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成为优秀男人的9种资本
49572100000037

第37章 男人的成功与情商成正比——20几岁男人的情商资本(1)

全面提升你的情商

“情商”主要是指自我情绪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情商”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重要。心理学家认为,谁能有效地控制情绪,谁就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这话不一定全对,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情商”的重要。

无论在报纸还是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题“什么人才最抢手”、“什么专业前途无量”……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成为前途无量的抢手人才,但如果万一不是,就必须从头做起。除了要不断学习进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情商。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今后的社会中,公司职员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就像《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像林黛玉这种“不合群”的人,恐怕会很麻烦。现在,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样的话:“靠智商得到录用,靠情商得到提拔。”一旦进入一个单位,能不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情商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举一个小例子吧,香港演艺圈里的大哥大曾志伟在娱乐圈已经摸爬滚打27载,他以健康向上的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在外人心里,娱乐圈是一个灯红酒绿、是非不断的地方,而曾志伟虽在其中屡遭挫折,依然积极向上。日前他将处世情商公布于众:经得起失败。我成功是因为我比别人失败得多,很多人失败了,跌倒了,就站不起来也不想站起来。我却要找出失败的原因,再起步的时候就要避免相同的错误。

对组织而言,管理人员的情商往往是决生死的。三国时曹操评价袁绍,说他“好谋无断”,“好谋”说明他智商高,“无断”则说明他情商很低,后来袁绍果然败于曹操。曹操则不然,赤壁大败,逃跑的路上还哈哈大笑,稳定军心,说明他情商很高。在之前,楚汉之争时,项羽垓下大败,逃至乌江,别人劝他渡江,他却“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身亡。有首诗为此感叹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清照的诗更使人感慨: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可见,项羽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的情商是不高的。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写文章妙笔生花,讲起话口若悬河,抓工作头头是道,可是在为人处世上总使人觉得缺点什么。分析原因,不能笼统地说这些人素质不高,而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个人素质——“情商”。

善于工作的人,就要具有善于交往的素质、善于协调的方法、善于调动的能力,能做到调动一切有利于工作的积极因素。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干部,他平时说话办事总是不温不火,很多人都乐意在他手下工作。谈起个中奥秘,他总结了“七不”:不争权,人则和;不谋私,人则信;不独断,人则言;不偏倚,人则服;不拆台,人则助;不特殊,人则悦;不懒惰,人则学。仔细品来,这些处世原则,的确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

“情商”不光有天生因素,重要的还是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有些人对此有错误的看法。论文凭,自己不低,感到现有的知识足够用了,用不着再学什么。还有人一味信奉外行可以领导内行的说法,认为虽然我不懂,但可以驾驭懂的人。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他们对人缺乏应有的情感,又怎么能把周围的人吸引在自己身边呢?所以,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情商”,这是做领导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具备了较高的“情商”,才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快速、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沉着、冷静、果断地解决各类错综复杂的问题,以稳重、干练、亲和的形象,赢得同事、部属的尊重,把工作做得更好。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在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

用你的自尊使你免受庸俗、转瞬即逝的印象之左右。没有一种胜利比战胜自己及自己的冲动情绪更伟大:因为这是一种意志的胜利。即使当激情影响你的时候,也不要让它影响你的地位,特别是当你的地位对你很重要时。这是避免麻烦的明智之途,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捷径。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其实调整控制情绪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驾驭自己。在众多调整情绪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学一下“情绪转移法”,即暂时避开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兴趣投入到另一项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一个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可以转移的活动很多,你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外界事物对你的吸引力来选择,如各种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倾谈、阅读研究、琴棋书画等等。总之将情绪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

不要被女人左右你的情绪

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互感染,相互吸引,无所厚非,这是上帝给人类的美妙绝伦的情感,没有人可以将其改变。但你是否有时察觉到:你的情绪常为女人所左右?

在没有谈论本节话题时,事先说明一点,作者绝对不是要求读者作禁欲主义者,与女人绝缘。世界上除了男人,便是女人。在生活中,你不得不面对女人,你的母亲,你的妻子,你的女儿。男女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互的吸引力。彼此对对方有影响。问题是,在与女人交往过程中,如何避免自己的情绪为女人所左右?

