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49470100000020

第20章 俞源古村落的农业经济(2)

1960年俞源村总产值为83265元,主要来自农业,其中农业产值为78622元,占总产值比重为94.4%,只有不到6%的产值来自林业。到1965年,俞源产业结构仍没有多大变化,主要产值仍只有来自农业(主要指种植业)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90.5%。直到1978年,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降到68.37%;畜牧业和副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副业的发展较快,在总产值中占比达到13.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进入了变革阶段。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单一种植业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基础,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9年以后,俞源逐渐改变过去“重农型”的状况,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并举,全面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随着城市改革的启动市场机制的深化以及城市和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村落的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得以调整。

1979年各产业总产值为35.49万元,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分别为22.65万元、5.8万元、0.96万元、2.3万元和3.74万元。经过25年的发展变化,到2004年,农、林、牧、渔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农业增加到208.88万元,增加18倍,林业产值增加了近两倍,尤其是牧业和渔业分别增加到224.23万元和38.44万元,分别为1979年的223倍和17倍。

与此同时,工业、交通运输及服务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俞源村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主要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即由传统的、单一的种植业结构逐渐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9年的75%下降到2004年的48%,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

二、粮食生产的发展

俞源地处山区,海拔高差大,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较为有利,但由于立体气候明显,而且每年7、8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伏旱,故有“十年九旱”之说。村落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番薯、洋芋为主,常年种植面积为水稻1000余亩、玉米100余亩、番薯40余亩、洋芋30余亩。

改革开放以来,俞源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经济效益明显的经济作物,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俞源种植业已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单一结构的经济作物为内容的二元结构,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至2005年,全村粮食播种面积1090亩,总产量100多万斤,较1981略有减少。但优质品种生产面积逐步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00多亩,比1981年增长2.5倍,粮、经比例由1981年的91∶9,调整到2005年的75.7∶24.3。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79%下降到60%;农业内部,茶叶、油茶、蔬菜、畜牧业已从农村副业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

2005年,茶叶、油茶、畜牧、蔬菜已成为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在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作物中,高产优质油菜在村落得到大面积推广,2005年仅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630亩,总产量达10万斤,较1981年增长90%。另外油茶种植面积达3760亩,年可产茶油约2万斤,油茶作为传统经济特产,收入一直不错。茶叶547亩,近年来茶叶发展速度较快,年创产值20余万元。

水稻一直以来是俞源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俞源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古村落居民的主食。俞源人多地少,粮食向来不宽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水稻生产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前,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和达到温饱生活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筛选鉴定种子、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亩产达到270多公斤;60年代,引进水稻矮秆良种,推广应用良田、良制和良法的配套技术,从而获得粮食高产;进入70年代引进杂交稻,粮食亩产达到500多公斤。

1984年,水稻播种面积达1000亩以上,稻谷总产量达100万斤以上,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稻谷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85%以上。进入90年代以后,浙江省开始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水稻播种面积持续下滑。进入21世纪后,浙江率先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大幅下滑,稻米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俞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个大气候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滑。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以种双季稻为主。经过十余年调整以后,俞源的水稻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单季晚稻成为粮食作物的主体随着早稻面积大幅度下降,单季晚稻迅速发展,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00亩左右扩大到2004年的800亩,成为俞源粮食生产的主体作物,占当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水稻总面积的80%。

长粒形优质早籼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早籼米米质差、价格低、农民不愿种、居民不愿吃的现状,有关部门把大力发展优质早籼作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1994年10月,省政府组织省级有关单位实施“食用优质早籼开发研究和利用”项目(简称9410计划)。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舟903、中丝2号、浙农8010、嘉育948、嘉早935、杭931、浙9248、中优早5号等优质高产早籼稻品种。为了加快优质早籼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省政府还确定上述8个优质早籼品种的收购价在合同定购价的基础上,每50公斤加价6元,实行优质优价。优质早籼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以后,由于早稻面积持续大幅度下滑,早籼稻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早籼稻米主要用于粮食储备,其次用于米粉干、味精、酿酒及饲料等加工业,少量直接作口粮。其中,圆粒形早籼谷价格持续坚挺,而长粒形的优质早籼谷价格相对较低,一般每50公斤市场收购价普遍比圆粒形的低3-5元,而且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般不予收购。由此,长粒形优质早籼种植面积持续下滑,至2005年俞源全村长优质早籼面积不足50亩,仅占早稻播种面积的20%。

优质晚稻不断引进由于气候等因素,晚稻品质普遍优于早稻。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晚稻品质问题日益显现。

由于本地产晚稻米外观不太好,腹白较多、透明度较低,卖相不好,而且口感偏硬,本地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收购,有的企业将本地收购的稻谷掺混到外地调入稻谷中进行加工。因此当地农民不愿种。针对这一情况,乡政府出面引进了浙粳20常规晚粳稻。杂交籼稻先后协优9308、中浙优1号等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很受村农欢迎,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