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和工作,人才能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如今,很多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掩盖和回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有正视它,看清它,才能有效解决它,进而重塑健康心理。
冲破羞怯的樊篱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害羞的人。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欢公开亮相,不善于交际,有时候在路上碰到领导甚至会因怕羞而故意躲避,在人多的场合他们会躲在一边不言不语,有生人来了他们可能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敢露面……这些都是羞怯的表现。
羞怯意思就是羞涩胆怯,其主要表现为紧张、难为情和退缩,常称之为害羞。羞怯是一种心理障碍。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在生人、外人、众人、长辈面前,就会心生怯意,可能出现脸红、心跳,鼻尖和额头冒汗,甚至浑身肌肉紧张,脸上表情不自然等典型症状。别人看着不舒服,他们自己也觉得很难受。越是这样,这种人就越不愿与外人接触,不敢在众人面前露面。这会导致他们因羞怯而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人的羞怯心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某些角度来看,羞怯并不一定是一个完全贬义的词,有人甚至认为“适当的羞怯是一种美德”。因为有羞怯心理的人往往勤于思考,无意与他人竞争,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因此这种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不惹是非的老好人。
对于女人来说,羞怯甚至是一个褒义词,尤其是当“羞怯”和女人的“娇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娇羞是一种态,年轻的女孩子,面对自己心仪的男子,心下是鹿撞般咚咚跳着,再怎么铁马冰河、雷霆万钧,表面上却如桃花新绽,又娇又羞,肯定会叫人喜欢。即便是年龄稍大的女子,脸上露出娇羞也是很迷人的。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兰姨娘》中写道:“兰姨娘娇羞的笑着,就仿佛她是十八岁的大姑娘刚出嫁。”这娇羞,让人心疼,惹人怜爱,不忍碰触,像一朵含娇带露的花,爱不释手,想据为己有,却舍不得攀折,面对时,眉梢眼底,都是关爱,离开时,举手投足,都是牵挂和惦念。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娇羞虽好,但若是过了头,即便对女子也会很不利。有的人在别人侵犯自己的权益时,因为羞怯而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只会让一些自私的小人变本加厉地欺负自己。现实是残酷的,要宽容别人更要善待自己。在合理的权益面前一定要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有的人从小就很怕人,一见生人就心慌,就不敢吭声,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讲话就会脸红脖子粗的,明明自己会答的问题当众就是答不出来。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个怯弱的人,好像是命里注定的一样。心理学上把一个人对自己的全部特性的看法称为“自我观念”。一旦这个自我观念逐渐被强化和巩固,一个人就可能以一种习惯化,或固定化的模式去描述自己。其实,自我不是生成的,而是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消极的自我,就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自我。那么,如何塑造一个积极的自我呢?
1.把听者当成是自己的朋友
要想冲破羞怯的藩篱,就要从心理上把听话者当成朋友。容易害羞的人都知道,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在一起会比较轻松,一般不会紧张。所以,在和生人、外人接触时,为避免产生羞怯心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是熟人。”这样,紧张感就会消除很多,说起话来也会变得从容、淡定一些。
2.多充实自己
平时可以多看些书、多积累些知识,让自己的头脑充实起来。实际上,自己头脑充实了,自信心自然就会增强。一个人头脑充实、知识多,办法、想法也就会多起来。这样,说话、办事就会有优势,自己的把握就会大些。自己觉得有把握,胆子就会变大,如此一来,羞怯心理就会远离我们。
3.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
社交中要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就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怯弱性格的主要表现就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害羞、迟钝、沉默寡言,而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则可以使羞怯的人得到锻炼。交往的对象可以从自己身边选起,像同学、邻居、朋友等,从一些小型聚会中能学习简单的社交礼仪,并且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使自己不再那么羞于见人,羞于说话。然后,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只要主动坚持去介入,就能逐步适应社会交往,肯定会很自然地找到摆脱怯弱的途径。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变了,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4.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社交中,遇到突发事件或者与生活有较大差异的事情发生时,别暗示自己“我可不行”“这种情况下,我办不好了”,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胆小怕事。而要多问一问自己“怎么办”“如何才能办得更好”,这种潜在的自我肯定暗示会提高自信度和办事效率,会使自己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这样,在社交生活中反复锻炼,自身的处事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不要自觉低人一等,觉得自己事事、处处不如别人,要勇敢地迈好最难、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一旦迈出第一步,你就会觉得一切不过如此,没必要把自己想象的“可怜兮兮”的、什么都害怕都解决不了的样子。
5.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不要以“此时融入集体活动的时机不对”“我现在还有事不能参加集体活动”“我没必要参加”等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羞怯心理。
事实上,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他现在这个样的,而是逐渐地成为他现在这样的,这一过程的实现无疑是取决于每个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心理常识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所以,鲁迅有一句人们都认可的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攀比会让心理的天平失衡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心理天平就开始了左右不停的起伏,于是,我们就开始在这忙碌的世界上寻求心理平衡的砝码。平衡了当然好,满足、安慰……倘若不平衡,则会派生出攀比、嫉妒等偏激心理。
