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49595800000026

第26章 网络青年的审美情趣(1)

审美情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要素。在笔者提出的人格五大要素中,知性或悟性集中体现了审美情趣的内在心理结构,可是,作为心理学关注人格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很长时间有被忽视的倾向。网络审美活动的形式,让人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鲜活精灵的人格领域。

与传统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大不相同,经过短短的10年时间,网络审美活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认知系统。它表现了青年的新潮兴趣、审美愿望与个人偏好,突出地反映了青年以我为主、自动参与的多元化网络审美价值观。因此,关注青年网络审美心理的研究是目前网络心理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审美情趣起源于情感,不完全受制于理性,属于知性或悟性。实际上,个人的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为知性美,是一种可爱而有灵性的美。

感性偏向热情,理性偏向冷静,而知性介于两者中间,有顿悟和直觉的特点。知性追求自我快乐和完善,懂得如何享受自然和生活的一切。

知性是一种境界,与外部理性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观望,而同时享受感性的简单快乐,因而它使人的精神趋向一种美的平衡,具有面对自身灵魂的坦然和平安。

网络进入图像传播时代以后,图像比文字更容易捕捉到人的注意力。所以,图像在逐步代替文字,成为网络核心传播方式,而文字则在慢慢地降变为图像的说明。不过,视像文化强于展示而弱于说理,它用造型与色彩表达感受,直接投影于人的视觉系统,可以省略释义,不需要思想转换就能传达出意图。与视像文化的感性特征不同,文字印刷文化具有理性特征,文字仅仅是物象符号,进入人的视觉以后,必须进行释义,不经过大脑加工,内容就不能显现出来。基于视像与感性、文字与理性的联动关系,网络视像的进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感性的进化,网络文字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理性的退化。绚丽多彩的造型审美过程中,知性与悟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第一节 审美情趣的变化

一、本雅明的启示

瓦尔特·本雅明在20世纪中期就说过,广义的艺术审美将出现五大转变,一是艺术本性的灵韵将被新技术手段模仿和复制;二是艺术价值功能从膜拜转向自我展示;三是对艺术品的接受方式发生转变,从简单的视觉关注和欣赏转向自主参与加工或修改;四是接受艺术的群体变化,由过去的少数精英转向社会普通大众;五是艺术品追求的价值从永恒向可修改的方向转变,其目的也相应变为视觉和听觉震撼。本雅明的观点来自他的大众文化基本理论,这种理论的存在基础是工业化的高水平复制技术出现和大众对于艺术审美的参与意识高涨。

因为这个前提基础,大众化文化理论的本质肯定技术对艺术品的加工价值。大众文化理论反映了本雅明客观上重视大众存在,为大众审美立论的情怀,在根本上是由他的大众化意识和平民关怀情节决定的。

今天看来,本雅明的情怀是高尚的。他准确地看到了工业文明以后,大众对于审美情趣的改变,预测到了个人知性的审美追求和力量。

进入21世纪的10年历史,证明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个体的审美情怀更加体现出以自我为主、反叛附庸风雅的知性审美境界。而这个境界无疑是和重视个性、尊重人格多元化发展的网络文化时代特征相吻合的。

二、高雅或大众化——审美情趣目的是什么?

笼统地看,网络活动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浏览,包括漫游即审美观赏、搜索及关注特定的信息等;二是写作,包括编程及有目标的设计;发帖及无目标的浏览和灌水等;三是游戏,包括闲聊及无规则的自然交流,瞬间对决以及有规则的理性比拼等等。从审美主体与对象关系上看,浏览是与物的交流,网络写作主要是通过内心语言,与自我主体的交流,而游戏是与虚拟的合作对象交流。不管哪一种,都含有浏览观赏与审美的知性觉悟特点。这种审美情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前面说过,网络的审美特征是快乐。网络审美情趣的核心是主张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美。网络强调个人发展、个人享受和个人娱乐,反对过于精英化的形式。每一个个体都在快乐地创作,带给浏览者以快乐的感受。一句话,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嬉戏,我快乐,并希望你快乐,在快乐中加工特别的艺术,完成独特的审美体验,这便是网络的后审美文化图景。

