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阁户户吃消灾馒头。到了晚上迎龙灯(龙头一般约百朝),十二日夜试龙,十三日夜正式开迎。上宅、下宅、前宅各迎一夜,至正月十五日开斋,大年春节就算过完了。
擎台阁阵容庞大,雄壮威武。擎台阁游行队伍共分十队:
先锋队:二根长项喇叭开道,后跟八条壮汉个个身背神铳为一队。
开道队:红黄两面大旗及八面地垫大清道旗和二面大锣开道。
战旗队:十面蜈蚣旗,三十面各色三角与方形旗。
銮驾队:由寿字枪、方天戟、阴阳铛、偃月刀、猛锤、长矛、神斧、镬、枪等古代兵器队组成。
纸马队:由四匹篾扎白纸丝糊成纸马,两个少年一拉一推,四组共八人,后跟一组乐队组成。
台阁队:原为六台,一台一出戏,每台戏剧人物二人,由八岁左右小孩子扮演。四人抬一台,每台左右各配护台亲人一名,每台后面又配乐队(由吴宅、小后陶、岩坑、下杨等邻村自助锣鼓班,插各大队之后,自觉而来,成为惯例)。
令官队:由二辆仰天竹轿,坐一小孩扮令官。令官面前置令箭,另配一黄绸包大官印。轿前头四面回避、肃静旗牌开路。
大蜡烛队:由两座锡加工而成的大蜡烛台,直径约一米,高一米,中插一支直径20公分的木制假蜡烛,土漆漆成红色,看似红烛,烛身金龙缠绕。每座重百斤,两个壮汉抬一台,烛旁配一利事侬,所谓“八字好”,手拎红漆细作竹编船篮,篮内放数百五寸见方折叠成三角红纸的蜡烛帽,套在大蜡烛上,想得子的妇女争着抢。据说,抢到蜡烛帽,洞主老爷准定送她一个公子,特别抢得头帽最灵。因而思子的丈夫和亲戚也帮着抢蜡烛帽,场面非常热闹有趣。
神亭队:在木制大方桌桌面上,制成酷似缩小的皇宫金銮殿,金碧辉煌。中设四根金龙柱,柱前放原洞主老爷佛前神牌,好似抬大红花轿,由四人抬,称之为“神亭”。亭前行走二盏大行灯(即灯笼),佛像前架50公分直径大行灯,换上新灯壳。四名守炉各执檀香炉,二根紫金棍。一位拎盛佛香船篮(称香公)。合计神亭前九人,亭后执掌扇二人,一个背盖伞壮汉。
执香队:由近三年考中秀才(民国成立后改高小毕业)的人员每人双手捧香约五十枚左右,香根部用毛巾捆卷,排队跟在神亭后,多时达五十多人,以展示俞源人才辈出。
参加擎台阁的人,多时340余人。台阁队戏剧人物,由八岁左右小孩子扮演。参扮小孩原为台阁会会员家的小孩,十二户进行抓阄,每台演员二名,六台共十二个。后会员增至二十四户,扮演每台增为三人。有六户无扮演任务,到厨房负责点心及台阁进出服务。参扮小演员标准要求六至十岁,身高三尺左右。传说参扮过的小孩个个更聪明,读书好,胆大有魄力,快长快大,将来有出息。更奇的是能化险为夷。据村民回忆,40年代初,前后有三位参扮小孩从高台上掉下来均安然无恙(至今均健在)。
古代扮台阁,小孩下半身用粗布包扎在制有箍腰铁箍的铁棍上,脚踏铁棍底部木制小圆盘背,盘心铁棍头打有方孔,孔套到从台底伸上的铁条尖上,尖与孔吻合,套得很紧。高台离地有五米以上,四人抬台阁,如遇抬者高矮差距大,加之力气有大小,左右晃动大,不小心就有脱套之险,因而造成俞戴雄在广惠观门口掉到油菜田;俞俊豪在下桥头供销社门口,从七米多高掉下溪滩,九岁大小的俞俊豪因受惊大哭,大人跑去抱上路,再套回高台,好似未出过事故。俞月娥(女),在双枫巷口大路段溪埠头,亦从高台掉到溪里,下身落地,似降落伞,亦完好无损,抱起插回继续踩街。
