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49470100000037

第37章 俞源古村落的文化与艺术(9)

在俞源的“高坐楼”,从第一道门外的照壁开始,一直进入大门、正厅至后进,所有适宜绘画的地方,照壁、围廊、门楣、门楼、山墙,到处画满了以各种历史人物故事、四季花卉、文房博古、山水佳境、吉祥图等为内容的壁画。如第一道堂门楼两边墙上所绘的两幅人物故事水墨,一幅为“石壁题诗”,画面上一高士正执笔在一突兀巨石上题诗,有童子手捧墨砚傍立侍候,一人悠闲地执扇注目欣赏。作品用笔轻松,落落大方,将古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文人隐士游览山林泉石,无忧无虑悠然生活的情景跃然画面。另一幅是“羲之爱鹅”,取材于中国东晋时期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与山阴道士以书换鹅的故事。人物造型准确,章法分明,且线条流畅,浓淡相宜,整幅图画极有生命力。且画家为了使作品更具趣味,除了用红色“加盖”印章外,更巧妙利用手中的画笔,把作品进行“装裱”,用“钉子”将整幅作品“固定”。从而使作品的内容,与“装裱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真是妙不可言。

清代“谷仓楼”内的壁画神采纷呈。如明代的古建筑照壁上,刘伯温设计俞源太极星象村四幅连环壁画,有一幅水墨与东汉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帛画内容极其相似,画面记叙了大地主奢侈生活的整个过程。在有九重门的“精深楼”,围墙上分真、草、篆、隶四体书法写的诗文,“老子骑牛图”、“松鹤延年图”等水墨,笔法丰润,水平之高如宋元古画。在书法家俞丽霞的故居,草体书写的作品气势飞动,飘逸洒脱。更有一幢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建筑“六基楼”,门楣上巨幅“双狮滚绣球图”色彩鲜艳、亮丽,宛如明官窑“釉里红”瓷器。

三、文艺活动

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吴桓为俞源俞涓写像赞说:“日用行乐,随所追从。”此处“行乐”应指“琴、棋、书、画”,琴代表各种古代乐器。同代俞缪,在俞川“十咏”中的“松楼玉笛”中,描述了西山皆山楼秋天夜静玉笛演奏的情景,“月照高楼十二层,谁吹玉笛暗飞声,怕传岭外梅花曲,散入秋空韵转清”。明初,俞涞长子善卫建十二间“迎玩堂”,欢迎四方游乐名士。至第六代的后三代,俞姓家族已达一千二百余人。由于俞源是古代处州(丽水)至婺州(金华)的必经之路,商贸繁荣,多代经营积累资金,俞源已成为富裕名村,延续数百年,富而思乐。俞源村历代文艺活动均为原宣平、武义二县边区最活跃的村落。擎台阁、迎龙灯等文艺活动前篇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仅以采风锣鼓班(又称坐唱班)、办剧团为主。经数十位老人追忆,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俞源有二组锣鼓班。大略可分为后宅(上宅、下宅)的昆曲锣鼓班,经济实力雄厚;前宅的徽曲锣鼓班,经济实力不及前者,规模也较小。

昆曲锣鼓班

九十多岁老人俞叔昌说:“我青年时参加锣鼓班唱戏,唱小生角色。听上辈人说,我们昆曲班是明末与闹龙灯活动同时产生的。”准确年月无法考查,因历经三百多年,俞源数遭劫难,已无文艺活动史料可查。仅从村外发现的文艺资料可知,光绪三十二年俞源永乐会锣鼓班由俞泽茂(小生)、俞洪柏、俞寅、俞维宜、俞经继、俞经绶(正吹)等人组成,详情不得而知。到了20世纪20年代昆曲锣鼓班改称“韶成会”,由俞金和、俞碧联(小生)、俞叔初(花旦)、俞洪宾(正生)、俞兴林(正旦)、俞晶均(大花)、俞洪词(小丑)、俞洪栏(副净)、俞天德(老外)、李有堂(老旦)、俞彩文(副末)、俞经传(正吹)、俞清高(副吹)等组成。戏先生毛舍定、祝斋。

主要剧本有:《追桃八仙》、《套头八仙》、《九曲珠》、《通天河》、《火焰山》、《金棋盘》、《长生殿》等。折子戏:《牡丹对课》、《赏桂调情》、《打肚产子》、《游台古苏》、《吴王采莲》、《伍员寄子》、《柴荣见姑》、《现龙成亲》等。30年代初,昆曲锣鼓班改称“继承会”由俞叔昌(小生小锣)、俞金连(花旦)、俞经荣(正生、副吹)、俞良涛(正旦)、俞友海(大花、正吹)、俞友法(副净)、俞成品(小丑)、俞法宾(老外)、俞洪如(老旦)、俞经岳(作旦、鼓板)、金益祥(副末)、俞章全(三弦)及戏先生祝斋等组成。

