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49520700000012

第12章 坐汤泉,洗药浴(2)

康熙帝最钟爱的孙儿——乾隆帝弘历,也喜欢温泉坐汤,曾下令在北京小汤山修建行宫一座,并封小汤山为“北京温泉第一镇”。如今,当年行宫的竹杆山北崖上,还镌刻着乾隆的御笔:九华兮秀。乾隆帝还赋诗一首,赞美温泉的保健治病功能。诗中写道:炎液喧波能愈疾,曾闻泉脉出硫磺。化工神运不思议,功德应教证水王。

清代皇帝的汤泉行宫,京师附近有三处,分布在直隶赤城、遵化和昌平的小汤山。康熙、乾隆以及后来的慈禧太后等,都常到这些汤泉行宫进行坐汤沐浴。慈禧太后还在小汤山建立了专供自己使用的“御池”。

据清宫医案记载,乾隆帝每年到塞外打猎之后,常常簇拥其母皇太后钮祜禄氏到承德避暑山庄休养,并进行坐汤沐浴,因为当时那里有很多温泉可供坐汤。

有历史学家统计,乾隆一生共到热河52次,有时住在那里长达5个多月。在那里,他一面处理政务,一面坐汤、打猎,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保养。

清宫大臣的“皮肤病汤疗法”

康熙帝在自己坚持“坐汤”的同时,还把这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赐给一些王公大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三月,内阁大学士、理学名臣李光地疮毒发作,两手肿硬,不能执箸,且便脓血多至数升,浑身瘙痒,彻夜难眠,因过服清热之剂,导致元气大伤,奄奄一息。康熙帝得知李光地的病情后,曾先后赐其在皇帝专用的灵泉进行坐汤治疗。因疗效不显,李光地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上奏折,请求回原籍静养,康熙对这一奏折朱批道:“览卿奏折,朕心惨然。想当时旧臣,近来全无;即卿等者,不过一二人。今朕亦老矣,实不忍言也。”

是年八月,当李光地的疮毒“遍体盛发,上及发际,不能胜任衣冠,不能移动数步”的时候,康熙帝即时允准其去灵泉坐汤,并谕以“坐汤好,须日子多些才是。”并于九月至十二月先后两次派大臣数人赐海水多次,让李光地泡洗。还赏鹿尾、鹿肉、野鸡、野鸭和水果等,并谕以如何食用之法。

经过在灵泉连续坐汤治疗,李光地“疮毒已尽,恶疾斩除”。是年十月二十九日,李光地便由灵泉回京入阁看本并能执笔标拟了。由此看来,坐汤对包括皮肤病在内的一些慢性病确有疗效。

总之,坐汤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保健理疗方法。天然温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通过洗浴或饮用这些成分对人体产生各种药用效果。浸浴温泉能鼓动真气,温通经络,流畅气血,宁静心神,促进疾病的好转和身心的康复。泡温泉不仅有很好的医疗效果,还是一种减轻身体疲劳和缓解精神压力的全身放松的休闲活动。

光绪帝的药浴良方

与坐汤相辅相成的一种健身方法是药浴。这种方法在清末比较多用,尤以清德宗光绪帝为突出。被称为“哀世之君”的光绪帝,在其短暂的38年的人生历程中,列强入侵,国运衰败,太后专权,皇位虚有,因而多灾多难,导致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百病缠身。为使他摆脱疾病的折磨,太医用尽了各种医疗办法。其中大量的“药浴”法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光绪帝肩背腰腿筋经常疼痛,太医就用活血舒筋止痛的当归、赤芍、丹皮、防风、防己、秦艽、木瓜等用水熬透洗之。本方中,当归、赤芍、丹皮活血止痛,防风、防己、秦艽、木瓜则侧重舒筋活络。治风与治血并举,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治风原理。l临床效果肯定不错。据说,这是御医范一梅最早为光绪帝拟用的舒筋止痛洗药方。

御医范一梅给光绪帝开的洗药方,还有舒筋活血洗药方、活血止痛洗药方、调荣活络洗药方、祛风湿洗药方等方剂,其药物组成大同小异,只是各有侧重而已,有的重在活血,有的重在舒筋,有的重在祛风,但大都活血、祛风并用。