当年的三小孩现均六十余岁,老人们都认为历次事故全靠洞主老爷托住,沉香显圣(以现代科学分析:由于台阁小演员下身缠着粗铁棍,脚盘下露一段铁棍有方孔粗重,加上小演员身穿大衫袖状古戏装似鸟翅,而高台约有六米距离,有重心垂地时间,因而安全无恙,绝不是神灵保佑)。由于擎台阁发生过以下巧事,至今人们都认为扮台阁是件喜事,每年正月十三日,家长争先恐后要求小孩参扮。
为此擎台阁组织者只得规定,每人交化妆费四十元,以便控制。
擎台阁由台阁会定戏名,如三国、隋唐、西游记、刘基智破陈友谅及长命富贵、团圆、祝福等内容,并委托地方艺人设计,每台工资为五十斤稻谷。参扮小孩,正月十二早沐浴穿新衣,由家长带到洞主老爷佛像前,大人帮忙点烛烧香,大人小孩一同跪拜,祈求上台安康,下台永好。拜过佛,到扮台阁处参加试台(俗称浪台),只穿戏装衣帽不化妆。正月十三是正日,台阁到洞主庙桥前会集,地方乐队先到先奏。其他八队物件已备庙内,背物件人入庙后各负其责,背的背,扛的扛,到庙桥前排好队。洞主老爷龙亭在后,经四守炉人跪拜上香,然后将神位木牌接进龙亭。执香队紧跟亭后,咚咚丁乐器最后,为总队伍之尾。前面先锋(喇叭)起动,神铳轰鸣,鞭炮震天,按历年传统顺序列队,习惯线路游行踩街,气氛热烈非凡。前站到俞氏祠堂前广场擎一圈,进俞姓大祠中厅绕柱暂休。台阁队伍人员吃台阁酒;喜酒尽喝,一人二薄片咸豆腐干,均由大囝(头年全年所生男孩户)赞助。而后擎到广惠观(凤凰山脚,现为小学)也擎一圈,再次为前宅坛(俞姓辈分最高住户),四下宅屯,五上宅坛。1994年恢复擎台阁庙会,增擎乡政府,前宅旧全堂旁,下宅下菜园,上宅大菜园。最后仍到庙桥前起点处拆台。神事抬进洞主庙,上香神牌复位。台阁扮演小孩下台卸衣,父母将小孩领回家,拜谢祖宗,庆祝大喜。
以上讲述人:俞清藩(87岁)、俞孝贻(83岁)、俞耀忠(79岁)、俞新富(73岁)、俞发春(88岁)、俞耀明(80岁)、俞松海(74岁)。
俞步升整理
俞源擎台阁,自清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二百多年经久不衰,规模有增无减,为此誉满近县,成为农村节日亮点。笔者经过多方查访发现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四点:
第一,组织多种物会积累基金。
诸如台阁会、香会、锣鼓会、神铳会、大旗会、纸马会等等(会员投资租田,或积谷)。台阁会(雅称春彩会)开始俞姓十二户兴办,制台阁台,置戏装。为延续千秋万代,每户入股二百斤谷租田,每年收租谷二十四担,可谓租田就是基金。租谷用于正月十三擎台阁开支,如雇艺人扮台阁工资(制作剧情背景、帮助穿戴、化妆等),道具添置、革新,台阁维修和踩街购香烛、方纸锡铂、大小鞭炮及茶水招待,至十三日下午擎台阁结束。在正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定一吉日,二十四位股东聚餐一次,会长主持研究下年擎台阁事宜,由本届当事户清理后事,如清点行头、铠甲、铁条、扎包,小演员扮过的道具,并雇人洗晒戏装及存到戏箱,以备来年使用。