儿时,母亲的乳汁、温暖的怀抱是我们的平衡砝码。童年时,新衣、喜欢的玩具是我们的平衡砝码。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想追逐的东西太多了,金钱、美女、功名、利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更难以寻求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点。于是,有些人不断地追求,与人攀比,而忽视了对心理平衡支点的调节。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心理天平失衡,总是找不到平衡的支点。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盲目和别人攀比,眼中只有“我比他强”“我没人家好”的单调思想,所以,谈话时难免说出一些不让人入耳的话来,最后导致破坏彼此的友谊,成为社交圈里不受欢迎的人。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当然也是相互攀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盲目追求的心理,比如孩子进学校,父母会不惜重金地给他选择好学校,选择好教师,选择好班级,根本不从自己的孩子自身的条件出发去选择。这种攀比现象,会使孩子自己因进入了名校而骄傲,但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但使得家庭在经济上伤痕累累,而且也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之中产生不良的攀比心理。其实说到底,还是父母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一个攀比的心态,从而影响了孩子。
我们都知道“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可还是经常会将自己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比较,比得过就心满意足,比不过就生闷气,其实,这都是攀比之心在作怪。有攀比之心的人应该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心理平衡。放下攀比之心,生活就会轻松起来。
有些人之所以不喜欢同学聚会,就是因为大家聚在一起就要攀比:比老公的地位和事业、比老婆的温柔体贴、比家里住多大面积的房子、比有什么样的车子、比穿戴的是不是品牌、比家里装修的气派…….其实,这都是自寻烦恼。喜欢攀比的人越比越累,在人际交往中也不会被人们喜欢。
人群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而人群中的个人又是一个独立的小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因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根本无法相比,比来比去,根本毫无意义。
可能有人会讲,攀比能促进个体看清自己,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道路,很多攀比只是徒劳罢了,根本起不到促进的作用。攀比之心不可有,别让虚荣阻碍了你的正常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过得开心、过得舒服就好。如何才能消去攀比之心呢?
1.将攀比转换为恭喜
如果你已经有了攀比的心理,那请将攀比之心转换为恭喜之心。当让你惦念的美事落到别人头上的时候,攀比之心会让你无比痛苦、寝食难安,恭喜之心则会让你在他人的快乐之中分享快乐、分享经验。
2.不再嫉妒他人
嫉妒和攀比是一对孪生姐妹。一般越是内心狭隘的人,越容易嫉妒他人,也越容易拿自身去和别人比较。因此,根除嫉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攀比之心。
3.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应调整自我价值的确认方式。心理研究表明,自我价值确认越是倾向于社会标准,比如是通过周围人、社会流行观念等认知自己,虽然相对客观,但容易引发嫉妒、攀比;如果是倾向于内在标准,以自己的思考、内在的准则为参照,那样相对会减少自己与别人的比较。简单地与别人比较,往往会导致片面的看法。因为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方面很多,而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又不尽相同。自我价值的认知不能过分倾向于社会标准,也不能过分倾向于自己的内在标准,要两者结合,才能产生积极的认知心理。
如果你是一个攀比的人,那就停下你攀比的脚步,在社交生活中,攀比只会让你和别人对立起来,减少你的亲和力,使你慢慢被推出社交圈子。
如果一个人跟你攀比,你越是要跟他比,他就越起劲,反之,你随他去,不去搭理那种无聊的人,他就会觉得非常不自在,觉得跟你比没什么意思,慢慢就会减少要与你攀比的心思。
心理常识进门槛效应
在心理学中,“进门槛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关于这个效应的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别让孤僻成为阻碍交际的冰川
孤僻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的人一般为内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在社交中,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但也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因此,孤僻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因为孤僻的人缺乏朋友之间的欢乐与友谊,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很苦闷、压抑、沮丧,感受不到温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缺乏群体的支持,容易消沉、颓废。孤僻心理是怎么来的呢?
1.内心冷酷
有的人从小性子比较冷淡,常因某种贪婪的目的假意与人产生感情。这类人不具有生活的热情,心灵已被物质熔炼成钢铁一块,在他们心中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于是,他们习惯用冷冰冰的利益关系来替代人与人之间纯洁和善良的感情。所以,他们有时候看起来虽然很热情,但是内心却是极其孤僻的。
2.心理自负
有的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自己不高兴时,这种人往往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态度。这种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与他人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3.幼年受挫导致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会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求知欲,使其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从而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反之则会使人产生受挫感和自卑感。这样的人长大后性格就比较孤僻,不愿意与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