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
49513200000019

第19章 道教音乐的现今风貌(2)

“全真正韵”是全国各地的全真道道友公认的通用“当家经韵”,由经词、韵腔、韵板三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全真正韵”的经词韵腔是由士大夫参与创作的,整个韵腔呈现出一股儒雅之风。内容遵循“性命双修”、“成仙证真”的宗教信仰和“识心见性”、“除情去欲”的修行指南,倡导“清静无为”、“救世救民”为基本的宗教思想;形式上以语言精练、形象鲜明、韵律规范为主要特征。音乐形态吸收了儒家“歌诗弦诵”的礼乐教化思想,借鉴佛教“梵音赞呗”的诵唱手法,继承和发扬了道教“乐诵经文”的音乐文化传统,凝聚着儒士出身的道教音乐家的创作智慧。西安八仙宫道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将民俗民风纳入到斋醮科仪音乐当中。因此,其经词内容、文体都与我国民间口头文学及民间音乐有着紧密联系。“全真正韵”可以说具有“雅俗兼备”、“以俗求雅”、“雅中存俗”、“雅俗共赏”的特点。

闵智亭,1924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幼年因日寇侵华被迫辍学,由于家学渊源,非常喜爱读《留侯传》及陶渊明诗词,常有出世的想法。他于1941年2月入华山出家修道,宗奉全真华山派。1945年任八仙宫知客、行堂执事。1946年任武汉长春观高功、巡寮等执事。1947年任杭州玉皇山福星观知客,研习书画及古琴弹奏。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住西安八仙宫和华山玉泉院。200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务委员,并任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2004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

第二节主要名山的道教音乐

一、湖北武当山道乐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

“山不封不名”,自东汉道教诞生之后,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举行封山仪式,武当山的声名日益昌盛,明成祖时期一度曾位列五岳之上,有“大岳”之称。令武当山真正名扬天下的是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创立的武当派与嵩山少林派齐名。

武当山宫观道乐是我国秦巴地区优秀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宫廷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武当山宫观道乐大多数情况下是“歌、舞、乐”一体的形式。

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武当山始建五龙祠。自此以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来武当山开宗布道,历代高道名师也相继在此隐居修炼,长期的宗教活动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资料。武当山宫观道乐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韵”的音乐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乐混融的风韵,而且各类韵腔与法器牌子俱全,是道乐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遗产。

武当道乐流布于武当山宫观及周围地区。依其活动范围及演唱风格,可分为“山上宫观乐派”和“山下伙居乐派”两大流派。“山下伙居乐派”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武当山周围的乡镇,其音乐主要在为民间举行的各种斋醮活动中运用,对象多是乡民百姓,所以演唱风格比较清新活泼、欢快明朗,具有较浓郁的世俗气息。“山上宫观乐派”是指武当山上的宫观道乐,其演唱者以全真道士为主,也有正一道士。其演唱对象主要是神灵,一般用于日常修行法事和祀典,所以其音乐风格偏于肃穆沉静、典雅幽缓,有较浓厚的宗教韵味和古典音乐气质,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由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道乐具有传统的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武当山道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旋律古雅,内容丰富,有祈愿吉祥的喜庆之乐,还有炼养清修的恬静旋律。听仙乐、悟仙道,可体验一番“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仙境趣味。武当山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体裁形式可分为“韵腔”和“牌子”两大类。根据演奏场合、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将“韵腔”分为“阳调”、“阴调”两类。阳调多用于殿内祀典,配合课诵、演法,其对象是神,是在宗教内部活动中应用的歌曲。阴调运用于殿外的斋醮道场活动,如赈济、施食等,其对象是人,是在宗教外部活动中应用的歌曲。“牌子”分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类。常见器乐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诵曲牌有《普供养》《斗姥赞》《王母赞》等。按其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修道法事、斋醮法事和纪念法事音乐三大类。修道法事音乐是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简称“早晚课”或“早晚坛”。斋醮法事音乐,是道教祭祀祈祷的仪式活动音乐,供斋念经超度各类孤魂野鬼或亡人,借以求福免灾。武当山的纪念法事活动主要有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半、开光等。

自1982年武当山对外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武当山特区工委、管委会采取得力措施,加大了对武当山宫观道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武当山宫观道乐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目前,武当山宫观中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祖师表”、“萨祖铁罐施食祭炼科范”等(全套)科仪音乐都得到了及时传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武当山宫观道乐古老纯真的曲调是其他任何音乐所不可替代的,它极大地拓宽了民族音乐学科,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二、江西龙虎山道乐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游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江西龙虎山道乐属于天师道音乐,又称天师仙乐,发端于我国历代天师世家——嗣汉天师府,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之初,民间在“喝符水、念咒术”为主要手段的法术中,就已经盛行以击鼓、敲盆来烘托行法时的气氛,这便是天师道音乐的原始形态。若由此上溯,则道教音乐又源自三代殷周时的“巫祝”。那时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尽管是原始的,却是十分优美的舞蹈动作以及悠扬婉转的韵律祝辞。由此可见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

天师道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一脉,在漫长的历史道路中,其传承、流变与民间音乐的联系十分紧密。它不仅与江西地方民歌、小调、赣剧、弋阳腔有关,而且更广泛地吸取了昆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南方民间音乐的精华。其乐曲在编制过程中恪守“道不离俗(民俗),韵不离歌(民歌),歌不离曲,曲不离器”的传统。民间“俗乐”经道人之手进行道教化后,配合斋醮科仪,加以灵活装饰,变奏处理,从而表现出宗教活动的一种特有氛围。

