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慢旅行
49541700000005

第5章 马达加斯加:比电影更精彩

非洲从来不属于平庸,要么让人恐惧,要么让人爱死!马达加斯加,一个遥远的孤立于非洲大陆之外的非洲岛国,显然更像是人类梦想中的伊甸园。不然,以《马达加斯加》为片名的电影也不会接二连三地拍成了“连续剧”,票房业绩惊人。

我的好奇心总是不会满足于电影和文字,我要像冠卷尾鸟似的,飞到马达加斯加。用我的双眼去验证马达加斯加到底是不是上帝精心营造的乐园?

狐猴慵懒的幸福生活

当衣食无忧时,人类喜欢享受闲适的时光。到了马达加斯加,才知道人家狐猴早就过上了这样幸福的生活。小小的马达加斯加有17个国家公园,还为狐猴专门建立了多个保护区。每一只狐猴都登记在册,享受着国家津贴。

狐猴是真正从史前幸存下来的动物。在恐龙时代后期,这种灵长类动物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在时光不知疲倦地轮转和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可怜的狐猴在许多国家都成了其他物种的盘中餐,只有马达加斯加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保护了它们。马达加斯加简直就是狐猴的“诺亚方舟”!

据统计,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共有54种,恰好是一副扑克牌的张数。其中,最帅的狐猴是生活在昂达西贝国家森林保护区中的环尾狐猴,它也是动画片《马达加斯加》里13世狐猴国王朱利安的真实原型,现在人们也习惯叫它国王狐猴。这种狐猴很有人性,特别喜欢在地面上活动,而不像其他狐猴那样趴在树枝上。环尾狐猴还有一种嗜好,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朝着太阳张开四肢,使温暖的阳光洒满胸部、腹部、两臂和大腿,因此马达加斯加人又称它们为“崇拜太阳的动物”。

鼠狐猴也让我过目不忘,它是马达加斯加体形最小的狐猴,那是我在哈努马法纳国家公园打着手电筒寻觅到的。鼠狐猴不仅外形小巧如鼠,而且也是一种夜行动物。鼠狐猴夜行的习惯刺激了视网膜色素层的发育,大大增强了它的夜视能力,加上它还拥有十分发达的捕捉超声波的听觉器官,鼠狐猴才练就成举世罕见的“武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色中,它突然伸出两只前爪精准地捕获空中飞蛾,极像中国小说中身怀绝技的妖魔鬼怪。

与体形最大、尾巴最短的狐猴Indri相遇,是在昂达西贝国家公园。马达加斯加人更喜欢叫这种大狐猴Babakoto。马达加斯加语Baba是父亲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Koto的爸爸”。当地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天小男孩Koto爬到树上,被一群蜜蜂围攻,紧急关头大狐猴上树救了它,于是Indri就成了koto的再生父亲。

在昂达西贝森林中找寻大狐猴的身影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Babakoto拥有与它的形不相称的巨掌,这双巨掌使它能牢牢地抓住粗壮的树枝,从而自如地在森林中腾越;二是Babakoto每天都要举行许多次响彻云霄的“大合唱”,像是宣示地界主权,又像是寻开心。总之,我觉得Babakoto比任何一种狐猴都可爱,莫非我潜意识也是受了那个民间传说的影响?

卡达芙,女人的美容树

在穆隆达瓦,可以享受的东西太多。爱吃海鲜的人,更是如鱼得水。一只七八两重的螃蟹只要500阿里亚里(相当于人民币1.6元),像不要钱似的。爱戏水玩沙的人,这里有美丽干净的海滩,还有一帮纯真的孩子很乐意陪你玩。不然,就像我一样租艘小船,选择出海,去看海上葱郁无边的红树林,然后登上一座叫Nosy Kely的小岛,到渔村里体验当地渔民的乡村生活。

在Nosy Kely沙滩上,渔妇的塑料盆里放着两条待售的鱼儿,一看,不禁一惊:这是小双髻鲨啊!这种鲨鱼长得特别有趣:头犹如一把锤子,眼睛长在锤子的双端,可准确地定位猎物的方向。然而,遇上聪明的人类,这些身怀绝技的鱼儿也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

当然,来到Nosy Kely小岛,最大的收获是搞清楚了马达加斯加女人脸上涂抹的美容“泥巴”,原来得益于岛上生长着的一种树。这种树叫卡达芙(Katafray),有“愈疗之树”的美誉,涂到脸上的感觉凉凉的,很舒服,很防晒。据说卡达芙含有皮肤日常美容保湿所需的重要元素,能令肌肤一天都保持水润光滑。用化妆品的广告来说,它具有很强的表皮锁水能力,是天生的美容佳品。

正在井边洗衣服的姑娘十分热情,她为我演示了取树皮、磨树皮、涂抹到脸颊上的全过程。在我看来,满脸“泥巴”的她,不仅外貌深得卡达芙润泽,而且心灵亦如“治愈之树”一样给人以温暖如春的美感。

邂逅鲜花纸工坊

马达加斯加7号公路是首都塔那那利佛通往西海岸海滨城市图利亚最好的国道。途经安巴拉沃(Ambalavao)时,我在一家客栈吃了午餐,依旧是牛肉、猪肉和香肠的马达加斯加烹饪法。要怎么描述马达加斯加极好的生态呢?呵呵,连上个厕所都能遇见大蜥蜴,欣赏它悠游于开满艳丽花朵的三角梅丛中。

客栈后面有一座鲜花纸工坊,制作的原料来自于一种叫Avoha的树,加热其树皮,锤击之,从中提取纤维,先制作出纸张,然后在纸张上缀贴鲜花和草叶,并在阳光下晒干,经手工撕边,制作成贺卡、挂画。整个过程原始、浪漫、环保。

这样制作出来的鲜花笺,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唐朝女诗人薛涛参与制作的浣花笺,这种红色纸笺曾被薛涛用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并以“薛涛笺”闻名于唐代文坛。相传它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而成。而安巴拉沃的鲜花笺,其原料亦来自树皮和花草,丝毫不逊色于“薛涛笺”,在上面写诗亦是富有雅趣的。我忍不住买了一些鲜花笺,让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亲友们也闻一闻马达加斯加的花香。

回国后,我专门到图书馆查找了资料,才知道马达加斯加最早的造纸工坊就在安巴拉沃,而且这种造纸工艺从未失传。产于安巴拉沃的鲜花笺等手工鲜花艺术纸,很受欧洲、日本等地消费者的欢迎,我带回国的鲜花笺也让亲友们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