因台阁会每年开支后尚有较大盈余,所以,到清末在村内开始股分买卖,股主有所更换。其他如大旗会、黄旗会,传至20世纪40年代,由俞应宝、俞经余、俞晶均、俞洪宾、俞彭年、俞洪琰、李清宣(清末,其父从陈弄村迁住俞源)、周德兴(清末,其父挑货郎,从永康迁住俞源)共八人组成。基金每户一股,交谷五十斤,称之为“积谷”。放债收利息,共四百斤本,得年利二百斤,用于擎台阁后聚餐。而背旗踩街每股派一劳力参加,无劳力雇人资自负。另一面红色大旗,附二面三角小旗,大旗会由十六人组成,亦是每股交积谷五十斤。纸马有纸马会,亦积谷作基金,四匹纸马到民国后期,雇艺人俞经绶糊,每匹五十斤稻谷,便可交货踩街。
还有神铳会也用积谷形成凝聚力,每次每铳向台阁会领火药四两,参加台阁踩街开道,形成习惯义务。
第二,继承祖训。
俞姓祖宗常田多(祭田、蒙田、儒田),台阁祖宗兴,祖宗捐助旗类,古兵器,子孙有义务扛背,不然有愧享受祖宗福禄(即常田)。如倡擎台阁四人之一的俞盛治,还捐助有寿字枪一支,传由大儿子俞丛周及子孙,因俞盛治有一百八十担租的祭田传代,为此,二百年来代代子孙接力背寿字枪踩街。
第三,吸收外姓参加,得到各方支持。
辛亥革命后,宗族开始淡化,擎台阁不分姓氏均可参加,外来居户认为能与俞姓融为一体,参加擎台阁是一种荣幸,通过擎台阁增进村民团结。如外来人怕欺生,而俞源以礼义贤享誉四方,宗派观念不强,欢迎外来经商,清末,准于参加擎台阁。所以有周德兴随父亲迁到俞源经商,办酒坊开南货及肉店发了大财。另一户永康人徐金明,到俞源开豆腐作坊,也盈利很多。上述二户自助蜈蚣旗各十面,每年雇小孩背旗,从未间断,与俞源村民团结为一体,全家感到荣耀。
第四,造就了喜庆热烈氛围。
地方舆论认为,参加擎台阁能增福增寿,无上光荣,这就造就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热烈氛围。50年代前,农村很少有文艺活动,只有入冬和开春做几天社戏。在原宣、武二县农村,仅俞源有擎台阁,名震八方。为此,不但邻村众多锣鼓班前来助阵,亲戚朋友也特意等到正月十二日到俞源拜年,也好赶看台阁,同时评头品脚,往好的方面宣扬,使参擎者感到自豪,鼓励下年再努力。
四、闹龙灯
龙灯历史比擎台阁早。唐朝贤相魏征奉天命斩老龙,唐王圣旨接龙头等神话,流传至今。
据传,金华老龙(金华江源头、武义县白姆乡三潭之龙王),千年行雨,为民造福。到唐朝初期,有一天老龙化作老翁。须发眉毛雪白,背驼嘴歪,拄拐杖,漫步金华大街。见一店口小条桌后,随坐一位八字小胡老先生,桌角插竹棒,上垂挂白布条幅,上写“铁嘴仙”。老龙心中不服,就上前行礼坐下,请先生看相。先生略看头部天廷、印堂,微笑着说:本县已现旱情,各处本保老爷奏请天廷,玉皇大帝圣旨将到三潭,令你行雨:“金华城内三分、城外七分雨。”老龙装傻,口说我一糟老头行什么雨,你乱看相要敲你招牌的。如此数语后,半信半疑回三潭。果不出先生所料,玉旨行雨。老龙心不老,雄心过了头,专顾称雄欠顾后,将分雨调个头,以便使看相不灵来羞先生。