在一般老百姓的草根文化中,离开艺术这种高度加工的审美情趣,大家仍然可以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美的乐趣和享受。比如东北二人转通俗的表演风格、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市井相声文化,只要有老百姓喜欢,它就有存在的审美价值。但是离开了这些朴素的美和灵感的生活源泉,所谓高雅艺术就成为纯粹的加工工具,变成无血无肉的无本之木。网络文化集中表现的后现代审美情趣,其实就是换了形式的大众审美情趣。网络青年的审美行为说明:他们喜欢看自然而然的表演、不喜欢欣赏所谓高雅却又非常做作的表演,因为那样的表演属于脱离生活的炫耀,欣赏起来神经紧绷,太辛苦。

从快乐的目的出发,可以推测,今后网络审美趣味个性化和大众化趋势,将是时代审美情趣的发展方向。网络音乐、网络话剧、网络绘画、网络文学方兴未艾,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创作与发表作品,追求自己的艺术审美梦想。新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网络审美高手,他们与传统民间艺人不同,没有祖传的技艺可供炫耀和展示,而是在新技术所提供的模式中尽情表现自己的即时感受,他们使创作生活化,在网络生活中追求个人间传递的1+1式的快乐。

第二节 网络审美的特点

从个体心理分析角度归纳一下,网络审美行为主要是自我展现和自我欣赏,同时表达对于理性超我压抑的反叛和宣泄。

一、自我表现,自我欣赏

套用一句流行语,网络审美表现的最大特点在于表扬与自我表扬。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现自己的形象、才气、财富、智慧等等。有“赛我”网等专业化自我展现网站,还有更多的富于个性化的自我展现形式,列举以下几种:

维客:喜欢使用WIKI超文本技术的网络爱好者。

博客:网上共享空间,以日记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心理活动。

播客:制作影像动画,自我宣传的高手。

黑客:又称骇客,运用自己的才能或技巧,专门检测系统漏洞,或者做有违道德或法律的事,突显自己的电脑专业才华。

朋客:起源于“朋克”。电脑朋客越来越多地被视同于电脑罪犯。

晒客:把自己所谓的隐私资料在网络上表示出来供大家评论,自我展示。

所有这些形式,都是网络空间提供给那些有所期盼的青年,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审美梦想,完善自己的知性人格。这完全不同于现实意义上少数人的艺术审美展现,而是每个网络青年人格的全方位展示。

很多人知道以年轻、奢侈消费、自我展示为特征的MCC网络论坛,网络青年对它的争论也很多。网站里很多年轻人自拍展现成沓的外币、个性十足的化妆术、文字加图片展示出自己使用的LV、Gucci大包,风姿绰约,时尚美感十足。其中展示的很多商品是国外最新流行品,在国内没有销售,一些网络青年以奢侈的名义,批评那些展示自己的青年在无端浪费生活,但是浏览这个论坛的人站在自我展现、时尚审美的角度还是会受到启发的。

网络自我表现的快乐审美方式可以大体归结为两点:

打造时尚。网络艺术是数字化技术打造的文化时尚。与传统创作相比,网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时尚行为,而要想使作品成为最新流行的时尚,作者常常要以灵敏的感觉追逐时尚前沿动态,引领时尚风格潮流,在自我创造中实现快乐审美。

对眼跟帖。跟帖在网上一直非常流行,在聊天室、BBS、讨论区、论坛、新闻组、留言簿等,都有海量跟帖。跟帖能调动交流的兴趣,激发彼此的思想触觉,让自己和参与其中的网友从跟帖中分享彼此的快乐。

二、消解传统的神圣,回归大众化

网络创作的一切审美作品,都具有消解传统高雅,回归自然情趣的特点。

网络的一个本质特征是虚拟性掩盖了现实的反叛愿望,换句话说,个体心理对于超我的压制在现实中无望伸张的情况下,采用网络这个随时在身边、谁都不了解的表现形式,以替代和转移的手法发泄对超我压力的不满,缓释个体心中的压抑情结。发泄的对象就是传统刻板的经验权威。

