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注意避免给宝宝吃太多的糖(特别是滞留于口腔时间较长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因为糖的酸性侵蚀会使乳牙珐琅质减弱,结果造成“烂牙”;其实,在保持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宝宝对糖的摄取和体内所需的量基本是足够的,因此不必给宝宝过多的含糖量高的零食和饮料,限制其进甜食的次数和数量,这样也可以避免宝宝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
6.学说话时期的心理呵护
宝宝开始说话的时间有早有晚,大多数宝宝要到2岁左右才能讲很多的词语,但也有少数宝宝在1岁多就能说很多话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般来说,大脑发育不良会影响宝宝语言发育,但宝宝说话晚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平时家长与宝宝很少说话,使宝宝很少得到练习说话的机会,因而影响宝宝语言的发育;一些家长对宝宝过于溺爱和迁就,总是根据宝宝的手势、眼神来满足其要求,忽视了对宝宝语言的训练,致使逐渐养成用手势代替说话的习惯,从而延缓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这些都说明,家长要注意宝宝说话时期的心理:
(1)寻找适合宝宝的说话方式:宝宝刚出生时,听不懂成人的话,但是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等话语时,久而久之,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宝宝的脑子里。
随着宝宝智力的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因此对于学说话时期的宝宝,家长要让其多和他人接触,从而寻找最适合宝宝的说话方式,还要鼓励宝宝去传达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
(2)不要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在宝宝学说话时期,当他已经明白家长的话,但还不会自己说出口,如宝宝指着奶瓶,家长马上就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奶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会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当宝宝不用说话时,家长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满足他的要求了,就减少了宝宝开口说话的欲望。当宝宝想喝水时,家长可以给他一个空奶瓶或水瓶,他拿着空奶瓶,想要得到水时,就会努力去说“水”,哪怕只是一个字,也应该鼓励他,这样就会让宝宝增加信心,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慢慢地也就学会说话了。
(3)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在学说话时期,家长要注意丰富宝宝的语言环境。家长要多多亲近宝宝,并经常与他沟通,给他讲故事,甚至朗读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文学作品给他听,千万不能忙着工作而忽视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宝宝学说话可是大有帮助的,另外,与宝宝说话时,尽量要面对他,让他看到你的嘴唇,学习发音的过程。
对宝宝错误的语音应该及时纠正。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这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加之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也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而家长对于这一情况,不能学宝宝的发音,应该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也就慢慢改正了。
7.学走路时期的心理呵护
从宝宝迈出第一步开始,他的情绪、行为都会跟着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他将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父母的小生命,并且还会在渴望与父母亲近和追求独立之间寻求平衡。宝宝到1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对行走这项新技能充满了新奇感,但是随着他们越走越稳当,甚至学会跑之后,他们又会时刻盯着爸妈,不愿爸妈离开他们。所以宝宝在学走路时期的心理呵护要注意:
(1)了解宝宝的个性变化:很多家长会发现,宝宝在学习走路之前性情都比较温和,而且很容易相处,但是自从他们迈出第一步之后就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性情也变得暴躁起来,甚至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不过也有些胆小的宝宝变得更加谨慎。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宝宝在学走路的时候,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个性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拓展。对于这一点,家长不要过度保护,更不要打击宝宝大胆探索的热情,但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2)帮助宝宝戒掉依赖性:宝宝学会走路之后,都会感到很兴奋,同时在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宝宝学会走路之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总被抱在怀里了,他会因此感受到成长的痛苦,因为他不能再完全依赖于父母了。所以在宝宝刚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家长就要告诉宝宝,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也是安全的,让宝宝做好准备,同时养成良好的再见的习惯。父母每次暂时的离开,都要告诉宝宝,自己很快就会回来的。
(3)面对宝宝的行为倒退:对于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可能会出现不愿走路的现象,还有些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前能够轻松地冒出个别单字,如爸、妈,但是当他忙于练习走路的时候可能就不再说这些字了;甚至有些宝宝在学走路的初期,还是喜欢爬行。面对宝宝的种种行为倒退现象,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应该耐心的鼓励宝宝,在心理上使宝宝得到自信,比如可以试着用玩具逗着宝宝学走路。
(4)避免宝宝心理受挫:在宝宝刚开始学会爬时,他就想着要站起来了;而宝宝一旦学会走路之后,他就想着要跑了。但是由于操之过急,宝宝的这些心愿就难以达成。家长面对这一情况,不要责备宝宝,也不能和宝宝较劲儿,应该多对宝宝说些鼓励的话,还要适时地给予帮助。当宝宝明显做不到某件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要适时的给予帮助,让他知道,请别人帮忙是完全可以的,以免宝宝心理受挫。
父母在享受宝宝学走路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正处于学步时期的宝宝所碰到的危险比学坐、学爬时的危险都大,在环境安全上尤其不能忽视。宝宝学走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阳台,没有围栏或栏杆高在85厘米以下,栏杆间隔过大超过10厘米以上,或者阳台上摆小凳子容易让宝宝误爬上去,而出现危险;其次要注意家具的摆设,尽量避免妨碍宝宝学习走路,家长要将所有具危险性的物品放置高处或移走,并且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锐的角,以防宝宝去碰撞。另外,门窗也要注意,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家长可以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而对于窗户,要注意宝宝走到窗边去玩窗帘绳,这样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
8.面对恐惧的心理呵护
在成长的过程中,恐惧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虽然在不同年龄的宝宝恐惧的对象是不同的,但害怕黑暗和陌生人,却是大多数宝宝都可能出现的。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宝宝驱散头上的“恐惧阴云”呢?
(1)让宝宝不再怕黑:不同年龄的宝宝害怕的事物是有所不同的,但黑暗是半岁至3岁的宝宝最害怕的。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想象力已经非常丰富,而他小脑袋中储存的知识和相关生活经验又限制了他知道真相。他能感觉到自己是弱小的,宝宝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力不能及,如他知道是什么东西惊吓了他,却不能很快逃开,类似的事情使宝宝更易感到害怕。所以家长这时就需要给宝宝多讲些开心的故事,多与熟悉的人交流,不要单独把宝宝留在较黑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