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49530900000003

第3章 资源和灾源(1)

第一节总源的概述

一、总源的定义

通常,一提到资源,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等各种各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质要素。这固然说明这些自然要素的主要意义,但是,它们并不是本书所论的总源的全部内容。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将“劳动”即人的要素放置到一个关键的位置,对我们科学地认识“总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资源”是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的。如果没有了人类劳动的参与,资源说就是不可理喻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的存在视为资源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

据此,我们在此提出“总源”的假说,借以概括“资源的来源”的总和。所谓“总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社会要素。或者说,“总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二、总源的特征

总源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

1.客观存在性

总源必然客观存在。它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客观的物质,比如矿产、土地、水资源等;又包括对社会生活和生产起重要作用的社会存在物质,如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国家机器、社会机构、民间团体等;还包括以文字、声音、影像等为媒介的信息存在物。

2.价值性

总源必须能够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人类对总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或对总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在人类早期,水、阳光、土地、森林等等都还不是一种资源,只是大自然无偿的存在。人类以自然的方式从自然中获得生活资料,人们或居住于天然形成的洞穴,或在大树上筑窝居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利用自然的方式。对于食物来源,狩猎与采集野生的动植物已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今天我们也还能想象得出,也许在人类所处的那个时期,自然向人类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对于满足当时的人们的需求来说是极大丰富的。在地球布满茂盛的森林的时代,人类所能向大自然索取的实在是太少太少。而随着农业的发展,这一切开始成为与人类生存与改善生活品质的资源。在随后的岁月中,人类学会了使用种种工具来扩大耕作面积,通过物种的培植来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人类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利用不断发展,目的在于从自然中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运用自身的智慧,随心所欲地利用着自然资源。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资源进行充分加工是轻而易举的事,人类在能源的利用与获得新的动力方面得到了大的进展,其利用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能源本身,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功能巨大的能源,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3.相互影响性

人与总源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总源关系史。人与总源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总源是承载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中包括动植物在内的各类物质是一个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从来就处于生态系统之中而不是置身其外。人与总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总源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总源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总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对总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总源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总源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他强调指出,我们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还有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不断,都是人与总源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我们不能肆意的蹂躏总源。

三、总源的意义

据上所述,总源的外延包括客观物质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信息存在物三种,这三种物质无一不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本书第二部分还将有详细论述,这里只做简单概括。

总的来说,总源于人类之所以不可或缺,全在于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人的需要便是我们认识总源意义的一个关键视角。

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如何变化,人作为一个血肉之躯,永远无法改变他从自然发展而来的事实。人的自然本质决定了他与自然之间的这种血肉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免不了为了维持生命,争取食物、生存空间等等。这一根本自然特征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的。所以我们只有认同,利己是人的本能选择。求生的欲望,以及附着的其他追求,就成为人欲望的源泉,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满足生命延续,就成了我们的基本权益,即生存权,以及伴生的权益,比如健康、安全、所有权等等。这些属性的满足必然要通过自然和人类的生产来提供。作为必需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即是人们生产所必需的,也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

其次,人同时也是社会的存在物,总源是维系人类社会关系的客观要素。

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属性。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总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形成于社会生产之中,形成于人类劳动之中。而总源既为人类生产提供材料,提供对象,提供组织形式,还为其提供环境,甚至还提供劳动的主体——劳动者,即人力资源。

再次,人作为社会的存在,必然具备精神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人在家庭和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养成的精神特性。离开人类生活,人将无法获得人的利他情感、意志品质、理性思维和道德素养等精神特性。所以,人的精神属性的产生是根植于人的社会生活,包括其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经历等各种能对其产生精神影响的综合。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精神的存在物,都需要不断的巩固、更新、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人才会具有意志力和独立性。而精神世界的巩固、更新、发展都离不开宗教、文学艺术、学校、国家等一系列作为社会存在的总源来提供。

总之,总源既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又为人类提供劳动的主体、客体和组织形式,还为人类提供永续的智力支援的精神保证。这便是总源的意义的总括。

综上所述,我们大抵对总源有了初步了解。总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先于人类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和演化,而且,总源存在的意义必然要通过人类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第二节资源

一、资源的定义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根据《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二、人类对资源的认识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看法,历来都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劳力经济时期、自然经济时期和知识经济时期。

1.人类经济发展时期概述

(1)劳力经济时期

劳力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很低。对多数资源来说,短缺问题并不突出生产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力资源的占有来进行,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相对于农业经济时期。

(2)自然经济时期

传统经济学往往把农业经济叫作自然经济。从资源学的角度,所谓自然经济就是指工业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得大多数可认识资源都成为短缺资源。尽管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铁矿石和煤、石油等发展机器生产的主要资源很快成为短缺资源,开始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生产的分配主要按自然资源的占有来进行。

(3)知识经济时期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基础产业的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形成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人类认识资源的能力、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自然资源的作用退居次要地位,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征服论等多种认识阶段与相应的处理方式,才进入到协调论的现代,即人、自然和技术这个大系统应该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工业时代,人类对资源采取耗竭式的占有和使用方式,不断使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产生强大震动。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使得经济不能持续发展,不断出现能源危机,导致人类生活不能稳步提高,时常出现巨幅涨落。进入到现代,人们逐渐悟出,人类只不过是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必须和其他要素协调发展,力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经济的关系。

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这样写道:“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筏,塞源而欲流长也。”从这段话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朴素的资源和资源价值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