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晚上多练会儿琴,明天下午放学后我不在楼下玩了,先回来练琴。”
“好,我看你的表现!”
他的表现并不如我的愿,他当天晚上勉强练了30分钟,而且中间暂停了很多次。第二天,他把对我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放学之后,他仍然选择在楼下疯狂地玩耍。
“唉!”我叹了口气,对贝贝妈说道,“贝贝又食言了,他这样玩,说明我昨天的话白说了。我看他这个星期是很难通过了。”
“那你快叫他回来不就行了吗?”
“我才不叫他呢,我要看他回来后怎样向我交代!”
“你也是的,把他叫回来让他练琴不就行了吗?何必这么较真呢?”
“你忘了我的目的是什么了吗?我想培养他的主动性,怎么能替他安排呢?”
听了我的话,贝贝妈不说什么了。她有些不安,总觉得晚上一定会发生点儿什么。令她没有料到的是,晚上的爆发异常猛烈!
贝贝玩得很尽兴,他仍然像周四晚上一样很晚才回到家里。一进家门,我便阴沉着脸问:“贝贝,你昨天向我承诺了什么?”
“放学后不在楼下玩,先回来练琴。”
“那你先回来练琴了吗?你昨天向我承诺的话,今天就忘了?你想没想过,我怎样对待我对你的承诺的?”我怒不可遏地问道。
他没有说话,静静地站在原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看到他无动于衷,我有些泄气,我担心我的教育举措对他没有效果。为了提高威慑力,我一脚把一个小板凳踢了起来。小板凳飞了出去,重重地落在地上。我一直注视着他的表情,发现他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我仍然大声训斥:“你凭什么说话不算数?”
“……”
贝贝妈慌慌张张地走了过来,她向我喝道:“你怎么回事?有必要这样吗?你简直就是个野兽!”
“我变成野兽也是贝贝逼的!”我故意大声说道。
“你一边待着吧!”贝贝妈向我说完,拉起贝贝就走。她边走边说:“别怕,贝贝。咱们先洗手吃饭,不要理那个疯子!”
“不!我要练琴!”贝贝异常坚定地说道。
当天晚上,贝贝练琴的时间足够,但是效果一般。在那种状况下,他不可能保持很好的状态。他向我保证周六上午要用4个小时来练琴。
周六上午,他很认真地练琴。一个小时后,他明显很疲惫,我不忍心,便对他说道:“贝贝,休息一下吧。”
“不,我还没有练好。”
“你练没练好没有关系,只要你认真做了,就是一个曲子都通不过,爸爸也会很高兴的。你今天练琴很认真,爸爸知足了。昨天,爸爸那样对你,不是因为爸爸不喜欢你,而是因为我希望你认真起来,我希望你把该做的事情放在心上。你知道吗,贝贝?”
“我知道。”回答时,他竟然泪流满面。
“那你怪爸爸吗?”
“我不怪爸爸,我以后一定会认真的。”
“嗯。”
“爸爸,我现在很后悔。”他对我说道。
“后悔什么?”我明知故问。
“我后悔没有安排好练琴时间。”
我什么都没有说,紧紧地抱住他。
周六上午,我只让他练了两个小时的琴便把他赶到楼下玩了。他那个星期的琴练得不好,但是我很满意,因为我终于看到了他练琴的决心。
效果虽然很好,贝贝妈对我的做法却很是反感,她警告我:“以后不允许这样了!”
我对她说道:“我也不想这样,但是为了对贝贝有影响,我不得不如此。我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方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贝贝‘变疲’。”
“如果你现在的措施还不管用,你准备打贝贝吗?”她愤怒地看着我。
“不会!”我很肯定地对她说道,“我是有分寸的。如果这样的措施不管用,我很快就会‘投降’,转而研究其他对贝贝有效的方法。打的方式风险太大了,如果控制不好会出问题的。再说了,我哪里忍心打贝贝?”
