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俞源所在的武义县属于相对偏远的山区,整个县一直以农业为主,在90年代后期永康和义乌经济的辐射,才开始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再加上俞源村三面环山,仅有一条路通往外界,交通要道地位的丧失使得整个村落封闭起来,又受地少人多的重重压力。所有这些,使整个古村落的经济显得相对缓慢和落后。
第二节 古村落的农户经济
农户作为村落的基本单位,研究农户经济的演变对揭示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农户经济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二是农户的家庭消费状况。经济学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基本理论认为,收入和消费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收入的增加会带动消费的增加,同样,居民消费欲望的增加也会促使其去增加收入。我们主要从考察改革前后两个时间段农户经济的发展状况入手,来揭示俞源村农户经济的演变规律。
一、改革前农户经济演变
1.农户收入状况
俞源村在改革前的公社时期,整个农村经济以集体经济为主,集体经济比例高达99%左右,家庭经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人民公社的集体分配。集体分配主要采取以人民公社下设的生产队为单位的记工评分办法,即在生产队一年的总产值中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及上缴税金(多数通过“交公粮”的形式交给政府)、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后,其余作为劳动报酬基金,生产队在年终决算时根据劳动报酬基金总额和生产队全体社员的劳动工分总额计算出“分值”,然后按每个社员工分多少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集体性。农村基层社队是组织生产经营和进行分配的主体,每个生产队都是自负盈亏的。二是不稳定性。社员的劳动报酬不仅取决于个人向集体提供的劳动量大小,还取决于集体经济当年的收入和实际可分配给个人消费部分的大小。这样不仅不同生产队的社员之间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同一生产队不同年份的收入差别也很大。三是计时性。当时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照劳动者出工时间多少来确定的,造成了“出工不出力”和“出工出力”的平均主义思想的蔓延。四是实物性。这种以“工分制”为特点的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分配,是以自给性为主的生产为前提的,商品性生产只占小部分,所以分配以实物性为主,货币分配比例很小。村落农民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获取每年必需的粮食、蔬菜以及日常开销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允许农户搞一些小范围的家庭副业,如养猪、养鸡和自留地等,一方面弥补集体实物分配的不足,另一方面允许农户以家庭副业产品到农贸市场出售,换取购买工业品的零用钱。
俞源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和当时整个中国的状况相一致。1966年,俞源村人均收入为40元,人均劳动日为258天,人均粮食283斤,每个劳动日分红值仅有0.4718元;1975年人均收入便达到了74元;1979年人均收入为114.86元,人均粮食753斤,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户各家的自留地是农户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补充,由于当时对自留地的管制比较严格,各家的自留地数量非常少。当时集体分配的粮食、蔬菜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村民家庭的需求,因此,各家的自留地成为农户发掘的重点对象,他们大都费尽心思安排作物的种植,进行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蔬菜等作物来补贴粮食和蔬菜的欠缺。农户家庭养殖也是农户补贴家用的主要来源,其中养殖比较多的就是鸡,因为鸡的养殖实行散养,可以自由寻食,节约粮食,鸡蛋又可以换取盐油等生活必需品。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当时俞源生产率较低,农户的收入分配是低水平的、不稳定的,并带有较为明显的自然经济特点,在总体上不能达到温饱要求。
2.农户消费状况
改革前,我国经济的重心放在重工业的建设上,为了在工业化进程中提高积累率和控制消费基金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长期实行统购统销,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副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工业化的积累基金。同时,整个国民经济重生产轻消费的状态,使轻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居民的生活用品相对比较匮乏。为了有效控制居民的需求,国家对日常消费品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如购买布料需要布票、购买肉制品需要肉票等等,而这些票证都是轮流配给的。这种配给制虽然对限制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孳生了特权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使居民的消费被限制和延期。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俞源村民的消费基本没有变化,消费品非常单调,一直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占统治地位。村民的消费水平非常低,其中自给性消费占很大比重,除粮食和蔬菜外,其他消费品如肉、蛋、禽、烟、酒、糖茶、衣着等消费量非常少,消费大多集中于日常的购买盐油酱醋。总之,村民的绝大部分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消费。当时追赶前沿的“四大件”(即被称为三转一响的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被列为高档消费品,基本上是“百元级”的。据调查,当时俞源村的总数量不超过15件。农户的消费行为表现为以自给性为主和低水平、低层次的特征,在一些贫困的社队中,农户的消费状况甚至处于温饱线以下,还达不到维持生存的基本水平。
二、改革后农户经济演变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状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主要是受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土地承包责任制施行,农民户籍制度的放开、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等等。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俞源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俞源村1982年分田到户,“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土地承包政策激发了农民辛勤耕作的热情,整个农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江浙由于人多地少的重重压力,历来有走街串巷外出经商的习惯,国家对农民限制的放开以及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鼓励政策,大大激发了一直困在土地上闲散劳动力的外出激情。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带来农户消费状况的转变。
1.农户收入状况
其一,农作物种植和家庭养殖业种类的丰富化。
