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络传播
一、基本特点
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交流与传播。网络传播在功能方面的基本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点:
第一,实时不间断性。实地同时传播,包括了传播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由此特点,已经超过以往及现存的所有其他媒体的时空局限性。
第二,超文本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几乎所有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内容,而且可将它们改造加工,兼容全球不同文化种群,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交互式传播,表现形态不断呈现出质的飞跃。
第三,延展性。网络媒体不再受类似传统媒体出版、发行时间周期的限制,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是直线式,而是呈网络多元状。
第四,数字化检索,便捷高效。轻松地检索到包括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世界上数百个国家图书馆和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以及各种专业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各种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社会政治信息等。
二、新闻、商务与教育
网络传播在新闻和远程教育两个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
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积累阶段(1999年底2000年初)对网络新闻的发布主体没有任何限制,由于整个互联网都是无章可寻的,因而在任何网站均可以发布新闻。网络新闻的影响力由毫无影响力到开始引起关注。
第二阶段: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期(2000年——2003年)国家针对互联网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官方新闻网站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新闻的发展带来了高质量的信息源。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站的海外成功上市,为商业网站发展网络新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阶段:以网络新闻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开始逐步走向主流媒体(2003年至今)逐步由官方网站及大型的商业网站(包括门户及行业网站)所垄断。
在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仅次于电视。美国报纸协会2006年10月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各大报读者数下降,但2006年上半年,上网浏览报纸网站的读者人数平均增长了31%。报纸网站的读者群中,25-34岁的读者增长最多,高达15%,而18-24岁的用户也增长了10%,《华盛顿邮报》网站的25岁到34岁读者大幅增长60%左右。
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或交互性)。美国网络传播学界多数使用“Interactive·Journalism”或“Interactive·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
网络传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依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依靠消费者、用户的推动,而最广大、也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存在于两大领域: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
看看日本和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1998年,日本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62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的44.2%;2003年68.4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的41.4%。2006年,日本达到152.3万亿日元(美国114.7万亿日元),双方交易额度出现逆转。其中,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为147.9万亿日元(美国为95.4兆日元),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交易为4.4万亿日元(美国为19.3万亿日元)。从电子商务交易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率(EC化率)看,1998年日本企业为1.5%(美国企业为2.5%),2006年提高到11.7%(美国为4.8%)。可见电子商务发展竞争的激烈态势。
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关注,已经从经济学家扩展到广大公众,由此导致对“虚拟经济的文化内涵”,“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等全新的文化讨论,成为世界网络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实用需求,直接促进或带动了教育需求,而教育本身的传播需求同样借助了网络的巨大能量。到21世纪又10年的历史节点,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已经从教育部门关注的课题,上升为跨领域、跨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国家级战略发展课题。
早在1972年,法国人德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提出了“学习化社会”(socialization)的概念。书中提出,从现在开始,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特殊活动,而是向包括个人终身和整个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如果考虑快速更新的网络化对生活的影响,那么这段话的含义就相当深刻了。它非常现实地提出了,人要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弥漫到每一个生活空隙的教育和学习氛围中,去学习和被学习。
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开放大学。在网络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
在美国,2006年根据北美网络学习理事会的统计,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年级有100万学生参加网络学习,这一数量在过去7年里增长了20倍,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网络教育让没有时间走进大学或研究生院的青年,同样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学位。美国全国有一半以上州的公共学校开通了网络授课。密歇根州提出,该州的中学生必须在网络学习中拿下一门学分才能毕业,佛罗里达虚拟学校是美国最早的网络中学,洛杉矶联合学区自2005年成立了洛杉矶虚拟学院,为高中生提供大学预科课程。根据北美网络学习理事会的统计,网络学习中的跳级生比传统学校的跳级生成绩普遍高10%以上。这不是智力或学习能力的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是网络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因而更好地满足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网络教育直接带来了教师角色的冲突,教师角色面临多重转换:第一,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个体的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
第三,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辅助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咨询者。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咨询者,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尊重个性,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之间协作的互动关系。
中国在积极应对国际网络文化的冲击。在1999年6月15日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这是一个宏观的指示。
2000年12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是:在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70年代就预见:人类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既是对自我的延伸,又是对自我的截除。技术就像一根梦幻的魔杖,它既顺从于人又可能给人以假象;它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们幸福,也可能带去意想不到的灾难。它制造虚拟世界,使人们沉湎于失真的生存空间,并由此产生一种虚幻的虚拟情感和体验。人对自身价值的崇拜被对技术的崇拜所取代;人对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人的兴趣,物成为人的主宰;人对自身力量产生动摇和失望,由此导致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发生危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现象,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也很明显,比如说:数字鸿沟扩大、网络恐怖渗透、网络非法交易、恶意广告骚扰、知识产权侵害、信用危机扩大、不良违禁信息。就像某位思想家所说,互联网也产生巨大的垃圾,在全球性文化实践中,这也许是伴随历史前进的必然消极产物吧。
第三节 网络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当我们想要解释网络化问题的时候,总是涉及一个基本的哲学命题:“如何看待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因为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确实因为网络而发生了诸多的改变。
通常,人们理解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物质生活和由价值观、审美观等方式构成的精神生活。
宏观上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随着网络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这是它的最鲜明的特点。
一、不同时段的文化形态比较
工业革命产生的文化,改变了人类以前的传统生活方式,奠定了如今人类绝大部分的生活形态。在没有硝烟的信息网络文化迅速普及以后,必然会改变那些过时的、僵化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形态,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新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规范体系,开辟人类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步入信息文明的社会变迁,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在工业社会时代,工具是感官的延长,讲述的是人在工业化社会被工具奴役的苦难史;到今天的现代信息社会,也许应当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感官是工具的延长,工具变成虚拟形式,仅仅借助感官就可以把工具伸向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任何角落。运用感官与网络的交流,实现我们运用具体工具无法达到的梦想王国,这是过去时代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从历史的纵向简单划分,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区别。
二、生活观念在改变
生活方式的改变,首要的是体现在生活观念的改变。在2009年1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中,研究人员采用里克特量表法测量了网民在6种与互联网相关的价值观念上的表现。在更广泛的领域,网络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2009年度最新版的《韦氏大词典》公布了新添加的词条。美联社对此评论说,这些词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在网络文化方面,增加了vlog即影像网络日志。在博客(blog)作为网络世界热门用语,即网络日记以后,vlog开始兴起,其特点是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形式的网络日志,主题非常广泛。还有webisode,即网络趣事。
从电视节目中节选出来的视频,或者没有公开过的视频镜头,被上传到网上供人浏览。sock puppet即马甲也被收入。英文本意为“袜子木偶”,指出于欺骗目的而使用假网络身份登录,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