类似于这种“暴戾”的方式如果管用,使用一次就足够了;如果不管用,继续“暴戾”下去对孩子的伤害一定非常严重和持久。所以,我极少如此疯狂地对待贝贝,不但如此,我还为自己的严厉设定了一个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不打贝贝。
鉴于矫正孩子屡教不改的重要性,我将具体的作法作个归纳,建议父母在使用之前作充分的了解,以免因为理解不充分而伤及孩子。下面的10条要求都很重要,请父母切记。
1.充分沟通,确保自己占理。
2.充分沟通,确保孩子理亏,并确保孩子自己认为理亏。
3.对孩子的态度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孩子的严厉程度要有个逐步升级的过程,一来对孩子作出提醒,二来让孩子有心理准备。父母要遵循提出要求-表达不满-批评-吵-警告-严重警告-暴戾这样的程序逐步对孩子施压。
4.用特别明确的判断标准对孩子作出审查。
在“暴戾”之前,父母一般要给孩子最后一个机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孩子仍然不肯改过,说明他有意对抗,父母也算做到仁至义尽了。
5.等孩子食言之后,让孩子承受后果,给孩子感觉。
在这一条中,最重要的目的是“给孩子感觉”。在本例中,我采用的是非常激进、强硬的做法,这种“暴戾”的做法可以立马见效。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对孩子造成恶劣的影响。
事实上,除了这种激进和强硬的做法之外,我还可以采取相对柔和的方式。例如,取消贝贝的自主性,给他高强度的练琴监管,让他疲于应付等。这种方式不会立马见效,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让他感受到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之后,我可以解除高压。这种方式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相对安全。
6.孩子屈服之后给孩子安慰。
对孩子暴戾只是希望孩子接受应该接受的道理,只要目的达到就行了,父母还希望什么呢?对孩子暴戾不是希望孩子难过,而是希望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之后,请赶紧给孩子安慰!
需要说明的是,安慰孩子不是以无限量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为代价的。如果为了安慰孩子无限量地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您前期的劳动成果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得不偿失。
7.对孩子进行引导。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很可能没有建立起有效地与人交往的方式,甚至很可能根本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当一切随心时,孩子会尽情挥洒自己的快乐;当不如意或者令他们痛苦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可能会束手无策,并为了防止事态的持续或者进一步恶化而委屈自己或者屈从等。就本节讨论的议题来看,在父母采取激进的暴戾方式对待孩子时,孩子心有恐惧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有可能为了避免激怒父母而采取沉默的态度。问题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吗?孩子恐怕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以沉默应对他人的质问是最糟糕的做法!我们来作个简单的思考。如果您作为质问者按照自己的逻辑责问他人,您一定希望被责问的人主动承认错误、反思错误并改正。在进行责问时,您一定会希望看到效果。很遗憾,沉默不可能给您传达任何正面的反馈信息。当被质问者沉默时,您或许会认为他默认了错误。您得到的反馈信息将是:被责问者明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就是不愿意认,更是不愿意改!这种反馈信息会令您发狂,甚至让您失控。所以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和父母沟通的方式!
基于孩子的认知要求孩子做事时,绝对不能仅仅就事论事,把重点关注的事情处理好就行,而是除了“就事论事”之外,还要“就事论法”。父母需要从孩子的表现中,发现孩子思想上的问题和方法上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这不限于孩子产生屡教不改的事情本身!
