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爸爸要“狠”,妈妈要疼
49520300000017

第17章 父母有理智,教育无难题(4)

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初的交往模式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的,想将它彻底地改变并用讲道理的模式替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克服惯性心理并在思想深处发生一场比较重大的变化。必须强调的是,需要改变的不单单是孩子,甚至,父母需要改变得更多。

不要把听话理解为懂事

我对不少父母说过:“教育孩子必须让孩子懂事。”这样说时,父母几乎都会赞同,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

曾经有一位母亲对我说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懂事的,特别是她的孩子。我便仔细询问她孩子懂事的事情,她说道:“每次陌生人来到我家时,我让孩子向来人问好,孩子便会亲切地叫‘叔叔、阿姨’。陌生人走的时候,孩子也会主动说再见;我答应孩子陪他出去玩,我如果累了或者不想去了,只要和孩子说一声,孩子都会同意。我的孩子很会关心我……”

我问她:“您对孩子说自己累了不带孩子出去玩时,孩子是完全心甘情愿的吗?他没有任何不高兴的表现吗?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吗?”

“本来说好的事情发生了改变,孩子当然会不高兴,异议也是会提的,可是他很体谅我,宁愿委屈自己。”

“对于其他事情,如果您和您的孩子有分歧,只要您坚持,孩子都会体谅您吗?”

“那当然!要不然,怎么会说我的孩子特别懂事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母亲的孩子,看看他是否真的很懂事。在分析之前,我提一下懂事和听话这两个词的概念。

懂事就是懂得事理,也就是懂得事情背后的逻辑和道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听话是服从父母的意志和安排,至于自己怎样想或者怎样判断则无关紧要,听话的要求只是服从或者屈从而已。

这个孩子当时很小,也就两岁多。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很讨人喜欢,想让他们和生人打招呼、说再见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能称为懂事吗?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孩子是否明白为什么要和生人打招呼,然后弄明白孩子是否能够体验到和生人打招呼的好处,当然,从父母或者他人那里得到夸奖、鼓励甚至物质奖赏等是不能算数的(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如果和陌生人打招呼,我们不可能得到夸奖、鼓励或者物质奖赏)。

从孩子的认知来看,他们还没有与人交往的概念,想体验不同交往模式直接引发的影响更是不可能做到。父母的确会告诉孩子要和陌生人打招呼,但是为什么这样做父母极少会提及。事实上,想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打招呼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两岁多的孩子知道和生人打招呼不能看作是懂事,因为他们不懂得打招呼这件“事”背后的“理”。

另外,当这个孩子的思想和母亲不一致时,只要母亲坚持,他都会体谅母亲。这其实是明显的“屈从”,也就是委屈自己、服从母亲。他不去追究思想不一致的“事”背后的“理”,更不愿坚持他的“理”,怎么能称为懂事呢?懂事的孩子是否做事的唯一原则是道理,而不是父母的意愿。所以,如果他是懂事的孩子,只要他母亲占有道理,他不应该有不高兴、不舒服的表现,更不会提出异议;如果他占据着道理,就不应该轻易地“体谅”母亲。因为,在道理和母亲面前,道理更重要。

通常情况下,懂事的孩子像倔强的烈马那样张扬,而不是像柔顺的绵羊那样矜持。就拿贝贝来说,如果他占着道理,想让他屈服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您能占据道理,一切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前,我很担心贝贝在老家让我爸妈操心,现在不担心了。道理很简单,我爸发现了驯服贝贝的秘密。

有一次,我爸兴奋地对我说道:“要想让贝贝听话,你得占理,只要占理啥都好说。如果不占理,想让他听话简直是难上加难!”从那以后,我爸希望贝贝按照他的想法做事时,基本上说说道理就足够了。

“体谅父母、尊重父母的意愿”基本上成了父母向他人炫耀孩子懂事的资本。很可惜,这不能理解为懂得事理,它甚至只是单纯的听话而已!如果仔细思考,这样的孩子是否真的体谅父母都很难说,他们倾向于将思想和逻辑隐藏起来,父母想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是很困难的。

引导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要做到完美的引导,父母不但需要了解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而且要了解孩子对某项教育举措的反应,更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在施加了某项教育举措之后是否真的发生了改变。所以说,如果家里有特别会“体谅父母、尊重父母意愿”的孩子的话,父母需要加倍小心,而不是满足于孩子的“懂事”。父母需要挖空心思挖掘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道理,而这相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说要困难得多!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表现柔顺、不是为了让孩子表现好,而是为了引导孩子的知识和认识、完善他们的逻辑和思想。好的父母、负责任的父母不会满足于孩子体谅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他们想要的是孩子真正懂得事理,而不是从表面上看起来很“懂事”的听话!

