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49581300000011

第11章 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例(2)

收费·令人不安的“预言”

安置点不只免费提供板房,还免去了居民的水电费用。但随着免费的“爱心食堂”被收费的“平价食堂”取代,居民们也开始关注水电是否会变为有偿使用,甚至还有政府将对板房收取房租的说法悄然流传。

这种担忧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或否认,却在居民间急速传播。如果说食堂收费给部分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压力,那板房收费将会带来恐慌。因为居民可以说“自己做饭,不吃食堂”却很难能说“不住这板房了”。医疗卫生·“天使”还以洁净如此众多的人聚集一处,如果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到位的话,很容易以“人祸”续“天灾”。那么,在“幸福家园”安置点,这项工作又做得如何呢?

医疗·好医难为“缺药”之疗

在安置点的正门往左就能看见A区3幢的侧墙上写着“华益慰医疗队”。这里曾是华益慰医疗队的驻地。现在他们已经返京,接替他们工作的是都江堰第二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几间挂着“急诊室”“血液科”“药房”等牌子的板房,构成了安置点里特殊的医院。安置点内的居民前来就医免收一切费用。

我们在问卷中也了解了居民对于医疗点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评价:结果显示,除去近三成没去过医疗点的居民,多数人对于医疗点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都很满意。同时,却也有超过两成的居民认为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错,但医疗水平不敢恭维。

在进一步了解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访者对医疗点的印象都是“那儿没药。”

对此,医疗点办公室内一位大夫坦言安置点的药品不如灾前完备。一是因为从原医院药房“抢”出的药品并不多,二是因为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调拨或社会捐赠的药品主要针对感冒、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一些比较个例的病,药物就会比较缺乏”。

尽管药品存量不尽如人意,居民对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还是很高的,“都是和和气气的”。一位老婆婆说她前段时间拉肚子,家人半夜把她送到医疗点,值班的医生了解病情后拿了药,回去吃两天就好了。“她们也不容易,大半夜的都还有人值班,态度也很好,比我们以前去街上买药还好些”,这位老婆婆说。

卫生防疫·让一部分地方先干净

初到安置点时我们有点意外,这里的卫生条件远远好过我们之前的想象。除了打扫卫生,医疗点还成立了专门的科室负责防疫工作,每天对安置点内的生活设施进行消毒处理。

关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满意度,抽样50人的李克特五级量化调查结果如下:数据显示,多数人对于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工作持满意态度。事实上,防疫工作也显现出了应有的成效:截至2008年7月13日,安置点内没有出现过任何疫情。

但也有居民提出,安置点内消毒药剂的喷洒不如刚开始那么频繁了。

通过和居民的沟通,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卫生条件满意:家住B区59幢的一户居民就是“不满者”的代表。他们的板房门口,便是临时公交车站,右侧还有一个不知是规划还是“约定俗成”的垃圾堆。阳光下,垃圾堆散发出异味,公交车启动时还会被风带起扬尘。“那么热的天,板房里闷得不行,我们却不敢打开房门”,这家的女主人无奈地说道。

这个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区,他们多数选择了“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而总样本中3个“不太满意”的被访者都来自B区。难道A、B两区之间的实际环境真有什么差异吗?B区一位住户的解释是:国家领导人和记者前来安置点都会被带到A区,从不来B区,因此A区的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好于B区。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B区住户的认同,他们认为安置点在工作的落实上,对A区存在明显的倾斜。服务·“爱”是共通的语言洗衣房·服务和节电教育并举我们在安置点注意到A、B两区中间搭建了一间“LG爱心洗衣房”,里边摆放了20台全自动洗衣机。

13日一大早,就有很多居民前来洗衣服。据了解,这个洗衣房是LG公司捐建的,将在安置点存续期内供居民免费使用。在都江堰市的各大安置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洗衣房。据现场一位LG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免费提供洗衣机和洗衣粉,并且派工作人员来教居民们使用洗衣机,告诉他们各种衣料最合适的洗涤时间和洗涤模式。此后他们也会定期来检修洗衣机,“我们希望能为灾区的重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献一份爱心”。一位前来洗衣服的老婆婆一脸兴奋地告诉笔者:“有了洗衣房太方便了,平时我们要洗床上用品,打湿了水完全拖不动,现在只要放进去等上一阵,就可以直接晾晒了。而且脱过水,一会儿就能晾干。”

一早前来洗衣的王大妈对某些居民的做法很是愤怒:“公用的洗衣粉,很多人不自觉,悄悄地就拿回去了,今天我们过来就没洗衣粉了。”说着,王大妈指了指自己和其他居民手中自带的洗衣粉。

商业点·低价销售奉爱心

安置点除了有居民开设的小卖部外,还有“红旗连锁”设置的便民服务商店。

每间商店占用一间板房,一共有两间,均位于A区。

营业员告诉我们,这个商店商品的价格比红旗连锁其他店内低10%~15%,“我们一直是亏本经营,就是过来献一点爱心。”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商品价格确实较多数超市要低,比如“醒目”汽水,在外边售价在2.6元至3元不等,而这里的标价是2.2元。尽管价格便宜,但“每天的营业额不是很多,有时不到1000元,有时1000元多一点”,营业员介绍说,“多数都是购买必需的日用品,如洗发水什么的,买小食品的人相当少。”

心理援助·阴影遮不住阳光

地震之后,对灾民的心理援助十分重要。安置点内已建有两处固定的心理援助站。一处位于B区46幢,由成都市妇女联合会、华南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组建。另一处位于A区48幢,门上挂着“上海林紫心理关怀站”的牌子。两间屋,一间是会议室,一间是活动室。活动室中有几个小孩在玩耍。

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小孩来到这里,特别是灾区学校复课以前和周末,工作人员带着他们画画、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

我们看到孩子们画的大都是房子,多数只用了一种色调,“小孩子不善于用文字表达,我们就让他们画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从而了解他们心中的想法。地震带给他们的伤害着实有些深,一开始,大家的画上都是房子”,工作人员介绍说。渐渐地,随着灾后重建的进行和各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小朋友们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画作也变得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5月16日就从上海来到了都江堰,开展心理救助。“到了这里,最初是帮他们开展一些救援工作,那会儿大家生命都没能保证,还谈不到心理的救助,后来救援工作结束,我们才渐渐转到心理救助的工作上。”

截至7月1日,上海林紫心理关怀站一共对30余个家庭进行了重点的心理重建帮扶,同时,每天来玩儿的小孩心理也有了明显的好转。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心理恢复比我们想象中要快要好,四川人真的很坚强很乐观。”

林紫心理关怀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安置点存续的三年里他们都会在这里进行无偿的志愿服务。“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抹去一些人心中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