在光绪帝之医案中,还有两个专门的洗药方,都出之御医范一梅之手。

一个洗药方由木瓜、秦艽、防风、防己、伸筋草、白芷组成,意在祛风、除湿、舒筋,用水熬透洗之,对风湿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另一个洗药方,由木瓜、杜仲、牛膝、秦艽、汉防己、钩藤、茅术、桑枝组成,兑烧酒一盅,用水熬透,洗患处。据专家们分析,本方用木瓜、杜仲等养肝补肾药,入于祛风、除湿通络方中,当是治疗光绪帝长期腰腿疼痛之症。再兑以烧酒,对寒凝气滞型疼痛当有效。以上各洗药方剂,药物用量都不大,每味药多在二三钱或三四钱之间,用者自己可以掌握,不必拘泥。

此外,乾隆帝也喜欢药浴。据《清宫医案研究》记载,御医花三格曾给乾隆帝开过一个治疗风疹的洗药方,方药组成是:荆芥穗、防风、土大黄、朴硝、苦参、黄柏、蛇床子、当归各5钱,地肤子、鹤虱草、杏仁、川椒各3钱,引用食盐3钱,连须葱白3根,煎汤洗身,每一壶加生白矾5钱。从药性看,乾隆皇帝可能患的是“风疹块”之类的疾病,其药方具有疏风透表、清热解毒等功效。

慈禧太后的眼疾药浴疗法

在清末的最高统治者中,除光绪帝外,慈禧太后也喜欢药浴。据清宫医案记载,西太后的药浴主要用于眼疾和皮肤病。用于眼病的有两个药方。

其一是,御医为“老佛爷”开的洗药方,组成是:蔓荆子3钱,荆芥、甘菊、蒺藜各2钱,秦皮1钱,煎汤,热洗。此为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洗眼药方,用于外感风热、风火目痛等症。

其二是,“明目除湿浴足方”:甘菊3钱,桑叶、木瓜、牛蒡、茅术各5钱,黄柏、甘草各3钱,水煎,泡足。此方具有清肝明目止痒除湿之功能,用于浴足效果一定颇佳。

用于皮肤病的主要有“祛风清热洗药方”等。据清宫医案记载: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七月二十六日,御医力钧、庄守和、张仲元为“老佛爷”开了一个祛风清热洗药方;防风3钱,红花、白芷、羌活、桑叶、赤芍、薄荷各2钱,僵蚕1钱,开水煎一沸,兑花露水1匙,洗浴皮肤。据清宫医案专家介绍,西太后常有皮肤瘙痒病,太医于防风、白芷、羌活等祛风药中,加红花以活血,治风治血并行;加花露水,芳香止痒,效果不错。

慈禧太后还有两个专用的沐浴治病方。其一方为:谷精草、茵陈、决明、桑枝、白菊花各1两2钱,木瓜、桑叶、青皮各1两5钱。本方以清风热、清头目、利湿热为主,用于沐浴,可防治皮肤病,保护皮肤健康。

其另一方为:宣木瓜、薏米仁、桑枝叶、甘菊花、青皮、净蝉衣各1两,茵陈6钱,萸连4钱。以上药共研为粗渣,盛布袋内,熬水洗浴。本方与前方大同小异,所加蝉衣,散风热、透斑疹,萸连泻肝和胃。本方用于沐浴,可以清热、解毒,对皮肤病疗效颇佳。

清代皇室通用的四个洗药方

在清宫中,除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常用的沐浴治病的专用药方外,还有一些通用的洗药方,供皇室通用。这里我们提供其中4个,以供读者借鉴。

三黄打丁汤洗药方:当归、白芷、蒲公英、地丁、石膏(煅)各3钱,黄连、黄芩、黄柏、防风、薄荷、穿山甲、皂角刺、甘草各1钱,水煎。其功效是治疗恶疮疔毒,可外用,亦可内服。

荷叶洗药方:荷叶2两,吴茱萸根3钱,煎汤洗浴。荷叶苦涩性平,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之功;吴茱萸根可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二药合用,煎汤熏洗,可治肛门脱垂,促使肛门回收。

苦参洗药方:苦参、朴硝、瓦松各1两,荆芥穗、防风、生枳壳各3钱,生甘草3分。用水煎浴,丝棉包裹。此洗药主治由湿热、血瘀引起的肛门肿痛、瘙痒等症。

荆叶散洗药:顽荆叶、桂心各2钱,白芷、细辛、蔓荆子、川芎、丁皮、防风、羌活各1钱。加盐2钱,连根葱3茎,水5碗,煎去4碗,去渣,将药水烫洗肿痛处。本方主治一切伤及筋骨、血瘀疼痛之症。

医家认为,药浴可使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由表及里,内达脏腑,因而产生治疗效果。药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和阴阳、协调脏腑、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药浴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体的弹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