锣鼓班历来采用股份制,每股50斤稻谷,集体研究同意,交股后成为正式会员。古历每年正月十九日会餐一次,会址俞洪如家小厅。由于坐唱锣鼓班属业余性质,仅限农闲季节活动,活动时间短,活动时请人指点,称“戏先生”。祝斋是位老演员,而且后台也很精通,为此在当地是位有一定影响“戏先生”。学戏均在秋收后,农闲的冬季,学习地点放在俞洪如家。时间一个月,戏先生工资由二十多位正式会员平均摊,先生工资每天一元银洋,饭餐会员轮流供奉,以贵宾礼相待。锣鼓班主要为寂静山村添热闹,增欢乐,常年参加红白喜事,演奏、唱戏,而会员家中需要则不请自到。参加每年正月擎台阁踩街活动,自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开斋为止,被邀轮流到各堂楼厅演奏,唱八仙及其他戏本。

锣鼓班出屋游大街小巷,演奏行路调(思凡片段),锣鼓琴笛配合,煞是悦耳动听。春节过后,也出村赶庙会,特别是在八月十三日,永康胡公老爷生日,“继承会”会员自带乐器,步行一百五十里,上永康方岩赶庙会。永康人闻老客俞源锣鼓班到达,就派人从老远迎接,热情接待。庙封后,永康县城大店争相邀唱。由永康唱戏后返乡时,路过泉溪、宏阁等村又被知情大户请到家唱戏,接待排场,气氛热烈,喜气满堂。昆曲锣鼓班去一趟永康,就得唱十来天戏,才能回俞源家中。

到1941年,日本侵华已历四年,国家危难,险及家门,国民党79师进驻俞源。“继承会”锣鼓班为了配合抗日,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徽曲锣鼓班

经多方采访,只查得三十年代的徽曲锣鼓班“同乐会”,而原会全体会员至今全过世。组成人员大部分是前宅人,亦有少数后宅人,以俞姓为主。如前者用参股法组成锣鼓班,每股40斤谷,共20股。其中六股之人入会,从会员成分看,经济条件较前者稍差,文化程度也不如前者高。坐唱人:俞孝芝(小生)、俞其望(花旦)、俞风刚(正生)、俞其茂(正旦)、俞风鸣(老外)、俞君清(老旦、鼓板)、俞良寿(大花)、俞森木(正吹)、俞良富(副吹)、俞良福、楼方(后台)、戏先生舍娜。会址俞良富家中。40年代仍是这班人马,数次研究渴望培养接班人,但仅收得俞孝文、李法德、董银贞三人。而三人只听戏几次,时间短未入门。40年代末,国家进入战乱时期,社会混乱,国民党抓壮丁,恶势力横行乡里,因而停止活动。

“矮子班”民国十三年(1924),俞洪词、俞经余、俞品均三人合股,接办“胡庆聚班”(昆曲剧团),共同办一年,后二人退股,由俞洪词一人独办。当时俞洪词二十余岁,个子矮小,身高一米五,家财万贯,财富全村排列第二。由于金华地区观众开始偏好徽戏,因徽戏语言通俗,剧情干脆激昂。为此洪词昆曲班经营不到二年,就改办以徽曲为主的“金莲玉班”,又称三合班(能演徽戏、叶扬、昆曲三个剧种)。戏班演员向外地招收,学戏、写戏(即联系演出剧场)、演员出演等一切业务,均由洪词负责。

暑期,前台演员、后台乐队全体人员,都在俞源俞洪词家休养,供饭餐。加上当时社会穷困,票价低,观众少,剧团开支大,亏空多,洪词只得卖田、卖地、卖屋等维持办剧团。承办剧团七年,加之挥霍,将大富之家亏成贫穷之户,因而“败子洪词”远近出名。

但洪词对当时活跃农村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戏班演员金锁(花旦)、德金(大花)、元清(小丑)等,后台由肖玉(正吹)等组成。其他剧团成员,由于俞源知情者均谢世,无从查考。

剧目:《金棋盘》、《地藏王扫秦》、《九曲珠》、《通天河》、《火焰山》、《平顶山》、《哑口背疯》等。

演出地点:由于胡庆聚班、金莲玉班当时均属上档次的专业剧团,大部在金华、兰溪、武义、永康、东阳、义乌等县城上演。当然也常在本村演出。以上三演员,解放后曾被武义县婺剧团聘为编导。