有的父母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以“懂事”的名义要求孩子听话,这也是非常不正确的。例如,当父母和孩子的想法不一样时,父母耐心不足,很容易对孩子说“你应该如何如何”“你必须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孩子不认可时,父母便会要求孩子懂道理,他们会对孩子说:“孩子,你得懂事!”此处虽然用的是“懂事”这个词,但是,它的意思和“听话”其实是完全一样的!道理很简单,父母用自己的道理考虑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孩子不认同,如果是站在讲道理的基础上,父母需要和孩子在道理上作更多的交流和辨析,而不是在认定自己道理正确的前提下,不再谈论孩子的道理,用一种比较强硬的态度迫使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试图尽快结束沟通。我们再来看一遍我对“听话”的理解吧:听话是服从父母的意志和安排,至于自己怎样想或者怎样判断则无关紧要,听话的要求只是服从或者屈从而已。对比一下,此处的“懂事”和“听话”有区别吗?

是否溺爱别人说

您溺爱孩子吗?如果这样询问父母,得到的多数是否定的回答。可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我曾经和贝贝的钢琴老师沟通过这个问题。她对我说道:“现在的父母90%以上都是溺爱孩子的。”作为钢琴老师,她见过的孩子比我多得多,她的感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也很留心我周围的父母,发现他们也多对孩子采取了溺爱的态度。我老家也就是农村,在那个似乎应该是家暴多发的地区,我两眼望去,几乎全部的父母都不同程度地溺爱着自己的孩子。

先看一下我看望伯母时发生的事情吧。

那一次,我和伯母聊天,她3岁多的孙子穿着开裆裤在一旁玩耍。过了一会儿,孩子来到伯母面前说道:“我想撒尿,把我(抱着他撒尿)。”

“别理他。”我对伯母说道。

伯母让孩子自己撒尿。孩子不同意,就在一旁哭。伯母忍不住了,想满足他的要求。

“别理他。”我再次说明了我的观点,“他穿的是开裆裤,等憋不住了,他蹲下就尿了。活人不会被尿憋死的,你的孙子也不会,他要哭就让他哭吧!”

伯母再次听了我的话,没有搭理孩子。孩子开始号叫起来。伯母投降了,说道:“我若不管他,他就一个劲儿地哭。我什么事都做不成。小孩子嘛,只要好好地玩,不闹人就行了。”

我心想:这还是不闹人吗?!

我没有权利要求伯母按照我的观点教育孩子,只好说道:“今天你坚持下去,撒尿的问题就解决了。你这样溺爱他,他什么时候才自己尿呀?”

伯母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却说农村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少,对孩子谈不上溺爱。城市的父母就不同,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待孩子多数采取了溺爱的态度。伯母夸贝贝懂事、学习好、多才多艺,说贝贝生活在城市很幸福,推测我一定会溺爱他。事实并非如此,我对贝贝的要求有时候是相当严格的,溺爱谈不上。

我的情况暂时不提了,还是先来说说我伯母的问题。在她的心中,溺爱和物质满足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给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叫作溺爱,否则,就不是溺爱,这显然是不对的。溺爱恰恰和物质无关,它是精神层面的概念。如果凡事顺着孩子,特别是在孩子明显不占理的情况下,还要保护孩子、不忍心孩子忍受哪怕一点点的委屈,那么父母就是在溺爱孩子。如果以这种看法来衡量我的伯母,她显然在溺爱自己的孙子。

对于一个3岁多的孩子来说,他完全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自己撒尿,可惜的是,我的伯母为了省心,轻易地选择了屈服。我伯母的做法延缓甚至阻碍了她孙子获得必须拥有的思想意识和技能,这是溺爱不是真爱。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溺爱”这个概念呢?从本质上讲,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只要父母的爱不利于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父母的爱就是溺爱。如果父母的爱能加速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那么父母的爱就是高质量的真爱。如果这么想,那么,对于如何对孩子施爱就变得非常清楚了。在满足孩子之前,请父母想一想孩子的要求是否不合理?如果满足孩子是否延缓了孩子的成长?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么,无论孩子怎样哀求,您也必须坚持最起码的原则和底线,绝对不能妥协和退让。这不仅是您坚持不坚持原则和底线的问题,更是您是不是真正爱您孩子的问题。

负责任的父母容不得溺爱!