天师道音乐作为斋醮科仪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与斋醮科仪所展示的实质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晋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首,守清虚坐,乞求福愿”。这说明科仪法事只有与音乐结成一体,才能上达天听,人神感应。

千余年来,天师道音乐是在民间音乐和南方戏剧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天师道,因其活动的中心在赣东北,自然地与赣东北的地方民歌、小调、赣剧、弋阳腔联系十分紧密。而以上清宫道乐为原型的“上清腔”则是道教的独创。长期以来,天师府“主管三山符箓”、“掌天下道教事”,所以天师道的音乐又极大地影响了江南的各大道派。在长期的实践中,龙虎山道乐广泛地吸收昆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南方民间音乐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正一道音乐。

器乐的演奏,根据法事的需要,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类。文场主要配有笛子、箫、二胡、琵琶、三弦、笙、唢呐、中阮、扬琴等管弦乐,其声悠扬细腻,其情委婉动听,引人入胜;武场则配有大鼓、小鼓、锣、大钹、小钹、小锣、云锣、小镲、铛、手铃、碰铃、磬、梨板、大小木鱼、五音木鱼、侧鼓等乐器,其声高吭激烈,其情威武雄壮,既可凸显神的威灵,又可烘托热闹的气氛。

曲牌的运用,因科仪的不同,各有严格的规定。天师道音乐在科仪法事中通用的曲牌有:《望妆台》《步虚》《净秽咒》《乙字大开门》《三宝赞》《迎请师尊赞》《垂廉赞》等;特有的曲牌有:《启请赞》《斗姆十支香》《三官赞》《玉皇赞》等。用于阴醮法事的曲牌,主要有《三皈依》《破丰都》《孤魂赞》等。一般地说,阳醮音乐较为欢快,轻松和热烈,同时又不失庄重,而阴醮音乐则沉闷、哀婉,带有浓重的祈祷之情,常常催人泪下。

走进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便能听到悠扬悦耳的道教音乐,使人仿佛进入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尤其是在做科仪法事时,不同情感的道乐,或肃穆庄严,或剑拔弩张,或清静无为,或祈福求愿……

三、江苏茅山道乐

茅山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句容与金坛两市之间,原称地肺山,又名句曲山。西汉景帝(公元前188—141年)时,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筑庵修道,行医济民,茅氏兄弟逝世后,当地群众缅怀敬仰之情,更名句曲山为三茅山,后世简称茅山。

在中国的道教史上,茅山道场自古闻名遐迩,并以“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而盛名于世。茅山宫观很多,最著名的是“三宫五观”,三宫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

茅山道教的斋醮活动,在隋唐时期非常兴盛,到了宋元二代又受到宫廷的宠信,活动十分频繁,文史资料很多。明正统年间出版的《道藏》《茅山志》以及嘉靖时的《茅山志合编》中,对茅山受皇命所举行的醮事及目次、唱曲等,甚至醮事所使用的法器、乐器、演唱和演奏人员配备,都有详细的说明。如关于国醮登坛演练的茅山道士分工,在《茅山志》后编道轶考中就有如下记载:“唱念二十一名:知磬四名,正仪一名,表白四名,清道一名,宣讲一名,训忏二名,引磬二名,手鼎二名,知钟一名,知鼓一名,侍职两名;内坛奏乐一十五名:云锣一名,笙四名,管二名,笛二名,札二名,板二名,鼓二名;外坛奏乐一十五名:云锣二名,笙三名,管二名,笛二名,札二名,板二名,鼓二名”。从此记载可以窥见当时茅山道乐规格之全,气势之大。所以当时寻访茅山的文人学士在观看茅山道教科仪演习,聆听茅山道乐后,挥笔写下:“云璈声里天灯近,知是三真偈帝回。清吟未彻金钟奏,催上朝元午夜香。”

茅山道教的演仪仪师分为“法师”、“经师”、“乐师”、“鱼师”等。法师也称高功,由经过拜法仪式的道士充任;经师主要是诵经拜表,以配合高功完成演仪活动;乐师也称“音和”,是醮仪音乐的演奏人员,承担韵腔的伴奏,并为法师的各种法事活动奏乐;鱼师是击打木鱼的乐师。茅山斋醮科仪音乐使用的乐器主要为四类:打击乐器铛、镲、木鱼、铃、板鼓、手鼓、经鼓、磬、大鼓、大锣、大钟、大镲等;吹管乐器笙、萧、笛、小唢呐等;拉弦乐器二胡、大胡等;弹拨乐器三弦、琵琶、月琴、扬琴等。

茅山道教斋醮科仪最主要的有“正坛法事”和“度亡法事”。这些醮仪中所运用的音乐可以分为韵腔和器乐曲牌两大部分。从现今收集整理的60余首韵腔和30余首曲牌中可以看出茅山道乐的整体面貌。现在流传的“三茅表”是正坛法事中最具代表性的醮仪,其音乐有着严谨的程式。由《花子笑和尚》《小开门》2首完整的音乐和《卫咒灵》《称职》《圣板》《三茅词》《华夏赞》《腾词进表天尊》《断罡符》《天开符》《三茅诰》等9首曲牌构成,是一部有咏、有念、有白、有奏,并遵循一定程式组合而成的大型套曲。音调上具有江南音乐典雅飘逸、清新明快的特色。其中的《卫咒灵》就是一首很具代表性的韵腔,它是茅山派所独有的韵腔,是一首茅山的颂歌。其行腔安排以及唱词的每一字用较长的拖腔来表达的特点,和北宋时期的道教音乐谱集《玉音法事》曲线谱的特点十分相似。

由于茅山道教师承关系十分严格,这就使得茅山派音乐能够代代相传,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