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楚霸王项羽传
49523200000013

第13章 破釜沉舟一战成功(5)

章邯没有办法避开这场战斗。他的想法是只要守住甬路就行,不与楚军野战,也不准备投入太多的生力军。但是楚军的勇气却令章邯大出意外。他派去的部队竟显得不堪一击,几乎是出兵的同时,就收到告急。

章邯被甬路束住了他的手脚,为了避免甬路失守,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派出部队去增援,前后9次,直到最后一次,章邯是以他的所有部队在与项羽的部队决战了。章邯感到他的心在往下沉。他已经没有后续部队了。

在战斗中,每一个将军都明白这一点,不可以一出击就把所有的预备队派上前线。

章邯虽然不是一下子派出他的所有预备队的,但是那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同样是在战斗刚刚开始不久,就再也没有预备队可派了。

直到这时,章邯还是不能相信,与他对战的就是前不久败在他手下的那个楚军。

刚刚与项羽对敌的时候,章邯的心中充满着轻视。他战胜了项梁,并且杀死了他,所以章邯不相信项梁的侄儿会比项梁高明多少。直到现在,章邯才发现他的对手并不是平凡的人,而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可是等他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

章邯几乎是咬着牙冲上战场的,他没有别的办法了,也可以说,是项羽逼得他不能用别的办法,只能是与项羽决一死战。

章邯受过相当好的军事教育,对战争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案,但是他可从未给自己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方案。

这是战争?

不,是拚命!

章邯可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跟人家拚命的。

但项羽是来拚命的!

秦楚两军的差异也正是在这里。秦军是来这里打仗的,他们的目的只是胜利。而楚军到这里是来拚命的,他们早在走向战场以前就已经使他们自己身处绝境了,他们与秦车战斗是为了赢回自己的命。

秦楚两国都是全力投入,就在甬路边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拚杀。

嘁杀声传出几十里地。诸侯救赵的十几支部队,没有一家敢于冲上战场,去助楚兵一臂之力。每一路军的大营都是关闭的。他们的将军们都站在营垒上向外观看着战局的变化。

战斗十分激烈。

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们在自己的营垒中观看着这一场罕见的拚杀,他们感到自己的腿在战抖。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位将军都十分清楚这一点,他们本人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都经历过几次他们自己认为是十分险恶的战争,可是现在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大战,却是他们前所未见的。与眼前进行的这场战役相比,他们以前所遇到的恶战都不过如同是一场儿戏。他们都在想,在回忆,在比较,如果他们的部队出现在这样一场战役中将会出现什么后果,无疑,只能是全军覆没,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地任敌人去屠杀。如果他们本人现在是战场上一方的领导,他们正在与章邯或者说是与项羽作战,他们会怎么样做,无疑地,他们会掉转自己的马头,没命地向战场外奔逃。想到这些,他们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战抖的双腿。

项羽却一点也不发抖。楚军将士们也没有发抖。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他们以一种无法形容的狂热精神冲向秦军的阵地。

战线像一条受伤的蛇。在痛苦地扭曲、扭曲……

双方早已用上了所有的部队,他们都没有其他的兵力可以再投入战斗了。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战场上拚杀的两军不但比勇气,也是在比毅力。

战场上两军拚杀所激起的尘土,如炊烟缕缕升起,随着轻烟而去的,还有数不清的亡灵。对于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他们获取胜利的地方,对于在静默中观察的人们来说,这里就是人间的地狱。

在扔下数不清的尸体后,战线向秦军阵地扭曲。

楚军的勇气使秦军最终感到胆怯。

章邯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他对战局无可奈何。他不再抱任何打胜的想法。最终,随着章邯的一声长叹,秦军全线瓦解。章邯所能做的只是多保存一点实力,不要一战尽没。他率残部退了下去。

秦将苏角战死,王离被俘,看到战局无望,秦将涉间自焚而死。

也许这是秦国在灭亡以前所进行的最悲壮的一场战斗。当章邯率领着残部从战场上退下去的时候,也就宣告了秦帝国从此也就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退了下去。涉间的历史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到,但显然,他是一个明智的人,他从自己部队的后退中看到了大秦帝国在地平线上消失,他既不愿意承认战争的失败,更不愿意看到帝国的灭亡,当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时候,他宁可不让自己再见到下一次的日出。