8.对自己的暴戾设定底线。
父母的目的仅仅是给孩子感觉,而这不通过“打”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父母实在控制不住“打”的冲动,那么就对自己家里的物品下手吧,这种方式足以对孩子起到震慑的作用。
对自己的暴戾设定底线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也是爱孩子的表现,它可以让父母避免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9.暴戾的做法尽量少用,不可常用。
10.如果给孩子感觉之后,孩子仍然不屈服,父母就要无条件地选择“投降”。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教育目标。遇到特别难以突破的教育目标时,请父母理性一些,必须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技巧不够,是不是自己的教育目标定得太高了,自己是不是过于急切了。
如果是教育技巧不够,请尽快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如果是教育目标不合适或者过于急切,那么请放弃或者缓一缓。这就像上楼,任何人不可能一步跨上去,梯子是必需的,上楼需要一步一步来。孩子当然也是如此,过于拔高的教育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孩子需要“梯子”。
很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分阶段逐步完成的,孩子需要更多、更长的时间。父母选择投降,是理性的表现,是爱的要求……
父母在“投降”之后,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事实证明,父母已经有不足、失误甚至是错误了。
肯反思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一定要对孩子说
我补充一下,为了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父母必须理解“如果没有人和孩子讲解,而且孩子不主动学习和尝试,孩子将永远不会知道”的道理,这在前面对“概念”的分析中已经详述过,此处不再深入讨论。我只说一说我对贝贝作的引导。
1.我不会强人所难,不会强迫贝贝做觉得困难,甚至做不到的事情。而且我奉行轻松的原则,希望贝贝感到幸福和快乐,不希望贝贝太累。
2.如果觉得有难度,不要接我指派的“活”。如果不接,我绝对不会有意见,如果接了,需要做好的话必须做好,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如果不想坚持下去,只要提出来,我会允许并欢迎变通甚至干脆取消。
3.面对我的斥责,一定要开口说话。或者否定我进而和我讨论,或者说出自己的苦衷,或者赶紧认错并说出下一步的想法。
4.我会遵循逐步升级的方式对待贝贝,所以,如果不希望我的态度升级,必须给我必要的反馈信息。当然,只要不想做了,尽快参照“2”向我提出申请。
5.和贝贝讨论我指派的“活”的意义,探讨一下是否能通过调节心情、改进方法让贝贝更轻松、更有效率。
6.和贝贝推心置腹地讨论,一般能由点及面,连带发现贝贝其他方面的不足。我会顺便讲解我的处理方法供贝贝参考。
总之,基于孩子的认知特点,在规范孩子行为时,不是做正确就行了,而是除了做正确之外,还要主动向孩子说清楚、解释明白。
引导孩子的行为必须建立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孩子的行为从哪里来
孩子行为的根源和成年人没有区别,若想调节孩子的行为,必须动用“利”“害”两种手段。调节时,仅仅利用鼓励、赏识、奖赏等手段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利”和“害”决定了人的行为
在引导孩子的行为之前,您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吗?如果父母能够精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孩子行为的引导将变得有法可依。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教育专家对孩子行为的动机作出了五花八门的分析和解释,遗憾的是,他们的分析过于精细和繁杂了,其实,他们的分析也未必全面和系统。我希望有一种更为简洁高效的判断方法,让普通的父母可以一下子掌握孩子行为的根源。
在判断孩子行为的动机之前,请各位父母在自己身上作个试验,看看我们为什么会做事、为什么会拒绝做事。我们通过下面的几件事情来作个测试。
测试1:假如您是一位和爱人两地分居的父亲,得知爱人晚上要回到您的身边和您相聚。您很想给她一个惊喜,在不确定她是否需要的情况下,您会为她购买她可能需要的物品吗?例如女士专用卫生巾。
测试2:假如您是一位爱美的母亲,去超市为儿子购买牛奶时,您会同时购买一款刚刚上市而且质优价廉的新型护肤品吗?
测试3:假设在婚前,您遇到了让您心仪的人并坠入爱河。在热恋的那段时光,当您备感寂寞时接到了恋人的邀请,您会赴约吗?
对于上面的三种情况,一般来说,我们还是很容易作出决定的。测试1中,为了给爱人惊喜,您或许会购买爱人可能需要的物品,但是不是绝对的;测试2中,您喜欢保养,当然希望自己的皮肤好,质优价廉的新型护肤品对您有很强烈的吸引力。您会有比较强烈的购买欲望;测试3中,对于痴恋的您来说,在寂寞时,有什么比钟情的恋人的邀请更重要的呢?赴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您甚至有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意志。
当然,您做出行动的意愿其实是有差异的。第一种情况,您的意愿比较弱,您是否作出购买的行为未必很确定;第二种情况,您的意愿比较强,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购买将成为必须;第三种情况,您的意愿特别坚决,外界的因素很难对您赴约的决定造成影响。也就是说,“需要”是您采取行动的原因,意愿的强弱决定了您行动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