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49595800000014

第14章 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2)

(三)反思家族亲情

中国人分属于不同家族文化圈子,受各种习俗影响很深,情感表达是偏向含蓄的,而且多数不会当面道歉反思,尤其是关系更近一层的亲情圈子,往往面对面沉默不说话,甚至说反话,但是表达的含义确实是亲情、是关爱。

传递到网络青年这一代身上,不好表达的情感,借助网络就轻松地抒发出来了。青年在网上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家族的反思情结。有反思对家人表现不好的,还有反思对自己不好的。传递出十分明显的自我意识的内省特点,借助网络对亲情的反思,可以疏泄沉积的情感、忏悔自己的行为、修正自我的缺憾。在现实生活中,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网络帮助青年实现了这种潜在愿望。

择取一例来说。

2009年7月,以Karon命名的网友在网上日记中述说了以下的话:

前天晚上爸爸打电话给我,说着说着又开始训我,他说我没点亲情观念,一个月也不见打通电话回去,没钱就懂得打电话找他们,没事就屁也没一个,天啊……有这么严重吗,我每个节日都有打电话回去啊,虽然做不到像“大葱”那样一个礼拜打一次,可是每个月也有一两次吧,而且都没问过他们拿钱,怎么可以这样说我!这些天都在忙考试,找暑期工,是没有打回去,但也不用说得那么过分啊。我听着又生气又伤心,终于受不了,没等他说完就挂了线。可是一挂线我又马上后悔了,为什么每次我都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呢,我知道即使自己又(有)多生气,有多委屈,也不能这样对父母的,况且事情错在我先,可是我还是这样伤害他们,好讨厌自己……每次想到被我挂掉电话那头他们的样子,其实我都很心痛,这样做不仅伤害他们,更是伤害自己,我真的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再选一个来看,同样是网络天空带来的故事:爷爷奶奶只有我爸一个孩子,我是家里的老大,自然从小便是爷爷奶奶的宝贝。记得读小学时一到下雨天,爷爷总会把我背在背上带回家;读中学时,住校的我星期天回到家总能吃上奶奶留着的点心(那时的点心可是稀罕物);冬天晚上睡觉时,奶奶总会把我的双脚放在她的胸口为我取暖;回校时总会让我带上一罐肉丁熬豆酱(那时其他同学可没有这样好吃的);过年时总能在爷爷奶奶那儿拿到更多一点的压岁钱。可是读初中时爷爷突然死了,爷爷的骨灰盒放在家里我居然不敢走近,他老人家如果天上有知一定会说我是白眼狼。读高中时我回到爸妈身边,留下哭哑了喉咙的奶奶一人呆在老家;读大学时,奶奶从老家来到常州,有时找我说说话我都嫌啰唆,我自己都认为奶奶真是白疼我了。

结婚以前,每次身体不舒服爸妈都会陪在我身边;我偶尔犯了错误,爸爸还会用写信的方式和我交流;最艰难的时候妈妈都不会让我囊中羞涩。可是现在我很少给他们打电话,难得回家一次也只是陪妹妹们逛街,很少陪爸妈聊天,更不用说给他们做饭。面对亲情,我真该反思反思了!上述几种亲情反思代表的人格变化十分珍贵,它们都是现实生活中难以觉察,而且无法找到字据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反思情结留在网络上,尤其是对于不良习俗的反思和无奈,这些文字作为网络青年人格改变的证明,也是网络青年个性趋于完善的见证。面对着一切,长者已经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经验体系,但是青年的反思方式却是带有文化进步的号角意义的。因为青年反思的文化主体,是个体无助的、由宗族和群体无意识习惯形成的力量,这种习俗已经渗透到青年人格的结构,影响其社会行为,青年借助网络的反思,慢慢形成的行为改变,会导致人格特征的改变,伴着这些行为和态度的转变,传统文化会逐渐出现新的进步。

二、学会享受快乐

寻找快乐是人的本性要求,是感性的突出特点。网络对感性特征的突出改变,就是让人、特别是青年更多地懂得了快乐的价值,懂得调整和完善自我,享受快乐。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总是有限的,无论家庭、学校还是职业场所,任意选择一个广场或大街一眼望去,行人多是愁苦疲惫的倦容,缺乏起码的快乐和自信。深谙传统文化的林语堂先生认为,对生活和人性的老成持重,现在是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理想性格的根本。男儿有泪不轻弹,情感外露是不成熟的表现。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平常的生活中,不苟言笑、沉稳内敛是最能赢得掌声的。然而,在网络时代,这个传统而郁闷的标准似乎正面临修改。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不用故作沧桑了,网络的机能启发青年懂得了快乐对于生命的价值,并且可以借助网络自由寻找想要的快乐,回归快乐本性,为自己开启更加轻松的生命空间。

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愉悦的工具。从往年多次的网络调查中不难看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包括在线收听或下载音乐、网络聊天、玩网络游戏以及搜索、浏览信息。总体上将近一半是为了娱乐消遣而上网。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在网上建立小窝,注册地址、建立博客等等,可以写日记,传递信息,和朋友视频聊天,讨论八卦话题,还可以犯坏,半夜起来“偷”白菜,给自己积分,换游戏币等等。根据2010年4月22日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国内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年增长率12.3%,网民达到4亿。2010年1-3月,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483万户,累计达到1808万户,移动支付、手机阅读、商务已成为新的生活时尚。

