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个体的主观因素,如思维方式、认知基础、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客观因素虽对个体的猜疑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如流言蜚语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个体主观上不能排除这种流言蜚语的困扰所致。
思维方式缺陷主要指个体存在思维定势错误,即个体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惯用的固定方式。如有的人习惯把别人都看成是自私的,因此以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对所有的人或事都怀疑。认知基础缺陷指个体存在信任前提错误,即对知觉对象是以不信任为前提,构成了由主观出发作用到客体又反作用于自身而形成的信任危机。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缺乏信任,产生的猜疑心理会通过各种表现反作用于自身,因为你不信任别人,别人也不可能信任你,而且不信任的程度越大,猜疑心理越强烈。个性品质缺陷指个体存在对知觉对象有失公正评价的不良心理倾向,通常我们把这种心理倾向称作不良心态。如果一个人心胸狭隘、过度自尊或有强烈的嫉妒心,就极其容易产生猜疑心理,因为这种不良的心态一旦投射到知觉对象上,个体就不可能实事求是地对知觉对象进行评价。个体习惯了主观臆测和凭空想象,自然无法抵御流言蜚语的影响。流言蜚语有时迷惑人心,如同“三人成虎”一样,让人辨不清真伪,将信将疑;有人习惯于听信谣言,自然也会产生猜疑心理。
克服猜疑心理,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学会理性分析,防止感情用事。猜疑不是推测,而是凭空臆测。理性分析的基础是事实,脱离事实的思考就是感情用事。“疑邻窃斧”的寓言故事揭示了猜疑者的心理状态,提示我们遇事不可感情用事,要理智,要学会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保持头脑冷静,防止陷入“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因此青少年要学会让事实说话,防止让自己的感情控制了对事物的认知。
(2)要学会主动交流,防止信任危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信任,信任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真相。主动交流的前提是以诚相待,以诚信对诚信,交往才能深入。信任危机一旦产生,交往的双方就竖立了一道屏障,想要跨越这个屏障很难,想要拆除这个屏障更难。所以青少年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增进感情,避免误会,以信任换取信任。
(3)要优化个性品质,防止不良心态。一个人在观察和认知事物时无不受自身个性品质的影响,因为个性品质的形成本身就受思想道德修养的制约,而思想道德修养的高低代表了认知水平的高低。
试问自己,我们是否习惯将自己的心态投射到知觉对象上?平心而论,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由此不难理解,一个人如果狭隘、自私,其知觉客体的过程已经偏离了公正的轨道,别人自然也不能指望其知觉的结果是遵从实际的。因此,青少年要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个性修养,冲破狭隘自私的苑囿,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以实现人际交往的正常化。
3.孤独心理的克服
孤独就是孤单寂寞。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个体缺乏与他人交流而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样一点,孤独不等同于独处,独处的人并非真正的孤独者。真正的孤独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个体与外界的情感交流受阻后的情绪体验,与个体是否独处往往无必然联系。
有孤独心理的人,即使是置身于人群中,依然是孤独的。原因主要是其对周围的世界感到陌生,对身外的一切缺乏了解,与他人有一种距离,无法与环境沟通,好像其周围有一种无形的壁垒,阻隔了思想、情感与外界的通道。孤独感程度较深重的人,挫折感也强烈,易产生灰暗心理,意志消沉,阻碍健康发展;孤独感特别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厌世倾向。
孤独心理在青少年中比较多见,这是由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多数青少年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准成熟状态,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真正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尚未明确,思想尚未完全摆脱幼稚,许多事情还似懂非懂,却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而不被理解。这就是我们常听人说的青少年特有的那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内向型性格的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因为其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主体对客体的排斥或抗拒感强烈,导致自身与外界产生隔膜,难于沟通,最终陷入封闭的苑囿中不能自拔,深感孤寂。对目标追求缺乏动力的人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因为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内心缺乏热情,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与外界缺乏沟通语言,更难于与他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因而会产生孤独心理。
消除孤独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坚定信心,激发追求事业的动力。有追求的人不会寂寞,执著于追求事业的人更不会孤独。青少年应该懂得,人生的意义是在事业的追求中不断实现的,只有坚定信心,乐于竞争,不甘寂寞,才可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2)要培养情趣,增强排解孤寂的能力。兴趣是摆脱孤独的良方,健康的生活情趣是消除孤独心理最有效的办法。青少年阶段的主业是学习,因此在努力钻研学问的同时,应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具有远离孤独的能力。
