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像影子一样每天与我们相随,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验到它的存在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掌握情绪心理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力争摆脱坏情绪,调动好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控制好情绪,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情绪情感,也就是情绪。
有这么一首小诗:“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是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如果我们能控制好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自己进入洒脱豁达的境界,那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一个人早上起来心情好的话,就算工作繁重、生活琐碎,这一天也会过得很开心。反之,如果情绪不佳,即使再有趣的事情,他也会觉得无聊透顶。好情绪就像“发电机”,它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快乐,让人们满怀信心地过好每一天。相反,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对我们的健康也十分有害。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3倍。可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人的每一个决定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情绪的影响。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社会适应能力来说,情绪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愤怒的情绪是你自己产生的,如果你放任自己于愤怒的情绪中,很可能会使别人也感到愤怒、生气。因为坏情绪是能传染的。在生活中,每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下工作时,你应该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然后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之下。心理学家劝诫那些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的人,应先处理好心情,再投入精力处理事情。那么,怎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1.保证充足的睡眠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会大大减少。一般来说,人心情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积极乐观。
2.保持沉默
如果你不能对别人很好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么,你最好什么也别说。要在心中不断地告诉自己:沉默是金。要知道,讥讽、挖苦和指责别人,不仅对你自身毫无益处,而且会破坏别人内心的平静。
3.分散注意力
你可以找一个比较安静的角落,摆一个使你舒服的姿势,把思想集中于呼吸。也许这样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就不会把过多的心思花在那些消极的杂念上了。
4.多做运动
运动能使你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但比药物更胜一筹的是,健身运动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5.多读书
一本好书,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平时可以多读些关于人生经历的好书,看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6.接近自然
心情不好的时候,去买束鲜花或盆栽植物,或者到公园去转转,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也许你的心情就自然的好了。假如你并不可能总到户外去活动,那么,即使走到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绿树也对你的心情有所裨益。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我们成功的前提,更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保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制是最难得的美德,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遏制怒火,使周围的人望而却步;消沉时,又放纵自己的萎靡,把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关键是掌握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不被自己的坏情绪所左右,那么,他就不容易冲动,所以,就不会轻易后悔,因此,他总是安详而快乐的。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情绪的影响,能恰当地处理与调动自己或是别人的情绪,你会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反之,灵魂一旦被情绪牵制,它将会成为生活与交际的负担。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做到了这一点,就等于你已经选择了一条成功的捷径。
心理常识心态放松定律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那么,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你可能经历过这种事情,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在你着急的时候,电就是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下来,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忽然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而是心理定律。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危机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诫自己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故可以用理智驾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良好的心理状况是人的一生中适应各种挑战的精神支柱,是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动力。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其次,就是对情绪的人为控制。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儿,这就要求个人能够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稳定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老板批评后,会懊悔许久;谈判失利,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否认自己的全盘努力;面对一些繁琐小事,时常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平时看似很冷静,工作学习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却会变得头脑发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在作祟。情绪可催人向上,也可以使人陷入困境无法自拔。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我们应该培养和锻炼的一种能力。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是和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
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这样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事有效率。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人的心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也通过日常活动表现出来。健康的心理表现为情绪稳定,积极向上,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尽管人的情绪难免有变化,但是,心理健康的人的情绪基调是轻松愉快的。这种人会工作,会生活,并且会从中得到乐趣。可以这样说,人的情绪就是一把生命之火,情绪越好,生命之火燃烧得就越旺盛。
一个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会给自己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能安然处之。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这种人会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
做情绪的主人就是要让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在心中总是占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让它长久地贮存于心中。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而不狂,忧而不绝,胜而不骄,败而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要对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那么心情就总会是开朗的、乐观的。
人类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是一种“全天候的活动”,因为许多事都会左右我们的心情。谁能把自己的理智思维和情绪一起“握在自己手中”,谁就掌握了一种最重要的心理能力,谁就搭上了积极的顺风船,总有一天会航向彼岸。
心理常识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张弛有度,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就不会有学习和工作的业绩,人们就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没有紧张,或者紧张过度都不会有好的业绩。我们要的是适度紧张,这就好像琴弦一样,过松奏不出乐曲,过紧则声音刺耳,甚至会崩断,只有松紧适度才能奏出悦耳的声音。
我国古代流传着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一位技艺高超的、教授弓箭的师父在传授徒弟射箭的技巧时问他的徒弟:“你的臂力有多强?”徒弟说:“七石的弓(古代以石论弓的强度),我常把弓拉满几个时辰都不放。”言语间自豪之情跃然纸上。“很好!现在我要你把箭射出去!看看你能射多远!”师父说道。
信心百倍的徒弟忙用自己拉满七石的弓,将箭射了出去。徒弟以为已经射得很远了,心想,师父一定会夸奖自己一番的。
师父看后,却没有说什么,而是,也跟着射出一箭,用的是自己六石的弓,但是,却比徒弟射得远得多。
看着徒弟惊讶的表情,师父开口对徒弟说:“强弓要虚的时候多,满的时候少,才能维持弹性,成为强弓。倘若弦总是被拉紧的,就不可能射出有力的箭了。”
箭要想射得远,就要拉紧弦,但是拉得太紧,弦就会被拉断。人的精神也是这样,一味地将自己置于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中,得不到丝毫的休息,使我们自身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那结果就事与愿违了。就如举重一样,超过自身的承受力就举不起来了。如果说人是一只皮球,压力就是注入皮球的气体,超过一定的量,必然会使皮球爆炸。人若承受不了压力,心情太过紧张,身心必然会出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为了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困难。而困难的出现和克服,会引起人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严重时就会给人带来恐惧,形成焦虑。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有的人由于不了解心理紧张如何调控,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生命质量下降的情况。
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若长期、反复地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因此,人要克服紧张的心理,设法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心理紧张的自我调控之法呢?
1.不理睬外部的不良刺激
人陷入心理困境,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