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10秒钟打造幽默高手
49568500000005

第5章 幽默的魅力(5)

幽默的对比可划分为画面、语言、人物和情境等四大类。画面的对比用于绘画艺术,语言、人物、情境的对比用于文学、戏剧、影视等艺术。这四类对比手法又可归纳为语言手段(包括文字语言、绘画语言、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等)和情节手段两大类。大多数幽默作品是将语言手段的对比和情节手段的对比交织使用的。这种交织具体地体现在反复、移植、颠倒和交叉等四种幽默创作的主要技巧手段上。

例如:某顾客在饭店里吃饭,吃出不少沙子,吐了一桌子。服务员上来问他:“饭里有不少沙子吧。”

顾客说:“也有米饭。”

反复

反复是幽默创作的主要技巧手段之一。反复作为一种修辞格式和艺术手法,可以是情节、语言、物体、动作、画面、音响、场面等的重复出现,但在幽默艺术中的反复则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迥然不同的人物身上或两种毫无共性的环境之中,使之同人物的某种特殊性格、气质、经历,同环境的某种特征以及艺术家的某种独特风格联系起来,产生一种明显的不谐调,以表达与人物正常逻辑、合理预想大相径庭的结果,或表现某种一意孤行、无法遏制的执拗,使原本枯燥的重复出现了喜剧性的色彩,取得强烈的幽默效果。这种反复的技巧不仅能在喜剧中产生幽默的效果,有时在悲剧中也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诡辩法

用奇特的错误逻辑导出问题的答案,使听者不以为谬,反觉得有趣。

例如,顾客:这一棉衣确实很暖和,但是不知道它能防雨吗?

商人:当然了,你见过地里有棉花打伞的吗?

移植

移植是幽默的主要技巧手段之一,即把在某种场合中显得十分自然、和谐的情节或语言移至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场合中去,使之与新环境构成超出人们正常设想和合理预想的种种矛盾,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移植包括情节移植和语言移植。情节移植以违背人们的正常思维逻辑为前提。对情节内容进行与环境失调的移植,即有意无视时间、场合、条件、对象等因素的变化,使人物和环境、现实和历史、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社会地位之间产生强烈的不谐调对比和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趣味横生的幽默审美价值来。语言移植是对修辞手法的反动,即有意打破语言的正常使用习惯。打破语言条件和语言手段之间的正常对应关系,有意选择似乎是最不恰当的词、词组和句子,进行反常组合,造成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失调和错乱状态,从而产生了幽默感。语言移植往往借助于对不同语体的错综使用即语体移植,或借用某些修辞格式如比喻、拈连、仿拟等,有时甚至对某些词语作更新词义的创造性处理,给人以新鲜、风趣之感,增添了幽默的情趣。

例如,麦克的妻子对他说:“你看隔壁的汤姆,每次出门都要亲吻太太,回家也要亲吻,你就不能像他那样吗?”

麦克回答:“可是我跟汤姆的太太还不很熟呢?”

比喻

比喻是幽默艺术中常用的修辞格式之一,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幽默艺术在运用语言移植技巧时常采取明喻和暗喻手法,在运用语言交叉技巧时常采取借喻手法。

明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暗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借喻则是以喻体代替本体。在语言移植技巧手段中,本体、喻体和喻词之间的差距极大,褒贬色彩也截然不同,含蓄而又出人意料的比喻给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产生意味深长、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在语言交叉技巧手段中,巧妙的借喻使表面意义上的喻体和其所暗示的、带有一定双关意义的本体构成交叉,令人在领悟了比喻的真正含义后发出会心的微笑,因而具有很强烈的幽默效果。

幽默所采用的比喻手法和一般修辞意义上的比喻在审美要求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比喻以贴切、神似、谐调为原则,但幽默则反其道而行之,刻意追求由反差过大或因对比荒谬所造成的不谐调,这是比喻的一种特殊用法。

例如,甲对阴沉着脸的乙说:“看!来了一朵乌云!”

乙:“怪不得青蛙高兴地叫了!”