改革开放后,获取土地耕种自主权的农民大多延续了集体经济时期作物的种植种类,主要集中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如俞源村以水稻为主,在分田到户初期,由于农民对当时土地政策的不确定性,农民主要集中于粮食作物的种植,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得亩产量在当时生产力的状态下达到最高。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粮食过剩的问题逐渐凸现,农民的收益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逐渐改变了种植单一农作物的习惯,开始转向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村里现有香菇大户(放养5000袋以上)20户,每年可产鲜菇10吨;茶园大户(经营茶园10亩以上)5户,每年可产新鲜茶叶5吨。
俞源村的水果种植主要有柑橘、桃园、李子和杨梅,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准,种植面积分别为:柑橘10亩,桃园1亩,李子100亩,杨梅260亩。在世界水果市场有世界杨梅在中国,中国杨梅出浙江的佳话,浙江省有种植杨梅的优良传统和气候条件,近几年杨梅价格一直攀升,2004年杨梅平均每公斤5元,2005年每公斤10元,俞源村也在2005年发展了杨梅产业,努力打造杨梅产业基地,由于杨梅需要3-4年后才能结果,目前还没形成很大的经济收益。
养殖业也成为农民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养殖数量有升有降,主要是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家庭卫生的重视,家庭分散养殖逐渐减少,现在俞源村农户已经没有散养的鸡、鸭和猪。在家庭养殖减少的同时,养殖大户发展起来,养殖的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俞源村现有个体小型养猪场4处,养鸡场4处,养鹅场1处,养牛场2处(主要对外销售鲜牛奶),4座水库承包发展养殖业。在调查中发现,俞源村家庭养殖牛的现象比较普遍,俞源村养殖牛主要仍为了农田耕作,说明俞源村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人抬牛拉的状态。
其二,农户收入增多,收入来源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视野逐渐开阔,不再局限于种植农作物,而是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增加农作物种类,发展特色产品,在农业收入上出现了粮食收入、经济作物收入和家庭养殖收入三足鼎立的趋势;农民也不再满足于仅仅耕作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其他劳动,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结果则直接表现为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
尽管俞源村农民的人均收入在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但与整个武义县的人均收入状况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呈递增的趋势。而且,无论从实际收入还是增速来看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俞源村的农民在经济发展浪潮中,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茶叶、茶油、竹笋等经济作物,村里也出现了专门的养殖大户。农民更是利用农闲时间走出家门,在建筑工地做泥水工、做家具等,最初只是在村里和附近的乡镇,后来发展到武义县城内,更有出省的人员。近几年外出务工的人员更是逐渐增多,已占总人口的70%以上,其中全职的在外务工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农田已经流转给他人租种)也达30%左右。浙江省的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各种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从而为整个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便利。
据村民介绍,俞源村的农民外出务工主要集中于武义县城及与之交接的义乌、东阳、永康等地,俞源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家较近,在武义的务工人员晚上可以住在家里,其余地方的人员来回路费只在30元左右,所以俞源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成本很低,因而可以兼顾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如今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已经成为俞源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据村民反映,俞源村外出务工人员每人每年的收入在1-2万之间。
经商收入也是俞源村农民的一项收入。随着太极星象村的对外开放,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今已有5家旅馆兼餐馆(两家规模较大),1个钓鱼塘,5家古玩店(3家以古玩为主,很小,2家较大兼售工艺品,主要是从义乌、永康进货,还有村里特色产品竹编葫芦),1家大型商店(主要为村民服务,以食品、生活用品为主)和3家小商店(主要服务于旅客,烟、餐巾纸、毛巾、饮料等),还有早餐店多家。来料加工也成为农户补贴家用的一项收入,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做,其中一项是串耳环头,货源来自义乌,串一斤大概有3-4元的手工费用,一般一天可串一斤,即有3-4元的收入。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有升有降。这与国家在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税的优惠政策相关,同时,近几年粮食价格有所攀升,农民再次对粮食种植充满热情,这也是利益引导机制造成的。最为关键的是,外出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到2005年竟达到50%以上。
其三,农民从业的差别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如今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俞源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调查发现,俞源村小部分村民在80年代初期就走出家门,在外地从事建筑、木匠等体力劳动,这批最初走出来的农民在早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现在大多转行从事商业买卖。
随着城市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的工作也逐渐出现差别化。目前,俞源村的外出劳动力在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率比较高。目前,他们已经打破了已往局限于建筑工地做泥水工和木匠的格局,逐渐向企业转移从事低技能的劳动,如从事制衣制鞋业和五金制造等等;也有的农民充分发挥当地饮食业的特色,在外地从事餐饮业。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他们的收入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从对俞源村的劳动力分布变化(612)看出,一是俞源村外出劳动力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二是外出劳动力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内,出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同时,虽然部分劳动力已实现转移,但家里的田地还在继续种植,这和俞源外出劳动力分布的地区比较近有关。此外,俞源村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占绝大部分。俞源由于缺乏工业的支撑,工业劳动力依然很少,而其他方面的劳动力却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