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环保
今天,环保的重要性反复提及。《通知》中提到的宣传要求,我们平时基本上都做到了。在接受调查的人中,认为周围人完全欠缺环保知识的只有5.3%而已,但是认为周围人有环保知识却缺乏环保意识的竟高达84.3%!不能说环保知识宣传不够了,但如何让环保意识融入我们的生活确实是一个问题。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的演讲中说,“环境的破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缓慢到我们不能察觉”。或许正因如此,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始终不能把环保表现到日常生活之中。也许你会说: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可是事实上,地球留给我们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
人之过
我们所调查的人目前对于购物盛装物品的选择情况。遥遥领先的是纤维制环保袋以及背包、提包等,他们都有携带方便、可装物品种类范围大的特点。相较而言,盛不了小件的网兜、引起污染的塑料袋以及不易携带的小拉车和提篮就不受欢迎了。
受调查人目前装盛物品的使用情况。我们将装盛物品的分类概括为“方便随身携带”(随身背包、提包等)、“刻意携带”(可多次使用的购物袋、小车、篮子等)两种。结合两图可以看到,人们平时所选择的,都是能最大程度方便自己的装盛物品。由此来说,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难以消除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去购物时懒得自己携带装盛物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怕麻烦,恐怕才是难以放弃塑料购物袋的主要原因。
四、专家之言
(W:王正非,L:李壮壮,Z:张晨老师)
W:您在平常生活中还使用塑料袋吗?
Z:当然用啦。当垃圾袋,购物袋都很方便。
L:如果现在让您不用塑料袋,而让您选择一种塑料袋的代替品,您会选择什么?
Z:纸袋……但纸袋其实不好。我就考虑轻,容易拿嘛。
W:我们知道您是材料学领域的专家,请问您知不知道在您的研究领域中有没有合适的代替品?
Z:,没有。因为确实塑料袋或者塑料这种东西它轻便,这一点就很难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它轻,容易折叠,很容易携带。这个特点你说一时用其他的东西去代替,在现在的材料里找就我所知可能比较困难。我们从材料上来说,材料一般分三大类。一类叫金属,一类叫陶瓷,一类叫高分子,塑料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这三大类里边,金属是比较硬的,很难变形的东西;陶瓷虽然稍微轻一点,但是它很脆,而且它也是固体的,比较坚硬,很难变形。日常生活里我赞成限塑,但是高分子确实有它的一些很独特的优点。其他的材料里边,生物、天然材料可以代替(高分子),但是没有发现太多的天然材料,比如说棉,或者是刚才说的木材,就是纸,这种东西它也同样具备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要说找一个材料在现代的情况下代替(塑料)我觉得很难或者说不太容易。
L:那么您认为有没有可能就在高分子的范围之内,做出来一种塑料袋,它具有塑料袋的一切特点,同时还具有一种可降解的这种功能?
Z:在我们提出了能源、环保这些概念之后,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做这些事情。
很多很多人尝试做这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但是实话说现在的进展不是特别的明显。一方面当它可降解的时候它的性能、表现会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从现在来说,我们把它从小分子做成大分子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好不容易弄上它,这个结构相对来说它是比较牢的,你要想把它从那种状态再打成小分子,从现在来说比较困难。不能说做不到,可以做到,但是对条件来说有点儿苛刻。
W:我们看现在也有一些降解餐盒、降解塑料袋这种材料……
Z:这些材料降解是需要特种环境的,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把它放着,过了十天半个月它就降解了。它的降解需要很高的湿度、很高的温度,像是七八十度那样高,有时候还要再加一些细菌,就是加一些催化的东西,然后才能把它给降解掉。
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完成的,可能还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所以现在来说可降解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真的把它利用到实际的应用当中还有一定的距离。当然这个大家都会努力,因为这算是一个趋势。
W:我看国外有什么玉米塑料袋。
Z:那个也不容易降解。它是用玉米提出来的淀粉,添加了一些乙烯这类的东西,当然不是很多,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这个东西降解不是特别容易。
W:而且现在还有粮食问题什么的,也不是那么好实施。
Z:对,大家都是在尝试吧,不过能不能做到应用的程度,现在也很难说。就是大家都尽力去做,包括刚才说到的这个玉米淀粉,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淀粉你要是让它完全消失掉,就比如说在家里放上一袋面,放上两三年是不成问题的。说要把它放在一个密闭的环境里,给它加入酶、高温、高湿,那它就可以降解。不过一般来说回收塑料袋的事情没人来做。现在做起来市场啊、社会啊还不是特别成熟。
一个一个把垃圾桶盖掀起来,把垃圾袋一个一个拣出来回收,你得有人做这件事情啊。然后它分拣完了之后这个东西就是分拣了,一般也不再利用了。做这件事情纯粹是社会价值,一点经济效益都没有。
L:但是也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是吧?
Z:研究是一直都有人在做,包括可降解的,还有用完了以后在把它重新收回来,再把它做成新的东西的。回收的东西有人在做,关键就是怎么用那些废旧的东西,当然不是像那些黑心商那样直接用。从科学上来说吧,就是怎么给它有效地重复利用。而且现在国家很倡导所谓的能源和绿色这两个概念。至少咱们国家来说,对这两个很重视。对于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支持。
W:我们知道德国的高校在有机高分子这方面院系设置,有五十多种,投入也很大。那么咱们国家的投入呢?