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网络审美出现了嘲讽神圣、戏弄经典的趋势,网络青年的审美态度究竟为何拐向这样的方向?从反叛现实理性压抑的角度,可以得到一定的解释答案。同时,这种戏弄也表达了在新的网络文化形式下,社会文化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印证了一个哲学命题: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某种形式的否定包含着新事物的萌芽。

比如文学,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要求丰富而深刻,要努力追求现实政治价值、挖掘人伦的关爱,还有艺术的表现等等。网络文学的视角是一种平民视角,与网民的心灵直接沟通。作品大多不追求现实政治趣味,也忽略所谓壮美、悲剧等美学品格,它的传播、批评、接受、鉴赏都成为网民自己的文学活动。人人都是诉说者,人人同时又都是倾听者,甚至还可以楔入其中,灌水修改或者续写一些篇章。不同意愿的观众可以在网上商量某个作品的结果走向和人物命运安排。如此写作方式,让文学的主导权真正回到了个人手中,昔日发不出声音的文学弱势人群可以成为著名写手。不啻文学,其他诸多审美形式和作品也都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路径。

网络戏谑的故事经常发生。

2006年出现了一个针对电影《无极》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者胡戈的非主流思路使戏谑和恶搞一词在一时间达到时尚顶峰,风靡南北。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戏谑电影这个传统艺术形式,博得大众欢笑。另外像《理工大风流往事》、《我看上那个坐怀不乱的女子》等等都是恶搞的典型作品。

伴随时常出现的作品和事件戏谑故事,网络语言本身的幽默、娱乐化也在实时更新。网络语言常常借助某些程式化语言格式,直接干预和影响现实固定的社交语境。比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可能是鸟人”。

针对上海2009年“6·27”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倾倒事故,网络掀起一阵恶搞评论潮。有网友借业主的语气说:你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你买的不是倒的那栋楼,而是旁边那栋!也有网友说,真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啊。还有网友反讽道,为什么玻璃没碎?说明这栋楼的设计质量还是不错的。这些酸楚幽默的想象,突破了既定的现实思维结构,赋予语言出其不意的效果。网络语言如此标新立异,成为网络平民特有的文化呼声。

此外,网络青年还在极短时间内,编造数以千计的数字化网络新词,比如,MM和GG分别表示女孩和男孩,8174表示不要生气。由于这些所谓的出奇和非主流,反而生成了网络巨大的社会监察力。也可以说,正因为有网络的捧腹与沉思,分解和戏虐了某些固有而落后的传媒习俗,并且揭示和剥离了原来貌似权威的虚假内涵,营造了社会大众的网络式娱乐。

事实证明,这些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娱乐化、是一种大众审美心理的完美结合。网络青年制造的看上去粗俗低层的文字已经产生了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芙蓉姐姐到《无极》,从小胖到梨花体诗,草根们用恶搞的方式迎来了一次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突破,而这一切并没有刻意的理性包装,它是率真的、知性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的。

第三节 网络带来的全新审美情趣

一、网络情感

网络情感有着鲜明而全新的审美特点。

情感的形成,普遍是基于对方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作用引起自我意识的响应而产生的审美体验。所谓物质包括长相、身材、肤色、声音、表情、姿态等,所谓精神,包括性格、气质、地位、责任、文化、关怀等等。

现实的情感大多是在日常相处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发展的,或同事朋友、或同学邻居,即使是通过别人介绍的,一般也先通过见面寻找感觉,然后才会增加接触和发展感情。所以情感形成的传统审美方式通常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作用,和现实生活相符。

与此不同的是,网络情感的交流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文字的传递,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法取代了外貌长相。及时地打个招呼、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取代了礼物关怀。思想的帮助、信息的提供取代了行为呵护。

由于显著的心理交流特征,网络情感的审美体验更不受时空局限。传统的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境,曾令多少痴情男女如痴如醉。由于受到时间地点交通和传统观念的限制,为了恋情的约会太难所以弥足珍贵。而网络情感有超时空的特点,无论在家庭、工作单位、网吧、酒店还是交通工具上,无论在不同的城市之间、不同的国家之间,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电脑网络,情意绵绵的双方就能“见面”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