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43

第43章 行走的人生

人生实际上是在顶着一栋房子前行。当我们从母亲的身体分离出来,就在一所房子的某一个房间。城里的孩子在医院的产房里,农村的孩子在自己的家中,亲人们听到我们尖利而稚嫩的哭声会发出一片惊呼声,欢迎我们的到来,欢迎我们带给这个家庭无限的快乐。

在我们的房子里,会有许多人来看望我们,不管他们的辈分高低,都要按照风俗习惯,带上一份厚礼对我们降临这个世界表示衷心的祝福。尤其是在农村,我们住的房子门口的上边要挂上一缕红色布条,那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禁忌标志,所有的客人,都要通过特许才能进入房间探视我们。

我们的房子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圣地,我们躺在床上审视所有的人,并决定他们在房间停留的时间长短。倘若这个时候,我们不小心打一个喷嚏,不论客人身份有多么尊贵,他必须离开我们的房间。

青少年时期,我们在一个叫做教室的房间里完成我们人生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个房子严格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保证我们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专心积累人生所必需的知识,完成学业,为我们走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那一间间教室是我们一生最值得回味和留恋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向往的房子。

当我们步入社会,就开始了人生最艰苦最精彩的打拼,而事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我们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当然它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成就感。这时谈婚论嫁,我们的身上会披上一件金色外衣,成为我们赢得心仪爱人最具价值的砝码。如果我们无法为自己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我们的父母会责无旁贷地为我们建造或购买一套房子,给我们作为家来安放我们奔波的心灵和疲惫的身体。

假如我们有一天撒手而去,要把房子作为一笔财产留给我们的儿孙,当我们归于自然,仍然不忘为自己选择一个永远也无法离开的房子——一座不错的坟茔。

房子陪伴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我们一直居住在我们为之奋斗的房子中。

当我们仔细思量,我们的心不也是住在自己为之营造的心灵的房间吗?

爱恨情仇,分别居住在我们搭建的房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当爱一个人时,辗转反侧,缠绵徘徊,因为爱意盛满我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为了爱人的一次晚归,我们可能彻夜不眠,所有最坏的结果盘旋在我们情感的房间,无法排解无限的忧虑。当恨一个人时,铁板铜鼓,铿锵奋昂,愤懑的情绪膨胀弥漫,随时随刻都可能冲破理智的墙堤,以迅雷之势挥洒我们的仇恨,让愤怒的烈焰熊熊燃烧,烧毁人生一切的不满。

其实,人的内心是有许多个房间组成的,它们安放了我们在人生历程中的情感和事业,时日久了,要打开心灵的窗户,通通风,晾晒一下可能发腐的心情,或者释放一些陈旧的情感,让它们随岁月的风雨飘散,给自己的心灵更健康更新鲜的感受。否则,闷在房子里久了,人生就会发霉,即便是有金碧辉煌的房子,有游思如水的情感,那也只能在自己营造的牢房里作茧自缚,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副臭皮囊。

不要束缚我们的心灵,让它们跳出尘封的心房,到自然中舒展触角,感受生命的无限美好。

这个时候,回望人生,可以留恋的不仅仅是那所苦苦追寻的房子了。

绸盖驼皮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毳,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痴,尽以好毯覆之皮上,毯尽烂坏。皮毯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毯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