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蓝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发展教育。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科学、和谐发展的重大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增加教育投入,多办实事”,“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教育资源配置指明了宏观方向。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模型
一、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资源和教育资源
资源,通常指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如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也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
在经济学中,资源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主要是指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自然要素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两大类。马克思认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社会要素,一般是指劳动力、资本、已经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技术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
也有经济学家按照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对资源的概念进行阐述。美国经济学家唐纳德·W.莫法特在《经济学词典》中认为资源是“一个经济的基本投入或组成部分,人们常认为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但现代经济学家把经营能力作为第四种资源。经营能力指一切可以帮助人们把所有资源整合起来的能力,包括管理、创新、风险承担,以及应用分析。尽管它们不像其他资源一样有形,但土地、资本、劳动本身不会创造产出,因而必须与这种能力组合。这种能力越大,产出的潜力也越大。劳动和经营能力常常被称为人力资源,而土地和资本常常被称作非人力资源。”
从上述对资源概念的理解上看,教育资源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一是人力资源以具体的人力为依托,包括劳动力、技术、人的各种能力等一部分社会要素;二是非人力资源以自然要素和部分社会要素为依托,它既包括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也包括资本等一部分社会要素。这两种教育资源就是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有形的物化资源。然而,教育中还有一类资源是无形的资源,包括历史经验、时间、信息资料、无形资产等等。顾明远所编的《教育大辞典》将教育资源定义为:一是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为前提。二是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
本研究将教育资源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为两大类。有形资源,即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有形资源又可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具体的人力为依托,包括教育者人力资源和受教育者人力资源等;非人力资源,以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为依托,它既包括物力资源,也包括资本等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指教育系统中的固定资产、教学和办公材料和低值易耗物品等。财力资源是指人力、物力的货币形式,包括人员消耗和公共消费部分。无形资源的价值依托有形资源对教育活动产生作用,包括历史经验、时间、信息资料、无形资产等。
(二)资源配置和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则是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性行为。
西方经济学家主要用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来解释资源配置,他们认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存在着稀缺性,因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能够生产各种商品的全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必须在各种相对稀缺的商品中间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就是资源配置。D.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认为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也就是说,资源配置就是对相对有限的各种资源的不同分配和用途进行选择。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以便用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最高质的商品和劳务,使得生产效益最大化。一般说来,资源如果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显著提高,就能充满活力;反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持续低下,社会发展缓慢。
经济学中对资源配置的解释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解释有重要的启示。一些学者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非均衡性来解释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教育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上海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解释:“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全社会(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规划指导和人才市场的基础导向作用下,如何有效地将总体教育资源分配到各级各类教育,使教育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且能够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机构;微观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总量分配既定的条件下,各类学校如何组织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教育资源配置是在一定区域内,为推动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而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能动性行为。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时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也折射出教育的效率水平和均衡发展程度。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既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某一区域如果没有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和优化配置,教育水平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如何向教育分配,教育内部资源如何在各级各类教育、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两层含义。
(二)教育产品的属性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首先要对教育产品属性进行界定。目前,各国学者关于教育产品属性问题的看法基本达成了共识。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不同性质区分开来,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基本属于“准公共产品”。不同属性的教育产品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可以看作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不同组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属于“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即教育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并不代表义务教育产品一定是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它也可以是私人生产、公共提供。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组合: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允许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为教育提供服务,但是消费则应是公共提供。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应免费为学生提供教育产品。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即教育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意味着,在这一阶段,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受到教育,一些人被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所以,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消费方式宜采用混合消费(公共提供+私人提供)。非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组合:公共生产+混合提供和私人生产+混合提供。
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为教育提供服务,教育服务的消费由私人和政府共同提供。
(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
按照资源的配置机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计划方式、市场方式以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在排斥市场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形成一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市场型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在没有政府(计划)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自发地形成一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则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
哈罗德·铂金认为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的机构中获得它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所提供的教育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其他机构不断在教育系统中出现,形成了办学主体的多样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教育资源配置也以计划配置方式为主,政府对教育一直进行全方位监管和控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原有的计划型配置方式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采取计划方式配置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开始逐渐渗入教育资源配置领域。市场机制介入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系列措施保证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1)制定纲领性文件。如中共中央198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92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l99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2005发布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等政策文件,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作了规定,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优化。
(2)强调政府与学校职能分开,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
(3)开拓投资渠道,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与多渠道集资办学相结合”的投资体制。
(4)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学校管理机制。这系列措施均对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起了推动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为“公共产品”,教育资源配置主要受政府计划方式调控,市场方式是作为补充和辅助因素存在。例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我国对义务教育收取少量杂费,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义务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上还存在明显矛盾,我国允许个人或组织作为办学主体兴办学校。但是,这不能改变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控制地位。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为“准公共产品”,教育资源配置一方面由政府采用计划方式生产和提供,另一方面采取市场方式直接收取学费,或者,可以同时采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将知识和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作为教育成本的一种补充。这一阶段市场机制的作用较为显著,如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通过对几个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提出并建构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市场、学术“三角协调模式”。在高等教育阶段,市场、政府和学术权威构成了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三股合力,它们共同规范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