网络中有千奇百怪的游戏。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报告,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消费额为270亿元,同比增长30.2%,产品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品内容的多样化加大了其向高低两个年龄段用户的扩张力度;同时,网页游戏作为新兴的游戏形式,在2008年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9年市场消费9.9亿元,同比增长97.2%,仅用三年时间市场增长10倍。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程序化和故事性塑造了一种虚拟互动、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游戏参加者可以在其中尝试扮演各种角色,实现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

2006年10月至12月,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和部分专业机构,在全国开展了一次有效问卷接近1万份的大规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玩过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占调查总数的66.01%。玩网络游戏的首要目的就是放松,这个比例达到55.67%。游戏类型中,对于益智类、激战类、活动类、体育类等各种类型的游戏喜欢的程度相差不多。喜欢益智类游戏的人所占比例最多,达到总数的26.27%。娱乐,让青年的感性特征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消费娱乐化。根据正望咨询发布数据,2009年有1.3亿人在网上购买32670亿元的商品,比2008年增长390.7%。投诉率下降27.5%。时尚趋势决定,每个青年对以文化渲染为导向的商品都有强烈的购买动机。网络销售的商品具有足够的个性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网络青年们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分析比较,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满足了喜欢创新的好奇感和等待第三方公司送货上门的主观成就感。这种完全区别于传统店铺营销的互动方式,充满了感性乐趣和轻松的情调。

网络带来的感性快乐不挑选年龄、身份。凡是可以操作鼠标的,只要你思维不老化,都可以自由加入。然而,青年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的人格正在形成中,借助网络和远在四面八方的网友交谈,视野不断扩大,国际多元文化元素直接根植于人格结构中,这是其他分野的人不可比拟的独到优势。凭借这种优势,青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

三、学会自我审美

网络审美活动,使得个体精神的自然美被充分挖掘展示出来,是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生活本身的美”趋向一致的精神展开过程。

审美和艺术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审美情趣中包含艺术精华,没有审美情怀,艺术也就无从谈起。艺术来自生活,但是必须经过审美的过程。高雅的艺术在产生之初,往往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在经过长期大量的审美检验,才发现其传世的精华艺术价值。艺术可以为少数人所生产和欣赏,审美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的人格才华。

网络环境下,青年学会自我审美,可以满足和确定这样三层境界:第一,青年借助网络可以延伸现实的感性化的活泼和轻松的特点,对美的追求超脱书面影像、服饰衣着等现实工具,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发挥。快乐审美原则战胜了现实的理性原则和数据模拟束缚,互联网颠覆了亭台楼阁式艺术审美的贵族传统,创造了大众交互分享的视觉审美潮流,网络审美的主要特征是便捷与快乐,快乐的创作伴随创作的快乐,快乐的漫游形成参与的快乐。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嬉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审美、促进自我完善。

第二,网络上借助多层级工具,实现自我超越的审美趣味,包括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比如数以千万计的网页、各种数据库、网络音乐、网络绘画、网络络肥皂剧、网络图片加工、网络合成技术等等。网民创作与彼此欣赏是平行运动,网民甚至可以进入他人网页,去修改别人的作品,创作者只给出文本,接受者就可以参与协奏。网络走进大众生活,意味着网络的审美趣味既可以自我陶醉更可以瞬间与他人分享。在现实中这样的审美情绪是很难找到的。青年人格在多边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和改变。

第三,可以在快速变化的审美要素中,选择多元化取向的审美标准,按照自己的意愿,评价生活,美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网络设计与网络创作都来自网民,这就形成了新的审美互动模式,即:大家自我欣赏加上互相欣赏,这是一个审美情趣和思想方式的大变革。这样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相互穿梭的审美生活,借鉴了现实的理性规范,但是又可以不受现实约束地无限制生产或者称为繁殖,从而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潜质。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如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因为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和自我是完整的、中心化的,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感,焦虑和孤独就是主体中心化的反应。个体可以选择现实的、虚拟的价值标准,也可以选择感性或者理性的标准,但是,当自己意识到选择的这些标准出现冲突的时候,焦虑和彷徨同样也会出现在网络青年的心理过程,影响他们的人格表现,一定程度的焦虑反映为网络审美,就成为所谓网络恶搞。恶搞,在一般意义上,贬低了网络对于人格的积极锤炼作用,但是与这种恶搞相关的许多网络以外的现实问题相比较,网络恶搞透出的不正是人格理性被压抑的委婉反抗吗?在恶搞过程中,个体无奈地化解了自己精神的焦虑甚至绝望,孤独地寻找自己内心的平衡,青年由此产生对网络的精神和心理依赖,证明了网络在审美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也证明网络青年人格的改变。

面对网络,长者也可以沿着这样的途径寻求审美情趣,但是,青年与长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青年是在审美评价能力成长的起初阶段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像长者受到这样那样的理性传统束缚,青年的审美自由和穿透力在网络文化中的表达是相对完整的,直接决定个体人格多元化的审美取向。而对于长者,网络只是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审美态度,不再可能影响或者改变他们的个体人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