春蕾剧社

1949年古历正月,俞源村俞耀忠创办了春蕾剧社。俞耀忠,师范毕业,教过书,喜爱戏曲。受新潮流影响,30年代,绍兴地区出现戏剧,女扮男装,女子上戏台,打破封建社会妇女不准上台的禁令。

出现了绍兴女子戏,以文戏、情戏见长,后发展为越剧。其创新亦波及山城宣平。1939年,俞葆初随父迁宣城,共创“醒民剧团”。王昌明亦于1947年10月独创“菲菲越剧团”。对耀忠影响很大,对此感兴趣,于是动员叔伯妹妹、众多姑娘学演戏,耀忠自任戏先生,充当导演。同时向热心戏曲者筹资置乐器,借台阁会扮台阁小演员戏装,创办越剧团,取名“春蕾剧社”,百姓称耀忠班。

演员有:俞香荷(小生)、俞香琼(花旦)、俞掌珠(正生)、俞掌芝(彩旦)、俞佳珠(老外)、李叔银(老旦、小生)、俞生菊(小丑)、俞耀忠(大花、副末、鼓板、导演)、汤养棋(琴师)、俞章全(三弦)。

剧目:《蜜蜂计》、《琵琶记》、《临江驿》、《莲花庵》。

现代戏有:《血泪仇》。

折子戏有:《送花楼台》、《送花八仙》、《打金枝》、《十八相送》。

自编自演现代戏有:《肉债》。

地址:上万春堂。

演出地:以本村娱乐为主,同时外出表演,内至西南向陶村、上坦、柳城、马口,外至东北向梁宅、白姆等大村,演了二冬一春。

到宣平县城演出,得到观众好评。1950年底,耀忠班归属宣平县文化馆,耀忠被国家聘为戏改干部,剧社随之解散。

农余剧团

解放后,俞源村成立农会。1951年,由农会组织俞源农村业余剧团,由会长俞加茂兼管,团长由俞春法任一年,后由俞文清担任。实际业务安排、戏剧导演均由俞耀忠全权负责。剧团办至1953年2月,俞文清报名抗美援朝入伍,俞加茂任团长。前宅另创剧团,称俱乐部(徽曲)。1956年,俞源三宅分别组织三个农业高级社,第三社即前宅,继续支持办俱乐部。农余剧团延续到1957年,仍由后宅二个高级社联办,改名称“文工团”。团长由村党支部书记俞国英兼任。当年春节后执行中央“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统一由县文工团安排管理,陶村班、俞源班、杂技团组成巡回演出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随着批“四旧”的发展,文工团自行解散。

农余剧团演员有俞香荷、周宝菊(小生)、章秀荷、李金花(花旦)、俞火文(正生)、俞舍芝(正旦)、俞掌芝(彩旦),俞舍振(副净)、俞生菊(小丑)、俞舍宝(舍振之兄、老外)、李根法(老旦)、俞美娇(作旦)等。候补演员有俞寿仁、俞金火、俞章珠、俞良畴、俞国荣等。

导演:俞耀忠。1954年,耀忠改入所在农业合作社,管理前宅俱乐部。农余剧团改聘徐五连担任,教昆曲。

后台:俞友海(正吹)、俞章贵(副吹)、俞风刚(三弦)、俞增良(鼓板)、俞彭年(戏箱、煤气灯)。

戏种:先越剧后昆剧。

剧目:《梁祝化蝶》、《信陵公子》、《琵琶记》、《拾玉镯》、《莲花庵》。

现代戏:《肉债》、《渔夫恨》。

1951年,首次参加宣平县会演,参演剧目《渔夫恨》获二等奖。

从此年年参加县级和区级会演,均得好评。

农余剧团的主要目的是丰富本村文化生活,配合革命运动,故不计报酬,义务演出。为此经常在本村演出,亦被邀出村演出。

演出范围,南向柳城曹门、凡井岭头、马口、内河洋、河涧、郑回、上坦、赵村、上周、南源、白岩、大黄岭头、九龙山等村;北向任家坞、项山头、东阳门、石井里、上四保、岩宅、陶宅、下杨等村。

1986年,武义县文化局为搜集全县民族文化遗产,在县城召开陶村、吴宅、俞源三村艺人座谈会,共六位代表参加。俞源由俞叔昌、俞金火二人参加,会上呈献珍藏手抄本戏簿,现由武义档案馆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