颠倒

颠倒是构成幽默的矛盾冲突的主要技巧手段之一,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改换人物关系或本末、先后、大小、尊卑等关系,从而创造出具有浓郁幽默情趣的喜剧性场面。有时,词序的改换也能产生同样的幽默效果。人物关系的颠倒可以表现为父子、夫妻、长幼、男女、主仆等内容的错位,形成与人们相沿成习的传统观念相悖的新关系,具有极大的荒谬性和戏剧性,以致出现了风趣幽默的情节和结局。而本末、先后、大小、尊卑等的颠倒则通过事物关系的易位向人们的传统观念、正常逻辑和合理预想挑战,造成与人们认识规律的不谐调冲突,从而产生了情趣浓郁、联想丰富、寓意深长的幽默感。词序的颠倒形式上是语言上的,实际上是针对幽默的对象或人们熟习的某个格言、口号、定理或概念,以反常识的手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例如:列车员看了一位老太太的票后:“这是从瑞典那特堡到马尔摩的票,可我们这趟车是到新特歌堡的。”

老太太严肃地看着列车员问:“怎么办,难道就连司机也没发现他开的方向不对吗?”

曲解法

将本来不相干的事情巧妙地引入到原先叙述的事物中来,从而得出新的认识、体验和结论,造成幽默。

它的内容不是对某个概念、某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说明,而是根据语言的表达需要,假借谐音、多义等语言因素,故意对词语做出不正确的解释。在它的动态表现中,通常有心理期待突然扑空的因素。

例如,甲:我的马丢了,打算在报上登寻马启事。

乙:不行!因为你的马不认识字。

矛盾法

矛盾法作为幽默情节交叉技巧的具体体现,有答非所问、蓄意歪曲和自相矛盾三种形式。答非所问是指把对方提出的问题巧妙地引向与原来的思路迥然不同的方向,造成问者和答者两种不同思路的矛盾交叉。答非所问可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自觉者,是指答话者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做出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不顾左右而言他,回避对问题的实际回答。不自觉者,系指答话者在无意中形成了答非所问的局面,即对问题的理解错误导致了答复的相左。答非所问是幽默艺术家设计情节冲突时挑起不谐调因素相交的手法之一,具有明显的幽默效果。

幽默情节以非问答式的形态出现时,为了实现不同思路、逻辑的交叉,常常采用蓄意歪曲的手法,即有意漠视某些词语的本义或事物的真相,以造成两种不同理解的映照。歪曲对象可以是人们熟知的口号、故事、事实等,也可以是他人或自己的某一句话语。蓄意歪曲形式通过对原意的歪曲性引伸,挖掘出有悖于常理的新意,给人以强烈的不谐调感。蓄意歪曲与答非所问的表现手法相同,但前者以疑问对答的形式表现矛盾的交叉,后者则以陈述形式表现不同思想的相悖。矛盾法直接的表现形式是自相矛盾,即通过人物的言行不一、言语的前后矛盾和行为的相互抵触,造成幽默情节中不同人物之间及作品中人物与观赏者之间对人物某种品质或性格的不同认识的交叉。自相矛盾是幽默艺术家刻画喜剧性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

例如,某人演讲时说:大家都来了吧,没来的请举手。

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幽默语言交叉技巧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式,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使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产生不谐调交叉。谐音双关以语音为纽带,将两个毫不相干的词义联系在一起,使观赏者通过联想领悟艺术家的幽默感。

如卖热水器的商家做的广告:随心所“浴”。

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本义和转义),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彼此之间产生了双关。有些词语本无多义性,但在特定条件下受上下文影响,也可带有某种双关的含义。语义双关的修辞格式以语义的关联为纽带,利用本义和转义的差距造成幽默语言交叉,产生了含蓄的幽默效果。

词义引伸

词义引伸作为修辞格式,是比喻的特殊运用形式。在幽默语言交叉技巧手段中,词义引伸通过词语的本义和转义的人为交叉,产生出丰富的联想和暗示,造成了清晰的幽默感。在这种情况下。词语和语句通常是形式固定的习用形态,其本义或已消失,或已被淡忘、放弃。因此,当业已约定俗成的转义与重新引伸出来的本义相交时,就会产生新鲜、独特的幽默意境。

例如,甲:快下雨了。

乙:为什么?

甲:因为你的脸上布满乌云。

反语

反语是用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使反语和本意之间形成交叉。在幽默语言交叉技巧中,反语以语义的相互对立为前提,依靠具体语言环境的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把相反的双重意义以辅助性手段如语言符号和语调等衬托出来,使观赏者由字面的含义悟及其反面的本意,从而发出会心的微笑。反语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