结构的调整。

例如烟台日报集团从2007年开始进行全媒体采编流程改造。

2007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1029项目组”,启动“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的研发,优化原有的产品生产流程,推动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型。2008年3月,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把集团所有记者全部集中起来统一调度。

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提供的是初级的新闻产品,各媒体的编辑部、各组进行分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目的就是逐步探索一种全媒体价值链的运营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获取多种增值收益”。报社采编流程实现了视频、文字、图片等多格式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介质发布。2009年可以说是党报的全媒体元年,宁波日报社、石家庄日报社、洛阳日报社等都纷纷开始全媒体改造。

技术革命给报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转变至少可以归结为两点。

首先,技术革命使得报业内容生产链条的两端都出现变化。

编辑部生产的前端,博客、论坛、SNS网站上大量草根记者生产的信息和意见被纳入报纸内容生产中来,信息采集渠道大大拓展。编辑部生产的后端,新闻信息的发布在全媒体生产框架下是信息的多介质发布,手机、网络、报纸、视频等多层次播报。

其次,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全媒体生产流程的改造使得不同的媒介要重估媒介特征并创新文本形态,党报也必须重新思考其内容生产的优势。以《烟台日报》2008年“4·28胶济铁路事故”报道为例,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天凌晨5点,烟台日报集团得到了事故消息,随之全体新闻中心派出了文字、图片、视频记者,记者在采访事发现场的途中利用手机短信向水母网编辑发了现场报道,抵达事发现场后,用口述的方法向水母网编辑描述所见所闻,并用手机彩信传回了部分现场图片,在水母网的网页迅速形成了现场的情况,与此同时烟台方面的服务信息也汇集起来。第二天,《烟台日报》等各报纸刊出消息。这个案例显示,技术革命最终使即时媒体能够即时发布新闻,手机、网络、视频等即时新闻的发布给报纸带来巨大影响,以往报纸电子版作为网络媒体转载报纸新闻的时代将成为过去,报业必须重新评估其媒介价值所在。

(二)技术创新带来巨大的冲击

技术创新不仅给党报带来新机遇,也让党报体会到寒冬季节到来。

一方面,产业升级加速行业内调整。例如,光与电的新技术提高了印刷能力,但直接结果是目前印刷行业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全国大型书刊印刷企业近一半亏损;多数印刷企业的设备开工率不足60%;书刊印刷行业的税前利润率已降至11%。这至少意味着印刷业大洗牌和党报印务机制的创新即将开始。

另一方面,新媒体给党报带来巨大冲击。随着新媒体在内容资源、读者资源、广告资源等方面的强势争夺,报业发展遭遇瓶颈,一些传媒界人士甚至断言报业的冬天已经到来。新媒介带来的是全球性的冲击。西方报业拐点的出现要早于中国。日本报业发行和广告在1997年到达巅峰之后开始下滑;2001年,美国老字号纽约时报集团和奈特瑞德报业公司分别宣布裁员1.4万人和1700人,占两集团总人数的9%和10%。拥有16家报社的纽约时报集团2001年的报纸广告收入下降了19.5%。

在中国,互联网的冲击也来势汹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互联网逐步向各层次的居民扩散。2007年新增网民中,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农村上网人群增长较快。”并且,“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网民增长迅速挤占了报纸的生存空间,调查显示,在北京,2004年较2002年报业总体受众由占人口比例68%降低到62%,且减少人群并不是呈等比例,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是主要的流失对象,其中16%的人过去读报纸,现在不读报纸,而转向网络媒介、数字媒介。并且,在新媒体的夹击下,报纸在增量的广告市场上也失去主导地位。

不过,新媒介的冲击也意味着机遇,新媒介的迅速发展不仅对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带来严重冲击和挑战,也开启了传统媒体进军数字报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广阔前景。

技术创新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最终都将推动党报机制体制创新。党报必须加速创新步伐,整合资源,以抓住技术创新带来的新机会,或者必须加速创新以迎接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挑战。

PEST分析的结果显示,党报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均已发生变动,置身其中的党报需要更新战略规划,创新体制和机制,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着某种潜在利益,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潜在利益。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的内在原因是党报生存发展遇到瓶颈,必须自主创新谋求突破。作为我国报业的主体,党报抓住发展机遇,在巩固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竞争中壮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应该正视的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党报的生存发展形势也日益严峻,党报发展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尽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党报与时俱进,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党报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形,在报业的龙头地位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