Z:现在我们可能涉及这方面具体的还不是特别多吧,尤其在大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比较注重专业基础的培养,还是教一些正常、常规的这种专业基础。
如果进到研究生阶段的话,可以跟随导师。因为我们有一些老师是做这方面课题研究的,学生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再去学习、再去深入一些。在大学生阶段,比较少。这些目前来讲属于比较前沿的一个研究领域,因为作为材料来说我们还是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材料来,这么说有点儿矛盾,对于我们这些做材料的人来说还是希望把材料做得更好。作为材料来说我们当然希望做得越坚固越好,用的时间越长越好。一般有这种心理吧。你这个材料做得越坚固,使用的时间越长它就越不容易降解。然而在回收这块儿想做、在做,但可能做得不是特别多,只是一个方向而已。
W:感觉一种像塑料袋这种的工具,使用范围太广了,有的时候需要它坚固,有的时候不需要它坚固,但是没办法协调。
Z:是,我的一个同行,一个浙江大学的教授,他经常会提他觉得这种环保的意识不仅仅是专家的责任,作为材料的研究人员来说他有责任去考虑这个材料他怎么去回收,如何尽快地去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全社会每一个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稍加注意一点,然后在丢弃的方面自己能够克制一点,在包装的时候自己能够注意一点的话,(塑料袋)可以重复用许多次。塑料袋确实有一些污染,但是想想现在社会如果不使用塑料袋的话,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情。
就塑料袋回收来说,眼下来说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是如何做得更好,要多一些。
作为使用来说,在大部分领域里,是不太考虑回收问题的。国家会在鼓励,“863”计划、“973”计划中都有列出来了,它会列一个大方向,重点来资助,但是这个(高分子回收)只是几个方向中的一个。所以不是大家都去做这个事情,只是个别人做。
(受访者系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
五、以人为鉴
中国并不是抵制塑料购物袋的先行者。在世界各地不管是美洲、欧洲还是非洲,都有已经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抵制或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其中,比较常用的做法是使用替代性可降解产品、收取处理费、设置回收箱以及对违反者罚款等。
比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都有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法令。在英国,已经或即将禁用塑料购物袋的城镇已有约80个。英国虽然在使用塑料购物袋方面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定,但英国的一些大型商店已经开始行动,对顾客使用免费塑料购物袋进行限制。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利夫拉皮兹是北美第一个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城镇。在那里,商家提供塑料购物袋将被处以最高达1000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7.05元)的罚款。非洲的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地区,都出台了禁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德国,不管顾客是否使用,只要商店向消费者提供了塑料购物袋就要缴纳回收费。
六、总结
在《通知》实施后,市场上的塑料袋使用确实规范了一些,但是在合格塑料袋用量减少,环保理念渐入人心的同时,应该看到《通知》的局限。首先,《通知》的适用范围比较小,仅仅针对生活中的日常购物袋而忽略了包装用塑料袋,如印有LOGO的品牌包装袋,网络购物用包装袋等。其次,《通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需求照顾不够周全,如生鲜食品盛装问题和不同物品的分装问题。最关键的,《通知》所规定的收费,是否能真正从根本上对塑料袋的使用进行限制,值得推敲。在由消费者埋单的策略中,定价低了,作用有限;定价高了,塑料袋难保不会变成财富名片。
《通知》的初衷是减少塑料袋使用造成的污染浪费,且首当其冲是超薄袋。现在,超薄塑料袋虽然偃旗息鼓转战地下,但仍然具有生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从各方面对超薄塑料袋的生产、流通进行监督管理,让超薄袋淡出市场。如果市场确实对超薄袋有需求,也可以将塑料袋分成不同规格,并商品化,实行和其他商品相同的销售方式,增强消费者在消费塑料袋过程中的针对性,达到“需要时有塑料袋可以用,不必要时可以避免浪费”的效果。
调查后记
“限塑令”推出后,生活受到的影响还是挺明显的,所以选题并没有花太多时间。经验并不丰富,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摸索。最早我们只打算收集一些样本,统计一些数据,后来操作过程中顺理成章般地又加入了一些采访,一切只为了让调查显得更丰满一些。
开始并不顺利,在家乐福取样的时候差点被保安带到保卫处去,解释了很久才“逃生”,此后倍加小心。在采访的时候发动了身边的朋友们,与社会有了更亲密的接触。这次调查其意义本身是有限的,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阅历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和充实的机会。
通过这次调查有几点收获:第一,想做点什么就脚踏实地地做,从策划开始。
刚开始可能觉得看不到轨迹,但摸索着坐下来会有收获。第二,合作很重要,要和伙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一个人力量太小,好的伙伴是成功的一半。第三,一定要抓紧时间,事情开始时比较有激情,拖下去就越来越没劲头了。第四,调查时一定要注意方法,介绍信很重要,对于不同地点的不同要求也要注意,不要随便拍照。
在家乐福方庄店取样后,大壮和我都感到十分疲惫。这是当天的第三个点儿,还有最后一个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在大壮的提议下我进去拿了一瓶农夫和一瓶利趣拿铁。等待交费时我看到:站在前面的一位大娘一手交钱,一手从衣兜里掏出一串大号的装水果的连身袋子,然后撕下一个,将刚买的几件毛巾装了进去。这真是个“妙”招!过后,我问售货员对这种事的看法,她说:“常有,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教师评语
在我国众多城市中,大风扬起,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便像一只只空中异物盘旋于人们头顶,污染了视觉,更污染了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即限塑令)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而发布、实施的。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开始施行,理应得到人们的奉行,但实际效果如何?王正非、李壮壮两位同学于限塑令实行一月后(即2008年7月1日)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调查,得出了一些宝贵的真实数据,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因此,本选题非常具有社会时效性,也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各个场所实行限塑令的状况,作者分析深刻,眼光犀利,观点正确,据此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调查数据和结果对国家相关部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完善限塑令。
同时,该社会调查方法科学,材料翔实,数据和结果真实可信;报告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
(曾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