该对孩子动手了

分清了懂事和听话,父母便能够看清楚孩子的状态;想明白了溺爱和真爱,父母便会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接下来,该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校正了。不必觉得这有多难,下决心执行的话,任何父母都可以轻松应对。甚至,父母可以选择不同的态度,这取决于父母,而不是取决于孩子。

采取柔和的态度时加些技巧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漫画,说是一个小孩在路上被石头绊倒了。孩子摔倒在地,头上起了个大包。孩子从地上爬起来想哭,却发现空荡荡的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于是,孩子忍住了哭泣的欲望,急匆匆地往家里跑。等见到自己的父母,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之所以说这个漫画有意思,是因为它把孩子的哭刻画得惟妙惟肖。孩子不是因为受到伤害而哭,而是想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委屈并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的话,孩子有可能选择坚强。

这就是采用柔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原理:只要父母不让孩子认为父母在意他的哭,那么孩子就可能选择不哭。

聪明的父母会在孩子哭泣和闹人时表现得从容和淡定,经过一定时间的交锋,孩子无疑会败下阵来。请想象一下孩子的心理:我在撕心裂肺地哭泣着表演,观众却毫不在意,多没意思呀!谁能理解哭泣也是需要体力的呢?我那么累、那么用力,一点回报都没有,我何必那么辛苦地哭呢?

我在采取这一招对待贝贝时,往往会在贝贝身边和他说话。我会对贝贝说:“我们都要做讲道理的人。如果你和我讲道理,无论和我说什么都可以商量,但是,如果你选择哭,我绝对不会遂了你的愿。”“我本来想和你讲道理的,但是呢,你一直在哭,我想和你讲道理也讲不成。要不这样,你先哭,等你哭完了,你来找我,我们再商量该怎么做。”……

有时候,贝贝看哭没有用,便来到我的身边。我会问他:“你哭够了吗?”

“我哭够了。”说完,他会继续大哭起来。

“你明显没有哭够嘛!”我对他说道,“你继续哭吧,一定要哭完。我到那边坐一会儿,我不会走远,就在那边等你。”

“我哭够了!”他会泄气地抗议。

我在他身边说话是有目的的:我要断了他的念想,让他彻底绝望,使他明白他的哭不可能产生效果;我要提供给他除了哭之外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选择。他可以选择没有意义的哭,或者选择有可能有希望的讲道理;我要让他明白,他的哭其实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我要安慰他,不让他太过伤心和难过……

或许您会奇怪,我明明没有安慰的话语,为什么说有安慰他的想法呢?其实,我是在利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缓解他的失落感。

适当地采用强硬的态度

有时候,尽管父母极其容忍,但孩子的耐心仍然会超越父母。或者,孩子的表现很过分,超出了父母心理承受的极限。一般来讲,很多父母倾向于投降,他们的屈服将使得自己改变孩子的努力化为乌有。更可怕的是,父母的屈服让今后规范孩子行为时变得更加困难(关于这一点的心理分析,我已经在“幼儿园不哭”中作过讨论和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的选择当然不是屈服,我选择强硬。

有一次,贝贝从幼儿园回来,想让我给他买冰糕吃。我不同意,他不乐意了,说道:“别的小朋友都买了,为什么我不能买?”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说道:“从幼儿园出来,我给你买过小玩具了。当时我们就说好今天不再买其他东西,你同意了。现在为什么要求我给你买冰糕?”

“我想吃!”

“可是,我不同意买!”

“那样的话,我就没有吃的了!”他开始哭了起来。

“你用不着哭。你哭,我也不会给你买的。”

他哭得更厉害了,他扯着喉咙喊叫。贝贝妈不忍,对我说道:“给他买了算了,又不值几个钱。”

“不行,这不是钱的问题。”我坚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