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药了
49543000000001

第1章 移居怀清

在祁国与宁国交界处的疆埸之地,有一个巴掌大小的村子,因村人傍怀清溪长养,故名为怀清村。村里不足百人,村子依山依水,背有林木,在山腰坐落着。怀清溪从山下蜿蜒曲折流经各户门前,供村人日常饮用,四季不断。村子坐落的山也叫怀清山,终年青翠,住久了人,少有大型有威胁性的野兽出没。村子里有劳动力的青年侍弄着山下的百十来亩田地,年老的或者没个依靠的寡妇常常拎个篮子去山里挖药材,村人大都在山腰长大,对山是有敬无畏。山里的药材又是天生地长,丰富的紧。挖来的药材经过整理晾晒,再趁着过年村人到镇上办年货的当头儿,托个可靠的将药材带到镇上的药材铺子里换些银子,也算一年的生计有个着落。每每年关,是镇上药材铺子里的老板最为高兴的时候,村人实在,挖药材的怀清山又是有好风水的,药材的好坏立见高下。以次充好掺虚弄假是见不了的,为个一文两文钱同药材铺子里的老板泼皮耍赖的更是少见,也不拘给个价格,银钱周转不来给些东西也成,不计多少,看村人那交易药材的大方派头,倒是比腰缠万贯的差不了多少。凭个心性罢了!

大约是近年上位的皇帝经略难伸,祁、宁、姜三国战火频仍,怀清村地处疆埸地,一无砖石土木垒成的铜墙铁壁,二无可移山倒海的旷世神人,十年疆火仍未能憾其分毫,究其原因,要归功于怀清村的创始人周怀清。

这周怀清原名周清,是姜国的落第秀才,世代家居汉阳,家中颇有资产,在当地也算数一数二的大户。谁知到了周清这一代,老天爷像是把它世代对周家的眷顾都收回去了一样,周清屡试不第不说,周老爷子给自家宝贝儿子说的媳妇儿,竟像赶接力赛似的一个接一个的赶着找阎王话家常。一时间,整个汉阳城的人对周家是又讽又怕,讽的是周家老爷子端端正正的供着十一房小妾,那么多年竟然只挤出来周清这一根独苗。汉阳城的人谁不知道周老爷子驭妻有道,平常内宅里那些没事下下绊子、投投毒什么的完全是没有的事儿。估计就连姜国皇帝见了周老爷子,在驭妻方面,还要恭恭敬敬的尊称周老爷子一声师傅呢!可就在这和平安宁堪比汉阳东街承月寺的周府,继周老爷子十一房小妾只得一子的笑谈只后,竟又出了堂堂周家大少娶不到媳妇儿的怪事,能不讽吗?别说周家在汉阳也算数一数二的大户,就是一贫如洗,凭着周少爷那一张连花满楼看门的龟奴见了都走不动道的脸,估计情愿倒贴嫁妆嫁的姑娘都能从汉阳东街承月寺排到西街玉枫楼。可事实是媳妇儿说一个就被阎王爷拉去一个,你说这叫什么事啊!好不容易经承月寺的高僧指点托王媒婆说了个命硬的姑娘,就西街玉枫楼对面那个买豆腐的那个,水灵灵的,可这亲还没说两天呢,那姑娘就差点被意外倒下的一棵一人多粗的树砸成豆腐渣了!命是保住了,人姑娘的一双腿交代了。搁平常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眼见实打实的发生了,汉阳城不乏想象力丰富的,幸灾乐祸的也不少。什么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传的到处都是,连玉枫楼说书的铁嘴赵二也说是周老爷子小妾太多,连带这周少爷的一快儿娶了,可怜周家少爷一表人才,因承着自家老爹的孽而孤寡终生。为此汉阳城的姑娘们没少芳心暗碎,暗地里不知把周老爹骂了多少遍。可关乎性命的事,谁敢?

周老爷子为了自家宝贝儿子可算是操碎了心,承月寺的门槛都快被周老爷子给踏平了,香油钱更是捐了成箱成箱的,以至于承月寺的方丈见了周老爷子乐的眼都睁不开了,那体型更是有赶超殿上供着的那位的趋势。除此之外,你说那大街小巷东街西巷的神算、赛神仙什么的有哪个不认识周老爷子?估计见了周老爷子比见自家娘老子都亲呢!

啥?算算周少爷为啥找不着媳妇?这还不简单,先调一碗符水再说,别看这符水花花绿绿的,白送给城门口的叫花子人家都未必肯要,可这端到周老爷子面前都是银子啊!

啥?你说关于玉枫楼那说书的嘲讽?“老子娶了十一房小妾,老子的爹都不管老子,赵二你寿堂的管个毛啊!”周老爷子穿着第十一房小妾刚做的红绸袍子站在玉枫楼的门檐子上甩这俩膀子中气十足的吼着,灰白的胡子上还沾了两滴说话太激动喷出来的唾沫腥子,周老爷子大手一挥抹了完事,那雄姿,不比当年玉虎山上的土匪光明正大的来抢劫的差!

虎父能有犬子吗?当然没有!再来说说周少爷。那一天周少爷正在玉枫楼隔间里喝茶,就听见赵二在楼下唾沫横飞的拿周家的事说道,周围还围着一圈听的津津有味的男女老少,周少爷见了也不吱声,就用修长白净的手端着芙蓉玉的琉璃杯子阴测测的笑着,笑的旁边站着的小厮腿都软了。后来再也没人见过赵二,倒是有醉酒的汉子闲话时说过城门口一个乞丐挺像赵二的。不过,这样的事,也没几个上心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整个汉阳城的半边天都被周家的一场大火染红了。没人救火,人们心里都明白,这样大的火势,想救火无疑是拿命跟阎王爷赌博。周家居姜国汉阳百年,做的坏事不多好事也不少,比如说东街的承月寺是周老爷子一手出钱建造的,再比如说西街花满楼到东城门口的路也是周老爷子出钱修建的,城门口有周家标记的施粥棚子仍在好好的立着,常有乞丐徘徊,却再也不见长相凶狠粗声粗气却给粥份量十足的周家小厮了,人们走道拜佛的时候常想起财大气粗的周老爷子,却从没人想起烧了两天两夜不曾被人淋过一桶水的大火。邻里乡亲的谁没受过周老爷子的恩惠?谁没借过周家十两八两的银子?怕丢了性命不救火是人之常情,可谁又能说或多或少不存在着周家人死光了不用还债的侥幸心理。未必都是狼心狗肺的人,在自身安全与利益的情况下,却都选择了沉默与观望。

百年周家一火湮没,姜国汉阳少了周清,祁国与宁国交界疆埸之地,多了周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