秦军自出关作战以来,第一次失败得如此之惨,也第一次失败得莫名其妙。——仅仅是败于楚军的进攻之下,其他十几路敌人还都没有参战。

秦军士兵第一次产生了对战争的惧怕心理。

但是赵军却重新鼓舞起了士气,因为巨鹿之围终于被楚国打破了。

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一直是秦国的部队,或者说是章邯领导的部队,对反秦武装主动发动进攻,是秦国的部队占有优势,左右着整个战局的发展。巨鹿之战以后,则变成了诸侯王的部队,或者说是项羽领导下的楚军在战场上占居着优势地位,他们开始主动向秦军发动进攻。

秦圉在战场上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它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扭转形势的人正是项羽。

历史在对项羽微笑!

8诸侯上将军

就在战场上,项羽扎下自己的营盘。虽然他刚刚毁了自己部队的一切,但是他现在又重新拥有了一切。秦军扔下的军需物资足够楚军之用。

楚军在享受着胜利。

自项梁去世以后,这是他们所享受到的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胜利,是他们与死神搏斗的代价。无疑地,在楚军将士们的心中,这次胜利也重新唤起了他们对项梁昔日功绩的回忆,增强了他们对项氏家族的信心。项羽从此也就稳住了他在楚军中的地位。后来,项羽与刘邦的战争中,楚军战士成为项羽最可靠的支持者和他的基本力量。直到项羽战败,在乌江自刎的时候,为了他战死的楚军士兵还有8万人。他们进行毫无生路的战争,为的只是对他们死去的领袖表示他们的忠心与热爱,8万人就这样付出了他们的生命。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由此可见,在楚军的心目中,项羽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的人格感召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他的士兵们都毫无怨言地愿意生死追随着他。这是战胜他的人永远无法做到的。

项羽不是政治家,但是他是一个英雄。

政治家不一定能具备如此强大的人格感召力,但是英雄却一定要具备这样的人格感召力才成其为英雄。

英雄也不会沉溺于胜利中。

项羽并没有被一次大捷冲昏了头脑,在他的部下们享受胜利的时候,项羽在积极地考虑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项羽派人给各路救赵的部队送去捷报,并请他们的将军们到项羽的营中相见议事。

项羽对他们不给楚军以支持感到十分的气愤,他想问一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是他们即使不说,项羽自己心中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是胆怯的。项羽有的时候对这种胆小的人感到可气,但是有的时候,他又觉得他们很可怜。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来救赵的,现在赵国的都城之围是解了,但是章邯的部队并没有完全失去战斗力,他还率他的人马驻扎在附近,诸侯的人马应该怎么办,是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的时候了。

接到项羽的邀请,诸侯部队的将军们马上来到项羽的大营中。别看他们刚才没有一个敢出兵帮助楚军,现在他们可都是争先恐后地奔向楚军的大营。

人性本来就是这样。敢于冒险进取的人总是少数,正是因为如此,成功才总是归于敢于冒险的人。

这些平时八面威风的将军们,当他们来到项羽的大帐前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于站着进入项羽的大帐。在他们的眼前,还浮现着刚才战场上的情景,他们的腿还是软的。他们的心中,有恐惧、有敬畏、有讨好、有崇拜,交织成一种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感情,这种感情促使他们对项羽表现出他们可能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尊敬。他们都是在帐外就跪在了地上,用他们的膝走进项羽的大帐。他们在帐中恭恭敬敬地向项羽叩拜,甚至是没有一个人敢于抬起头来,正眼看一眼端坐在大帐中的项羽。——他们与项羽一样,也是将军!

在诸侯将军们的心目中,项羽的英武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在进入大帐前,就在心理上把项羽作为他们的最高领导了。

所谓的议事不过是一种形式。从这个时候开始,准确地说,是从项羽率地的子弟兵冲杀,吓得在自己营中观看的诸侯将军们的腿直打战的那个时刻起,项羽就成为诸侯的武装力量的无可争议的最高统帅。从此,项羽被称为诸侯上将军。论地位,他是楚国的上将军,对他的尊敬不可以超出他的君主,所以对他的称呼只能是上将军。但是前边加上诸侯两个字,其权力可就远远超出了楚国的范围。说明他不单是楚国的上将军,同时也是各国的上将军。他有权力支配各国的部队。在这一点上,他的权力超过了他的君主。也可以说,后来楚怀王之所以能成为各地反秦力量公认的最高领导,是项羽为他打下了这种基础。——既然他的臣下有权力支配各国的部队,他作为君主地位还不在各国君主地位之上吗?

