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41

第41章 秃头的梦想

最近,有一件事情被炒得沸沸扬扬,就是在汶川地震的赈灾募捐上,中国地产老大万科的王石先是捐资两百万,被网民痛唾。随后王石的言论又被万民指责,痛定思痛的王石及万科的董事会拿出一个亿,要在震区做一个公益性的项目,又遭到网民的质疑,把万科把王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万科及王石的声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些网民呼吁要发起抵制万科产品的行动。

面对这样的危机,王石和他的万科采取低调处理,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目的是想用事实回击网民的质疑。

但是,按照万科的说法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在这漫长的三年里,王石和他的万科能坚持多久?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可能产生的巨额利益,王石和万科是否能够坚守住最初的承诺,又如何拿出让公众信服的证据,证明在这个项目上万科是没有分文利润的,这也许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

但是,这个问题反映出一个事实:就是中国内地目前的房价确实太高,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只要有机会,就会有人拿房价说事。

同时,也折射出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消费者群体的不成熟,没有认真反省房价过高,是否与购房者有着直接的因素。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秃头求医”,大意是说:有一个人天生秃头,到处打听能够治好秃头的良方。经人介绍,得知城里有一个名医能够医治,就前去求医,那个医生看着他的秃头,脱下自己的帽子,说如果我能治好,我的头就不秃了。

钱钟书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城外的风景各有不同,进去与出来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禅意:世人或外道如果所修非正道之法而痴望的业果;或者只修了一些微小的福,自以为满足,可以成为菩提,岂不是和这个秃头一样的愚蠢可笑吗?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开发商充分利用其主导地位,刻意夸大投资房地产的诱人前景,而一些消费者不明就里,盲目跟进,客观上对房价的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期望得到丰厚的收益,结果成为负债累累的房奴,从某种意义上,是助纣为虐的行径,也是秃头的梦想。

房奴的梦想是一厢情愿的,以道听途说的消息,或是一知半解的理解,认定房价是涨涨涨的,就像秃头一样,道听途说,误认为名医可以医治好自己的秃头,殊不知名医也陷入了脱发的困境。看到别人住大房子,自己也想住大房子,自己确实需要大房子吗?自己能否承担起大房子的费用?

看到别人投资房子赚了钱,自己也想投资房子,有那么多资金吗?对房地产了解多少?不知水有多深就敢跳下去,胆子是否太大了。在这样虚幻的追求中,把自己有限的收入投到房子上,渴望成为富翁,似乎就是以小有的修为,期盼修成菩提,多么可笑。

反观王石等地产大佬的行为,有利用强势地位圈钱的嫌疑,那是市场需求的必然;可是,如果购房者更成熟更理智,不去随着开发商的指挥棒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住房,根据自己的经济势力作出科学的投资选择和判断,应该不会把自己主动划入房奴的行列,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竞争就会更有序更健康。

秃头天生,梦想长发,愿望是美好的,但是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谋求美化,而不是盲目听人言语,到处胡乱求医,结果是枉费心机。

佛说:世上的人,因为有生老病死的苦恼,欲求长生不老之道,不知向已料生死、已证圣果的佛菩萨、出世圣人求学问,却盲目地向外道婆罗门之流问道,哪知他们自己也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解脱。

秃头求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