传说中,苏格拉底的妻子性格暴戾,动不动就对苏格拉底大发雷霆。有一次,他的妻子又向他大发脾气,苏格拉底不予理睬,淡然走出家门继续他的思考。当他走到门口时,他的妻子从楼上泼下一桶水,把他淋成落汤鸡,苏格拉底只是默默地掏出手帕,拭去身上的水,自言自语道:“我就知道雷霆之后便是甘雨。”

假设你是苏格拉底,你能否做到这一点?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不会,我们的不会正是我们成不了苏格拉底的原因。这话也许过头了,但这多少有一些道理。

古代有个捕快,捉住了一个女贼,由于误了时辰,只得露宿荒庙之中。夜深人静,女贼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本钱,先是甜言蜜语诱骗捕快,尔后又许下美妙的诺言,又是向捕快眉目传情。捕快本是男青年,起初心中奇痒难耐,心神在美丽的女贼面前不得安宁。但一想到自己经受不住诱惑,一时不能把持而干了蠢事的后果,便抓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着“不可以!不可以!”一次又一次,擦了写,写完又擦掉,直至心绪宁静。

我们不得不佩服捕快,他知道自己的情绪在此时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此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自己情绪的主人。假设捕快因一念之差,一时冲动为女色所诱惑,他的失职便会使他丢掉脑袋,更遑论成为一名优秀的捕快。

英雄难过美人关。可也有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个女人。这实在令人费解,似乎是个悖论。

仔细推敲,便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夫妇,他们彼此相互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懂得相互尊重,彼此珍重对方,而不是去苛求对方。女人是男人一生不可或缺的伴侣,你回避不了。但重要的是,避免自己的情绪为女人所左右。当开始发觉如此时,无须害怕,注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余的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慢慢地使你的心绪安宁下来。好女人、好妻子是你事业成功的助手,也是你生活的伴侣,更是你避风的港湾。

记住,当你开始觉得自己围着女人转时,不要任其发展,控制住自己。任其发展,便会导致你事业的失败。

高智商男人是这样赢得成功的

对于男人来说,高智商意味着聪敏、精明、成熟、多金、富有魄力;呼风唤雨的富豪、能言善辩的政客、满嘴甜言蜜语的才俊……他们自古以来都是高智商男人的旗舰,他们挺立在生物链的高端,成为众多女性第一时间选择的对象。

1.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它是对自我生命的承诺,是对自己生命的敬畏。

杰弗里·波蒂洛教授曾向人讲述过他早年的经历:我小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得到了老师的嘉奖——一本世界地图册。那时,年少的我特别神往埃及。不巧的是,当天轮到我为家人烧水洗澡。我一边看地图册,一边烧火,看图到了入迷时,竟忘了烧火。爸爸气不打一处来,从浴室里出来,怒斥了我一顿:“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

那时我怔住了,我不晓得爸爸为何如此的生气,他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我不断地反问自己,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到那里去。

20年后,我长大了。我第一次出国旅游,首选的目标便是埃及。那时的埃及还未向游人开放观光金字塔。尽管如此,我还是去了,不为观光旅游,只为证明,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

“我的生命不需要被保证。”你也许觉得杰弗里·波蒂洛教授这样做很傻,千里迢迢从英国到埃及去,只为证明那句也许是不经意的怒斥。我想他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一命题,他是要让人知道你要成功,首先要给自己信心。

很多人就是这样,一开始有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开始奋斗。可往往遇到挫折便放弃了,或者遇有旁人说三道四,便收手不干。这样永远都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他一辈子都在找寻自己的目标,却又常常抛弃目标。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很富有,一个很贫苦。他们的志趣迥异,却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想到佛家圣地——浙江的普陀山去朝圣。一日,两人相遇,贫苦的僧人告诉富有的僧人说,他要到普陀山去。富有的僧人不觉好笑:“你凭什么而去?”贫苦的僧人说:“一个化缘的钵和一双腿。”富有的僧人嘲讽说:“我曾经几次想买船沿江而下,都没有去成,就凭你可以到那里?简直是无稽之谈。”说完拂袖而去。

贫苦的僧人口诵佛号而去,大步向前走。不几个月,两人又相遇。贫苦的僧人此时已从普陀山朝圣归来了。他向富有的僧人讲述了那里的礼佛盛事。向他诉说了那里虔诚的佛徒。富有的僧人惭愧不已,羞愧而去。从四川的西部到浙江的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不知道有几千里,可为什么有钱、有物质条件的人去不成,而条件不好的人却去成了呢?不难发现,贫苦的僧人对自己满怀信心,不为困难所吓倒,相信自己,每向前一步就便是向佛祖走近一步。

相似的故事不胜枚举,最为著名的是《西游记》里的唐僧的原型——唐玄奘,在那个交通极为落后的时代,去印度取经。学习佛经,是一种艰苦的生活。可为了心中的理想,唐玄奘毅然决定西去,过沙漠,跨雪山,不辞辛劳,沐风淋雨,一路而去,取回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立下了功绩。他的这种不畏困难、执著的信念,值得后人仿效。

但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自信不等同于固执,自信不排斥他人的善意提醒。世事往往是这样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那些前人的经验不加分析,而在“自信”的名义下全部封杀的人最后倒霉的是自己。因而,在考虑他人意见时,加以理性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为自己的成功找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