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的地位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出兵救赵的时候,他不过是宋义手下的一名战将,而现在,他成为各地诸侯部队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

地位并不需要项羽特意地追求,就随着他的胜利一起降临到他的身上。

西进的刘邦却不具备这种条件,他在追求地位,但是至少是在这个时候,看来地位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他还在进入关中的途中,尽管他没有遇到像章邯那样的劲敌,但是他的进军速度也不比项羽这一支人马快。

历史总是喜欢与人开一点玩笑,也许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吧!

9章邯投降后,秦兵主力不复存在

以前项羽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击败秦军主力上。秦军主力章邯的部队是在北方的赵地作战,所以项羽也是把攻击方向定在北方。现在章邯的部队在向西方,也就是秦国的发祥地关中退却,项羽也就顺理成章地把他的攻击方向转向西方,向着关中前进。

也许是直到这个时候,项羽才想起了另一件事:楚怀王曾经说过,谁的部队最先攻入关中地区,他就加封谁作关中王。虽然关中王的封号对其他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可对项羽却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第一个攻入关中。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荣誉。

项羽把诸侯的部队合在一起。由他自己来指挥。他把大军驻扎在漳南。

章邯的部队驻扎在棘原。

巨鹿之战是项羽取得了胜利,但是战争却并未结束。章邯还是一个有相当实力的秦国将军。

在巨鹿,项羽仅仅凭着楚国自己的部队向章邯发动了进攻,从力量对比上讲,他是有一点冒险,因为当时的楚军实力弱于秦军。项羽的心中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下令破釜沉舟。项羽行了一着险棋,他用计激发出楚军的所有潜力,使他的部队的战斗力达到极限。章邯却因为一点点的失误,无形中把自己部队的战斗力降低了许多,所以楚军取得了胜利。而现在,秦军由于刚刚受到的失败实力受到削弱,楚军却由于得到诸侯的支持实力得到增强。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项羽是在与章邯作势均力敌的对峙,不再是他率部冒险进攻章邯的大营。

与刚刚渡河作战时相比,项羽应该说是可以乐观的。

但是项羽却也不可掉以轻心的,因为章邯的实力并不比他目前的实力小许多。

这次战役,从力量对比上分析,应该说是项羽的侥幸。是章邯失去了一次消灭项羽的机会。章邯以优于楚军的兵力败于楚军,再想与楚军决战并战胜他们是侔困难的事情。

章邯是一个军事家,一个军事家是不会因为一次战斗的失利而气馁的,一个军事家也不是凭一个战斗就可以打垮的。章邯既没有气馁,他的部队也没有完全被打垮。他是受到一定的损失,因为他毕竟是刚刚打了一个大败仗。但是他的损失是有限的,因为章邯把握着战局。在适当的时间里,他下令撤出了战斗。所以他现在还指挥着20万的秦军。

明知道将失败而硬拚下去,在章邯看来是不明智的事情。当失败的时候,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主要的是尽最大可能多保存一些实力,以便可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能取胜。

章邯的这种心情项羽也是了解的。

可惜的是,章邯的顶头上司不了解。秦二世因为章邯在巨鹿吃了一个大败仗而下诏责备他。

章邯感到十分苦恼。

战争,这本来就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当能够不用它的时候,最好是不要轻易地去玩这种游戏。因为胜负本身就是一种说不准的事情。胜败是兵家的常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永远的胜利者。可是现在,在秦王朝的江山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统治者想的却是依靠这种十分靠不住的玩艺来保存自己的统治,他们希望他章邯做的是他达不到的,而且可以说是谁也不能保证达到的。章邯从一出师开始,就是在明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打败了周文,又打败了项梁,两个优秀的将军死在他的进攻中;他攻杀了齐王田儋,逼得魏王咎自焚,两个诸侯王死在他手上。章邯感到他做的已经超出他自己意料的了。

战神对他已经是格外垂青了。可是现在他刚刚打了一个败仗,竟然就受到诏书切责。皇帝指望他什么呢?难道是在指望他章邯可以成为一个长胜不败的将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