(3)要学会交际,疏通交流思想的渠道。一个人主动与他人交往,就不会感到寂寞。多发展友谊,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他人交流,就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多帮助他人,就能享受到更多的关怀、温暖和友情。
(4)要平和心态,尝试改变封闭的环境。孤僻的性格大多是在孤寂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可逆性,就有改变的可能。因此消除阻碍自己与外界沟通的障碍,以平和的心态将自己融入和谐的环境,摒弃孤傲的心理,体会友谊带给自己的欢乐,并反复强化这种体验,就能够从孤独中走出来。
4.嫉妒心理的克服
嫉妒是指个体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心理学把嫉妒看作是个体在利益占有和占有欲受到客观抑制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嫉妒产生的前提是个体主观上有受到抑制或威胁的意识,且这种抑制或威胁来自于明确的客体。
青少年产生嫉妒的原因与成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是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且大多有与他人进行自身价值的比较过程。嫉妒是一种令个体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比较对象的排斥和否定,且主观色彩强烈。一般导致嫉妒的威胁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威胁产生的嫉妒多是个体的比较对象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这种优势对个体构成了明显的生存或竞争压力,如对学习上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不满或嫉恨;隐性的威胁多是个体的比较对象原本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甚至是劣势,但这种劣势有了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对个体构成了某种竞争压力,如学习成绩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忽然和自己比肩了且有超越自己的苗头,就从对立的立场上寻找各种借口贬低对方。不管哪一种原因产生的嫉妒,目的都是在实现自我心理上的暂时平衡,结果自然都是自欺欺人的。
嫉妒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性极大,无数婚姻、友谊关系的破裂都证明了这一点。处在人生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更应该有意识地抑制自己嫉妒情绪的膨胀,学会驾驭嫉妒情绪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当嫉妒滋生时,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将比较对象作为促进自己实现自我超越的参照标准,逐步增加自身的价值比重,使嫉妒的消极心理转化为竞争的积极心理。切不可以比较对象为敌,因为妒火中烧不仅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还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自身痛苦。
克服嫉妒心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克服偏激。由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对比较对象的认知也随之发生偏差,进而产生偏激情绪。所谓十人嫉妒九人偏激,就是在强调嫉妒心理的根源。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既不会偏激地对待他人,也不会偏激地对待自己。与他人比较时,要力求全面地看待对手,正确地评价自己,认清自身存在不足的原因,理性地选择改进或超越的方法,使自己保持一种合理的积极的竞争状态。
(2)要学会合理的价值确认,防止片面。一般自我价值的确认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社会标准,即以多数人的看法或社会流行观念为衡量尺度;一个是个人标准,即以纯个体的看法或私人的指标为参照尺度。普遍认为,以两者为参照标准,引发嫉妒的概率,前者大于后者。
因为任何个体的价值都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来确定,否则得出的结论必然是片面的。只有通过全面的立体的深入的比较,才能减少片面性。现实生活和时间最能说明问题,任何个体除了人的属性相同之外,其他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个人价值的体现也不能单一化,如有的同学文静,有的同学稳重,有的细心,有的机灵,有的综合素质好、涉猎广泛,有的单项技能强、学有专长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优势。所以,科学的合理的价值确认,不是以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优势比较,更不能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要清楚,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超越别人,而在于不断超越自己;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不断战胜自己。
(3)要学会主动地抑制情绪,消解怨恨。因为嫉妒情绪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所以要彻底杜绝嫉妒心理是不现实的。但了解了嫉妒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学会主动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减弱或消解嫉妒心。有些嫉妒心理的形成,主要是个体夸大了比较对象的优势,贬低了自己的价值,致使自己心理失衡。要时刻提醒自己,嫉妒别人,首先伤害的是自己。也就是说,嫉妒对自己的损害永远大于对别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