结果金华县城洪水成灾。金华城隍状告老龙。玉帝下旨,征来日午时魏斩老龙。老龙接旨吓得汗淋全身,当夜魂飞皇宫,托梦李世民说,金华老龙千年积德,因老眼晕花犯错,万请皇帝行善救老龙,设法缠住丞相魏征,误过明天行刑时辰。皇上应允,老龙放心回三潭。到了来第二日吃过早饭,皇帝请魏征弈棋。二人坐着对弈,二个太监观棋和茶水、执扇侍候,弈不多时已近中午,魏征举棋不定,困倦难耐,伏桌而睡。
皇帝心中甚喜,认为魏征不会出宫去杀老龙。魏征睡得满头汗,为使魏征多睡觉,误过午时,就拿过御扇用力扇他三扇,魏征汗流立止。又过半炷香工夫,魏征醒来,合手擦双眼,大叫吃力,说还好皇上助我三阵风追斩老龙成功,及时交玉旨。皇帝这才知道帮倒忙了,悔之不及。待到夜里,皇上梦见无头老龙手提血淋淋龙头,到金銮殿评理。李世民只有下座谢罪,下圣旨为它接龙头,第二天,旨行全国,年初接龙头。京都长安的大街首先出现迎龙灯接龙头。由于金华老龙居住武义三潭,三潭又与俞源邻村吴宅慈仁寺古井相通(1926年《宣平县志》载),据说老龙祖籍俞源古龙宫,特别引起俞源百姓怀念,怜悯老龙千年功德毁于一旦。故事传至明末,俞源人认为金华老龙功大于过,罪不当诛,祈望龙头接回龙身行及时雨,于是兴起正月十三开始迎龙灯、接龙头,连迎三夜,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与全国共欢。这种活动蔓延宣武二县农村。当然,神话不可信,总之,笔者只想说明俞源有组织闹龙灯的习俗而已。
迎龙灯,俗称迎龙头接龙头。俞源村龙灯为板龙,称之为大龙头。龙头底架四片厚木板,其中三片组成三角架,中间一片稍长接龙身,架背用竹片扎成方形塔,四层佛,每层制12个戏剧人物,谓之“龙头佛”。合计龙头佛48个,每个佛前各配一盏彩纸雕花花灯。如遇头年大囝多,龙头佛超出龙头限定佛数,装箩筐挑回。俞源村龙头都到下杨马山村定做(马山有祖传制作龙头佛技艺),称为缚龙头。龙身由近百朝或数百朝龙灯朝板连成一线,前接头,后连尾。龙朝板每朝设二盏灯,龙朝板规格与龙头板同。
俞源宗祠下设龙头会,由祠堂账房先生任会长,各房长及头年大囝先出生的两名户主(称龙头官)组成。祠堂里有龙头租田二百把,东坑土坐近口山脚,称“龙头丘”。租谷八百斤,用于缚龙头工资、抬龙头、擎大尾(即:龙尾),三夜利市(即粗方纸、爆竹、十三日台阁酒等,全由头年俞姓生大囝户承担。龙灯十五夜止,然后化龙,十六日上午龙头会人员和龙头官算账,结账结束。
大囝户要三夜参加擎龙头,每夜跟随头尾换红烛上香。并供应十三日台阁酒豆腐片,每户一筒碗(台阁酒在头年十月间由二位龙头官负责,到祠堂左前索面店做十斗缸酒一缸,糯米200斤,出酒30多坛)。二盏牌灯,抓阄抓到的二个大囝,要各拿二条香烟钱,补贴擎大尾的大囝户主,以便用香烟“收买”连接大龙尾巴段的十多朝朝灯,请邻朝合力照顾,帮助保平安。迎龙灯者全为俞姓子孙,李姓曾参加过几次,由于人少,闹龙时吃过亏,为此退出迎龙灯,改为正月十三做社戏。清末民国初期,俞源村外姓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